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 章 爆兵和建设
全军上下都感觉这一年像是在做梦。
过去两年里,他们几乎每天都在缅甸的丛林里和巴基斯坦的高原上清剿毒枭、追杀极端主义恐怖分子。
可是这一年,总司令走到前台,只不过带着他们打了几仗,就把一个异国政府给推翻了。
论功行赏之后,同志们迷茫了。
王磊作为东部战区军总司令留守在东来市。
由军区的划分就可以看得出来,某人想对缅甸改朝换代的心思连藏都不藏了。
和以往军政府的做派不同,在将治权交给文官政府后,全境的军队都撤出市区,驻扎到新建的营地里。
来到迦尔吉领地——世人对旧印度东北七邦的新称呼——之后,陈一平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向孟加拉国开放边境。
预计未来十年内,将有超过2000万孟加拉人离开拥挤的故土逐渐向北迁移。
届时,将近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会有6000多万人。
他下的第二道命令是全面征兵。
罗去疾带来的3万第一军团和陈楠带来的的64万第三军团,远不足以压制当下混乱的局面。
视察过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新营地,新城镇,陈一平和陈楠并肩走在已经变得井然有序的森林市街头。
“想问什么就问吧。”他看着假装淡定欲言又止的陈楠说道,“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扭扭捏捏的了?”
陈楠哦了一声,随即就挽住了他的手臂。
她高兴的偷偷吐了下舌头。
“我大哥去哪儿了?”
“台北。”
“哦,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也不知道,就那天忽然间就有了那种能力,”他摇头笑笑,“你也看到了,就跟段誉的六脉神剑一样,时灵时不灵的。”
“为什么是罗?”
“王磊是纯粹的军人,他留在缅甸更合适。”
“哥哥和嫂子也会来吗?”
“程大哥还要过一阵子,嫂子带小冕回东瀛探亲,不知道那边什么情况。”
陈楠忽然停下脚步,低头看向自己的肚子,神色黯然。
他握紧她的手,温柔说道:“会有奇迹的,你看,我不就跳得那么高吗?”
当你让十个百战老兵去练新兵时,很快你就会有一个初步具备战斗力的连队。
罗去疾带的三万人里有2000是麒麟军的老兵们。
他们都是当年由陈一平亲自选人,从夏国带出来的队伍。
几年过去,他们当中军衔最低的也已经是少校。
所以,这是两个军官团。
过去的三个多月里,他们拉起了一支五万人的新军。
征兵工作全面展开之后,短短一个月,便有一百多万适龄印度人到各地的征兵点报名应征。
迦尔吉不仅招男兵,也招女兵。
4000万男女老少里有100万符合年龄的年轻人报名参军,可想而知底层人民想要改变命运,或者只求温饱的心理渴望有多迫切。
在原先的印度,底层人能改变命运的选择机会很少,参军就成了一个最重要的选项。
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注定要失望而归。
因为宣传上说,今年近卫军最多只招十万人。
那些因为体检不合格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被淘汰掉的人沮丧的离开征兵点,却看到对面也排着长队,一打听,这是“迦尔吉建设兵团”的招募处。
再打听,每月有军饷,一年四季有服装,军中餐餐有鸡蛋和新鲜蔬菜。
最后再打听主要干什么的。
得到的回答是开垦土地,盖房子,修公路铁路,种树。
还等什么呢?干吧,不然还回家饿肚子么?
94万老兵加上十万还需要严格训练的新兵,以及100万建设兵团,这就是陈一平对陌生土地进行统治的本钱。
迫于迦尔吉的威名,高种姓老爷们或者搬到西部投亲靠友,或者认命的追随他的步伐把名下的土地进行改革。
因为从法理上,印度政府割让出来的所有土地都属于迦尔吉。
但陈一平还是很忙,因为这地方不能说很乱,只能说特乱。
小到城镇卫生,大到社会治安,到处都乱糟糟的,特别是随着孟加拉人陆续迁移过来之后。
四个月时间,因为偷盗抢劫等行为被投入监狱的人就多达上万。
所以建设兵团成立之后收到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在划定的区域内修建居住点,将原本散落在山脉两侧的大大小小的部落近可能多的搬迁到乡镇集中居住。
当郭起带着港岛和东瀛的投资团来到这个地方时,看到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心里就按耐不住的感到喜悦。
经济越落后,就说明成本会越低,机会就越多。
后者他们想对了,但成本更低么?那就不一定了。
陈一平只见了郭起和三井高佐之助两个人。
“三井先生,我说过我们会有机会合作的。”
陈一平三人骑着马沿着布拉河岸边往下游走。
“石油,某些矿产,天然气等等这些行业都可以向你们开放,”陈一平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所有的普通雇员享受夏国的工资标准。”
他没说按新加坡港岛东瀛这些地方的工资标准,就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
迦尔吉领地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简直就像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天选之地。
背靠夏国没有后顾之忧,往西北是没有威胁的不丹和尼泊尔,往东南是王磊镇守的缅甸,往西南是人多地少亚洲最穷的孟加拉国。
可以说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
最终,港岛投资团分走了农业投资领域,东瀛投资团分走了重工业如石油、钢铁、天然气。
某人的鸡贼在于,所有项目都是以领地政府和企业合资的形式签的投资协议。
他也不多拿,只占两成半股份且不干涉他们的日常生产管理,也不要他们的关键技术。
一路走下来,郭起只拿到阿萨姆邦茶叶产地30年的独家经营权。
就这,已经把郭起笑得嘴巴都咧到耳根了。
漫山遍野的茶树是现成的,多盖几个茶厂多拉几条生产线过来就是源源不断的钱。
要知道阿萨姆邦的茶叶产量可是占了全印度茶叶年产量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