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古代流放的弃子(10)
“可是因为新出来的赋税政策?”
林长风皱了皱自己的眉头问道。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今的皇帝自上位后,骄淫奢侈,建造绝色楼,不断收集天下美人,把国库里的钱财花了一干二净。
然后又为了修建酒肉林,更是上涨了二十倍的赋税和徭役。
百姓中有人揭竿而起也很正常,林家的祖上也是这么过来的。
但凡如今的皇帝能给一条他们一条活路,百姓便也不会起义。
空青将茶杯中的温水饮尽后,不断把玩手中的茶杯。
“不止呢,封地的好几个王爷都有反心,都在暗中屯兵、练兵、制造兵器。”
“那我们还算幸运,早早逃过一劫。”林长风非常乐观的感叹。
这场皇位争夺战,怎么也不会波及到贫弱落后的岭南。
空青闻言,面色有些奇怪看向想法简单的林长风。
“小弟,这么看我作甚?”林长风被空青看得浑身不自在。
“大哥该不会以为我们能安稳的等到天下太平吧?”
林长风没想那么多:“难不成他们还能打到偏僻且贫穷的岭南?这里啥都没有啊。”
“你忘了我们是为什么流放到岭南了吗?”
“意图……谋反?”
林长风一脸疑问,自从束发(15岁)之后他便和大伯林景琛在北境镇守,知晓的事并不多。
“镇国公府和文国公府是前太子党,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前太子的嫡子还活着。”
林长风不禁咂舌:“那这可真是够乱的。”
前太子的嫡子属于正统,实力不明。
好几个王爷在暗戳戳的屯兵谋反。
民间也有揭竿而起的组织。
这大明朝彻底乱了。
温晚凝一脸凝重,这事也太大了。一旦大明朝乱了,那么手握钱财的温家便会成一块肥肉,随时都会被这些人盯上。
“长离,我想给我的爹娘递个消息。”
“嫂子不用担心,我已经为温家家主传过消息。”
好歹人家爱女和外孙女跟着自己大哥吃苦,她总得护着一些温家。
温晚凝十分感激:“谢谢。”
空青笑着说道:“嫂子客气了,自家人不必言谢。”
青梧这时也回来了,开始给空青布置房间。
五个房间,林长风、温晚凝还有幼崽住一间,空青和青梧住一间,一间厨房和储物间,剩下的房间让跟随他们的暗卫居住。
空青身边只留下了五个暗卫,其余的人都被她分散做别的事情了。
她的时间并不多,需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创建一个和平、安全、舒适的地方,这需要耗费的精力很大。
刚搬进新房子,天边的阴云便已经聚拢,随之而来的大雨倾盆落下。
马和马车被青梧放在自己的空间,就这一匹马随便乱走被毒蛇或者大型猛兽吃了就不好了。
空青开始做晚饭,两个暗卫给她打下手。
没办法,这里的人活的都比较糙,只会烤肉,饭菜做的堪比黑暗料理,也就大米粥熬的不错。
小鸡炖蘑菇,野菜炒鸡蛋,搭配上白馒头,一群人直接吃撑了。
林长风更是打了饱嗝,感叹道:“小弟的手艺都可以去酒楼当大厨了。”
“大哥喜欢的话,我可以教,学会以后就可以天天吃上这么好吃的饭菜了。”空青笑着打趣道。
“也可以。”林长风跃跃欲试。
温晚凝也很开心,自从林长风受伤后发生的事太多了,现在有东西转移夫君的注意力再好不过。
暗卫那边已经变成了干饭战场,一人三个大馒头,搭上空青单独盛出来的两盆菜,筷子都成残影了。
“长离,你买那么贫瘠的土地是要种田吗?咱们是不是需要雇佣一些人?”温晚凝有些好奇的问道。
空青放下饭碗回答:“嗯,之前青梧搜集了几种高产的粮食种子,打算试试。”
“那明天一起吧,我这腿上的夹板也该拆下来了。”
林长风对此也比较热衷,一个舞刀弄剑的武将待在马车上整整一个月,都快把他搞抑郁了。
“不急,得先把这杂草和道路清理出来。”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第一批推广的粮食种子首先得选产量大,能填饱肚子的,才能更好的建立自己的势力。
她不会造反称帝,也没那个时间,但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势力,这样才能在乱世中护住林家和温家。
岭南这个地方和她所在的上一个小世界的南方比较相似,只是处于未开发状态。
给她两年时间,空青会将这里打造成最富饶的地方。
最新型的杂交水稻安排起来,夏国牌超级水稻,亩产量可以达到800公斤以上,你值得拥有。
玉米这时候种植时间刚好,夏季播种可以避免春季的寒害,玉米会更快地生长,周期也比较短,90天左右便能收获。
亩产量能到达500—1000斤左右,一年也能种植2-3次。
花生是一种适合在潮州夏季种植的作物。
南方夏季的雨水丰富,花生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灌溉,而潮州的土壤也为花生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
同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使得花生的芽生长很快,可以快速地产生果实。
番茄、黄瓜、茄子、生菜、南瓜、丝瓜、韭菜、苦瓜、茭白、豆类……这些蔬菜现在就能安排起来。
马铃薯适应性广,正常亩产量在3000-5000斤左右,秋天10月中下旬-11月份播种,下一年2-3月份收获。
红薯的亩产量和马铃薯相差不多,到时候也可以一起安排上。
还得解决一下岭南的蚊虫和瘴气,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共同建设这片土地。
要想富,先修路,所以需要快速积累资金和人力资源,完善区域建设。
兵力这块也不能落下,没有强大的武力值根本守不住手里的财富。
落后就要挨打是血和泪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