第2章 回村
早饭期间,李严频频走神,惹得李父一阵皱眉,怎么感觉这小子有心事。
“儿子,你也毕业有一段时间了,别整天和同学出去喝酒了,该考虑工作的事了。”李父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李严这才反应了过来,注意到了父亲手边的酒杯。
前世父亲就是一天三顿酒,喝的不多,但胜在频繁,也因此得了很多毛病。
没想到父亲从这个时候就有了苗头,得想办法让他改掉。
见李严不说话,李父眉毛当时就竖起来了,配合那光头,很有震慑力。
“问你话呢!”
见老爸急了,李严赶紧嘿嘿笑了一声。
“爸,您别急,我刚才就是考虑这事儿呢。”
“那你是怎么想的?”
见儿子态度端正,李父的态度缓和了一些。
“爸,我不想上班,我想开个厂子。”
李严说完,偷偷盯着父亲,他害怕下一刻父亲就炸毛。
果然,李父眉毛一拧,很明显没预料到李严这个说法。
“开厂子?开什么厂子?”
在李父眼里,开厂子那是需要大钱的,自家要钱没有,要技术没有,拿什么开厂子。
见父亲没有直接反对,李严暗道有戏,连忙扯了个谎。
李严称自己在大学时和同学研究了一点技术,准备生产mp3,而且同学家不差钱,能提供生产线和起始资金,但需要自己进行管理。
“mp3是啥?你们真整明白了?”
“爸,随身听你知道不?”
“知道,听磁带用的。”李父说道,随后又补充了一句:“高中时我还给你买过,说是听英语用的。”
李严挠了挠鼻尖,听什么英语,李严全部拿来听歌用了,那时身上有一部随身听,简直就是全班最靓的仔。
“mp3和随身听差不多,但是是听歌用的,外国人发明的,现在国内也有,只是不多。”
李严将碗中的稀粥全部扒进嘴里,又继续说道:“但mp3体积不大,就火柴盒大小,咱们要是能造出来,肯定赚钱。”
听了李严的话,父亲没有作声,而是喝下最后一口酒,挑眉思索了片刻,才看向他。
“你要在哪建厂子?得多少钱?”
谈到钱,李严知道,老爸是害怕自己把钱给赔光了,尽管不用自家出钱,但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他怕自己惹祸。
“我打算在丁家建厂,顺便还能带着村里人赚点钱。”说到这,李严顿了顿。
“至于钱…”李严在心里估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大概数字:“我们计划用2万就能成。”
“知道了。”
本以为父亲的反应会比较大,没想到李父就说了这么一句。
“爸……”李严还想说点什么,却被李父打断了。
“钱我给你出,别用你同学的。”
见李严还想说点什么,李父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小严呐,你也长大了,大道理我就不和你讲了,但你要知道,同学朋友之间的情谊是用一次就少一分,靠人不如靠己。”
这个道理,李严当然知道,但从父亲嘴里听到,意义又变得不一样了。
按理说,他重活一次,这几万块钱的起始资金难不倒他,但父亲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父亲这是在替自己铺后路。
尽管李严的心理年龄早已几十岁,但也切实感受到了这沉重的父爱。
“我知道了,爸。”
李严选择接受父亲的建议,他不想让父亲再为自己担心。
而且在系统的加持下,让家里人过上优渥的生活,应该不是难事。
李父起身穿外套,再戴上那顶标志性的鸭舌帽,李严感慨,老爸还是一如既往的潮啊。
“既然已经决定做了,就回村看看。”
说完,李父就上班去了,望着父亲离开的背影,李严心里五味杂陈。
……
丁家村离杨木镇不远,4、5里地的样子,靠走的也就半个小时。
这年头,国家还没实行统一修路,连接村镇的道路还是泥土路,一到阴天下雨,满地泥泞,别提有多难走了,好在最近天气还不错。
夹道的两排树是榆树,只不过长得歪歪扭扭,颜色也有些漆黑,小时后他一直以为是因为此地盛产石油的原因。当然,直到现在他也不知为什么。
走着走着,身后赶来一辆驴车,赶车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
“小严呐,这是回村啊?上我车,我拉你回去。”
“大哥,这么早就出来拉脚了?”李严寒暄一声,就上了车。
赶车之人本名叫什么,李严也不知道,村里人都叫他李宝子,是自己远房宗堂哥。
因为老一辈家里孩子都比较多,导致很多同辈年纪相差比较大。
“小严呐,毕业了没?啥时候参加工作呀?”李宝子为人热情,虽然两人年纪差距较大,但每次回来两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接触。
“刚毕业,还没工作呢,这不回来看看嘛。”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了一会儿,丁家村也到了。
看着破败的小村子,李严心中感慨万千,此时村里大多数都是土房,只有极个别富庶人家盖了瓦房。
有了系统的帮助,李严在心中下定决心,必须要带着村里人发家致富。
村东头有个低矮的泥土房,这就是李严的老家,自从爷爷奶奶去世后,就留给了父亲。但由于父亲在镇里上班,来回跑不方便,就在镇上租了房,这间小屋也慢慢荒废了。
自己还有两个姑姑在村子里,但总不能总是麻烦别人,李严决定将屋子收拾收拾,最近就在这里住下了。
没想到刚收拾完屋子,家里就来了人,正是自己五姑。
“我还以为遭了贼呢,原来是小严回来了。”
李严小时后没少受五姑照顾,因此关系极好,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亲戚多了难免有些弯弯绕,但他也不是很在意。
“五姑,这不刚回来,寻思收拾收拾在这住一段时间。”
“哎呀,去我家住得了,中午去家里吃饭…”
和五姑寒暄了一番,定好了中午过去吃饭。
李严也没有拒绝,一是因为眼下老家确实没什么食材,二是亲戚好久没见了,走动走动也好,毕竟以后在村里办厂子免不了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