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 章 新计划
深夜,陈一平和郭起悄悄离开了队伍。
在一个会议室里,十三个人都戴着面具。
谁也不知道这个房间里坐的都有哪些人。
“我们一起合作有两年了,今天趁着这个机会把大家找来是有事要跟大家当面说清楚。”
陈一平开诚布公的说道:“两件事,第一件是我决定对某个古老的公司动手,为期三年,利润率约为150%,需要200亿美元,第二件事是收购这里的一条电影院线,利润率未知,需要50亿美元,有没有人跟?”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人的名,树的影。
出于对金钱的渴望以及对陈先生的信任,很快就有人决定跟着陈一平下注。
很快收购电影院线的钱就凑齐了。
而明确了利润率和投资回报期的第一件事,却让大家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陈一平见状补充道:“是西方的古老集团。”
会议室里几乎同时响起一阵如释重负的吐气声。
他们都怕,怕他对付的是自己。
十分钟后,郭霆发来一条短信。
“175。”
这一天,一家已经注册半年名为亚洲鲲鹏投资的公司获得了实际225亿美元的注资。
郭起搓着双手,兴奋问道:“接下来怎么做?”
“第二步,抄作业。”陈一平说道:“之前我说过,一个能屹立近二百年而不倒的公司必定有其可取之处。”
“怎么抄?”
“先抄飞机和房产。”
事实上陈一平早就开始抄对方的作业了。
创世纪慈善基金会去年一年和国内排在前二十的大学都签订了合约,以每年100万元的资金用于成立每所学校的教育基金,主要用于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和项目研究。
作为潜在的回报,这些优秀的人才在毕业后会将创世纪集团的就业选项排在前面。
而作为陈一平现在在读的京城大学,除了获得五百万元的捐助之外,还成立了一个京城大学创世纪教育基金,加起来是一千万。
同样获得捐助的还有隔壁的华大,他们获得了800多万元的善款用于奖学金计划。
善款像流水一样被石春蕊花掉,但蔡信并不心疼。
因为刚过年,连同集团总部在内的各个公司招不到满意人才的窘境被扫进了垃圾桶。
不得不说,国家不再包办大学毕业生工作分配这件事对于创世纪来说,可谓神助攻。
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届毕业生们提前一个学期就选好了他们的工作单位,开始以创世纪集团的一员自居。
尽管严格意义上说,这部分总人数为700多人的应届大学生还没拿到毕业证。
陈一平回到朝港,和两位老先生面对面的沟通之后,把庄平基金会排在了南沙经济开发区的第三位,创世纪集团开始正式接过南沙的开发权。
一下子,集团多出了近一万五千人的工资和各项福利要支出。
“操!”
儒雅的蔡信在办公室里狠狠的骂了一句,也不知道他在骂谁。
加上原先的五千多名员工,创世纪集团在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就要养两万人。
其中四分之三还是建筑工人,怎能不让蔡信气得跳脚。
“哦,忘了跟你说,南沙这边的各项开支还是由庄平基金会先借给咱们支付。”
从左手借给右手,或者从右手借给左手,这套操作陈一平已经玩得驾轻就熟。
蔡信也懒得生气了,“这几年的股市前景不太乐观,我认为ipo的事可以暂缓到明年。”
“按原计划进行。”陈一平第一次否定了蔡信的决定,“咱们做一条逆流而上的鱼不好吗?”
蔡信心累:“我没有信心。”
“没事,我有很多,分给你一些就够用了。”
原先郭霆坚持反对借壳上市的事情,在这一年出现了转机。
还有一年时间才有申请上市资格的创世纪集团,在股市陷入低迷的情况下把集团旗下的业务分拆掉,买下五个濒临破产的壳准备上市。
陈一平原先也不想的,只是政治任务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
因为相关部门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这一年敲定股权分置的改革,为股市的上涨打开盖子。
但他又不能明着跟蔡信说:“蔡总,老大叫咱们抄底进场,给股票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基于这个背景,精品娱乐,创世地产,创世汽车,创芯高科以及浪潮科技在4月29日同时上市。
而这时候,股指已经要跌破一千点大关。
精品娱乐的一些老员工手里握有公司5%的股权,他们本以为上市之后能立马变成超级富翁,却被现实给绊了一脚。
但是,上市却让他们有了把手中股权变现的机会,于是他们就把手里45%的股份作价1000万卖回给了公司。
只有一个名叫秦时月的姑娘没有卖掉她手中05%的股份。
她是温如玉招的第一批人里的其中一员,如今是精品娱乐负责网络运营的主管。
有人这样问她:“大家都卖了你为什么不卖?”
“我不缺吃不缺喝的,等做满十五年也能分到一套房子,我家里也不用我操心,卖了干啥?”
对于那些把股份卖了的人打算干什么她也清楚,有些人要另起炉灶自立门户。
对此她嗤之以鼻。
当年她因为工作去片场拍素材,于莎莎开玩笑似的跟她讲过,全公司谁都能惹,最好不要惹小陈总。
对此,亲身经历过总部大楼被围之夜的姑娘心里门儿清,只要小陈总在,哪怕有天公司四面楚歌,也一定能逢凶化吉。
没看到顶级富三代于总这两年都安心的当个制片人揩揩小帅哥的油?
你们能比于总还聪明眼光还长远?
更何况只是平时躺在那里不动的一点点股权?
“极品娱乐,哎,”她默念着那些人私下已经注册了的新公司名字。
“呸,什么玩意儿,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