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搅动天下时局的诏令
一处行宫之中。
云雾缭绕,酒池肉林。
隋炀帝盯着面前的奏疏,气愤地扔到一边。
他目光看向一旁的来护儿,质问道。
“来爱卿,你不是说我那表兄志大才疏、沉迷酒色,不足畏惧?”
“那这封奏书是怎么回事?”
闻言,来护儿直接跪倒在地。
捡起地上的奏书,快速浏览了一遍。
隋炀帝幽幽开口,语气冰冷。
“连有当世霸王之称的薛举,都不是我那表兄的对手。”
“这样的人,就是你口中所说的志大才疏,不足畏惧?”
来护儿跪在地上,满脸是汗,无奈出声辩解。
“陛下,奏疏中所说,斩杀薛举的是他的女婿。”
“唐公只是捡了便宜,侥幸入主太原罢了。”
“我那表哥还有这等女婿,为何朕从未听说?”
“陛下,此人就是平阳公主之夫,击败二十万吐谷浑军也有他的功劳。”
闻言,隋炀帝一惊,满脸疑惑。
“这等将才为何不招入朝中,反倒让我那表兄捡了便宜。”
来护儿目光瞥了眼隋炀帝,弱弱开口。
“陛下,此人出身低微,按我大隋官制,不配入朝。”
隋炀帝叹息良久,这问题他何尝不清楚。
可大隋境内遍地世家,若是抬举寒门将才,世家必定阻碍。
反而会引发朝局动荡,得不偿失。
沉默片刻,隋炀帝继续开口。
“薛举辖制三股乱匪,如今他已身亡,谁人能担此重任?”
来护儿脸色一喜,直接请求出战。
“如今我大隋名将辈出,区区乱匪,微臣愿意带兵平叛。”
这些年每日窝在繁华宫墙之中,守在莺莺燕燕旁,无所事事。
如今能有机会上战场,他怎能错过。
闻言,隋炀帝眼眸微眯,盯着来护儿瞧了半晌,微微一叹。
“来爱卿对朕的忠心,朕素来知晓。”
“如今天下动荡,朕身边离不开你。”
“平叛之人,容朕好好想想。”
来护儿满脸失望,心中暗叹。
看来此生是与沙场无缘了。
“你说我那王叔如何,能否镇得住那三股乱匪。”
此话一出,来护儿满脸震惊,不可置信地盯着隋炀帝。
“陛下说的可是靠山王?”
隋炀帝瞥了眼来护儿,脸中满脸戏谑。
“正是我那好王叔,靠山王杨林。”
来护儿直接跪倒在地,满脸乞求。
“陛下,万万不可啊,靠山王乃大隋肱骨之臣,为我大隋镇守边疆。”
“若是将靠山王调离边疆,薛延陀等草原部,落恐怕会劫掠我边境百姓。”
隋炀帝满脸阴沉,一脚踢翻身前的案几。
“朕最不爱听的就句肱骨之臣,这天下是朕的天下。”
“朕昔年也曾攻下南陈,军功不输任何人。”
“凭什么你一个个认为,朕能坐稳江山,靠的是那靠山王。”
“朕这些年,大修水利,大开科举,陈兵耀武,威震番邦蛮夷。”
“文治武功不输秦皇汉武。”
“朕这样的功绩,哪个番邦蛮夷胆敢入侵。”
来护儿一脸愁容,目光盯着隋炀帝欲言又止。
如今的大隋,别说是番邦蛮夷,就算是平头百姓都敢上前欺辱辱骂陛下。
只有陛下一人,依旧处在大隋盛世的幻想之中。
而他不敢,也不能戳破陛下这自欺欺人的幻想。
若陛下真认清大隋的实力,以陛下的性子,必定会再起兵祸。
最终苦的还是天下百姓。
“可是陛下,靠山王他……”
隋炀帝摆摆手,一脸厌烦。
“朕心意已决,此事不必再提。”
“你就告诉朕,靠山王能否担此重任。”
来护儿一脸苦涩,如实回答。
“回陛下,靠山王兵法滔天,武功盖世,区区乱匪,不在话下。”
隋炀帝喝了一杯酒水,轻轻一笑。
“如此便好!”
“至于朕那表兄,容朕好好想想。”
“来爱卿,你觉得朕那皇叔和朕那表兄,谁人更胜一筹。”
来护儿满脸是汗,将头贴在地板上,小声回道。
“臣不知……”
这两人都是如今的一方豪强,不是他能够得罪得起的。
隋炀帝晃动着酒盏,目光盯着杯中酒水,一脸玩味。
“朕也不清楚,不过嘛,朕有一个绝佳的主意。”
“定能让这二位分出高下。”
“来爱卿以为如何?”
来护儿心中苦闷,有苦难言。
眼前这位爷,太能折腾了,折腾完百姓不够。
还想继续折腾地方豪强,一地门阀,这可是祸乱之源。
若是没把握好度,将这两位全部逼反。
那大隋危矣!
思及此,来护儿高呼出声,满脸痛心。
“陛下,如今时局,我大隋内部可经不起此种内耗,还请陛下三思。”
隋炀帝见来护儿这般模样,思索片刻,只得作罢。
“如此一来,那便可惜了。”
闻言,来护儿松了一口气。
还好陛下打消了这种念头,不然真让靠山王和李渊斗起来。
以新城那位的实力,恐怕靠山王也得落得和薛举一般的下场。
若靠山王一倒,大隋就如同失去靠山,离亡国不远了。
可就在这时,隋炀帝又略带调侃地提了一嘴。
“对了,朕让李渊送儿子入宫当值,为何迟迟不见人。”
“来人,下诏催催朕那表兄,若是三日内,还未入宫当值。”
“朕治他个忤逆之罪。”
来护儿心中一阵无语,看来陛下还是没打算放过李家。
可李家如今的实力,又岂是能随便动得了的。
但愿别惹恼新城那位就好。
这时,一位内侍站出来为李渊说话。
“陛下,长安离太原一来一回都需要三日,若是……”
此话一出,隋炀帝眼中寒光闪过,指着那宫人,一脸杀意。
“来人,拖出去杖毙!”
来护儿看着那被拖走的宫人,心中暗骂。
“蠢货!”
李渊这段时间,不断往宫中送入重宝,为他儿子铺路。
宫中内侍几乎都收受过李渊的好处。
可就这蠢货真敢为李渊说话。
若是陛下严查,宫中所有内侍都要倒大霉。
还好他知晓隋炀帝的脾气,只要和李渊沾边的,一概不碰。
是日午时,两队人马出了行宫。
分别前往边关和太原,送达陛下的旨意。
而天下局势,也因这两封诏令,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