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一张营业执照
“国家不允许个体经营的原因大家明白,但它违背商业规律,长期市场无法正常流通,经济怎么上去。”刘一鸣试探问道。
“这个想法不仅仅你有,绝大部分人都有,明明有路子但是却不能挣钱,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因此不仅京城,各地黑市交易屡禁不止。”
“国情啊。”刘一鸣感叹道。
“很快放开了,去年三中全会召开后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地方没有落实,具体原因不敢妄论,贺书记不让你做生意大概率因为政策不明朗。我认为合理合法挣钱不丢人。”
“我是农村孩子,吃苦习惯了,爸爸被砸了头现在行动还不方便,如果没有临走时何阿姨给我的一百块钱,估计在京城吃饭都会成问题。往后的生活不能只依靠学校的补助,自己挣钱解决生活所需才是根本。”
聊着聊着,侯明贵的意思他听明白了,侯明贵需要钱,治父母的病,改善生活环境,他也配合着表达了自己对钱财的渴望。
“侯哥,我有一个想法,想听听吗?”
“你说,私下里随意聊。”
“我有一个营销计划,按照厂里政策执行就行。”
侯明贵纠结以权谋私带来严重后果,刘一鸣设身处地为他着想心里十分舒坦。
“说。”
“现在学生中私下交易资料不会低于五毛,我们的成本一毛三一册,学校不收钱,他们只要出版权。五门功课,每个学生买五本资料,如果我再编写一册综合复习题,而这本综合试题不用花钱,送,订单量会增加,你们的成本会不会降低,能给我什么价格?”
“单册印刷十万,印刷厂收一毛成本,六册就是六毛,如果后期印刷量到五十万,成本还可以降低一分。按照单价一毛三购买,五册回收六毛五,一人挣五分!”算完账侯明贵赫然看着刘一鸣,三方共赢啊,印刷厂挣一分一册,一次性印刷六十万册可以给厂里带来六千利润,学生可以省一毛三,刘一鸣挣五千。每年高考学生几百万,侯明贵不敢想了。
“怎么收款?”
“汇款发货。学生看见报纸广告后汇款,我收到后通知你们发货。”其实刘一鸣对于销售渠道没有想明白,只能回答后世电商模式,他很担心现在的邮政系统是否能承载自己的订单。
侯明贵琢磨刘一鸣的逻辑,商业逻辑没有问题,个人收款存在很大风险,不可取,对了,不是鼓励个体经营吗,如果有了合法的收款方,风险不复存在,走这条路试试。
“一鸣,我建议去有关部门试试,看能不能搞个营业执照,有了这个东西联系各地书店,它们售卖比你自己搞简单的多。”
“书店售卖肯定是最好的,但是营业执照能办吗?”刘一鸣有限的商业知识知道国内第一张营业执照应该还有几个月才颁发。
“政策依据有,确实还没听说有人办理。你是学生,用你的名义肯定不行,用你爸的名义吧,我认识区里面的工商所长,要不,我们现在去他家试试?”
工商所长得知两人来意后兴奋不已欣然同意,政策他懂,辖区内有人出来干这个事情,不论做的好不好,未来商业历史上都有记录上自己一笔。
人往往活在自己认知世界里,没有尝试告诉自己不行,世界没有那么复杂,做了才知道结果。人总不缺乏想法,我们看到的成功无非是极少数人言行合一,想到去做了而已。
显然刘一鸣重活一世就是这类人。
办公地点是侯明贵提供的印刷厂闲置的一处临街门面,没有盛大的开业仪式,打扫好卫生,添置两三张办公桌,一排书柜,刘建军木讷的坐在椅子上成为了国内第一家私企“博世文化传媒公司”的老板。
手里拿着那张盖着红戳的纸片,“俺当老板了?”
“你不是说没事做吗,给你找点事儿做。”
“不行不行,你来当,达啥也不会,俺帮你打扫卫生。”刘建军心中欣喜嘴里推辞道。
“我当不了老板,还是学生呢。刘建军你帮我先当着,毕业了再说。”
“那俺帮你守着这份家业,等毕业了再还给你。”刘建军紧紧握着营业执照似乎只要手中纸片没丢儿子的家业就在。
营业执照下来后,在华清大学和华庆印刷厂的推动下得到相关部门许可,华清大学担任出版方,华庆印刷厂排版印刷,由博世文化传媒公司负责发行。
说到由刘建军公司担任发行方中间出现许多波折,最终还是推行市场改革的大领导发话,民间公司成立是好事,要支持鼓励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人,不要眼红,也不要阻挠,放在市场上去接受检验。这才终止了有心人私下博弈,发行权最终落在博世公司。
接下来刘一鸣没有具体参与,博世负责发行,更多是华清华庆对接,所有费用由博世公司负责,钱到用时方恨少,买了一辆二八杠,付出摔了代价下刘建军学会了骑车。公司开销,家里添置家具,包里的钱只剩下二十多块。
华清收取每册一分钱版权费,刘一鸣巴不得华清收取费用,不然后面审计说不清楚,不能出版方一点收益没有,于情于理说不过去,费用肯定羊毛出在羊身上。
临近开学,忙的脚不沾地的刘一鸣收到一封来自秦城何怀丽的电报:“本月31日锦里胡同118号见”
月底回来,难道贺书记调回京城任职了?好事情,39号的事情一直挂在心上,报警没有证据,通过贺书记解决无疑是最佳选择。何阿姨安排理疗师为刘建军治疗要当面感谢,他们的儿子贺晨也需要搞好关系。
因为是民间自由运营,因此书店没有按照国营单位规矩打款,而是签代卖协议,通过第一次售卖情况再谈下一次合作方式。钱不趁手刘一鸣心里着急和陈国治专程到郊县一处书店了解预售情况。
书店里年轻人络绎不绝,大部分空手出来,刘一鸣叫住一个年轻人。
“哥们儿,买什么书?”
“华清大学出版了学习资料,你们不知道?”
“是吗,怎么没买呢?”刘一鸣明知故问。
“说是9月2日到货,你们可得早点来排队,这家书店每门学科只到了一千份,每人限购一份。”
“多少钱一本?”
“两毛钱!买五册送一册综合试题,算下来一毛七。我们同学一份60年的资料都要卖六毛呢。”
“确实便宜,我也来排队。”
“得,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悄悄告诉你,1号晚上我就来,哈哈。”
青年扬长而去,事情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