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吃完午饭,吕成贵喝了杯水就往食品厂赶,姜大姨和姜母继续上午没完成的事儿。
姜韵文扶着吃撑了的肚子到院子里溜达,大姨的手艺真的一点也不比妈妈差,中午的麻辣兔肉肉质紧实,越吃越有嚼劲,她一个人就干了一大碗杂粮饭。
见院子里的姜母大姨手上仍旧忙个不停,姜韵文道:“妈,大姨,需不需要我帮忙?”
姜母她们正在做咸菜,新鲜的芥菜洗干净,芥菜叶和芥菜头分离,芥菜叶晾干水分之后抹上粗盐塞进专门用来腌咸菜的坛子里,再往坛子口的周围倒满水,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咸菜能保存上一年。
芥菜头则是切丝,拌上辣椒粉,香油,盐,熟芝麻碎……腌上一个小时就能吃了,或者放半个月之后再吃也行,那样会更入味。
姜大姨:“不用,就剩这一点,腌上就好了,大丫是想试试芥菜丝?”
姜母:“那大丫过来试试今年第一波芥菜丝味道调得好不好。”
还吃撑着的姜韵文对上两人洞悉一切的目光。
姜韵文:……我说我是真的想帮忙而不是想吃芥菜丝你们信吗?
两人不信,并装了一碗新鲜的芥菜丝塞给姜韵文。
片刻后,姜韵文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吃起了芥菜丝,新鲜的芥菜水分十足,辣椒、盐和芝麻很好地掩盖住了生菜该有的那一丝涩味,嚼起来脆脆的,味道还不错。
一碗芥菜丝下肚,刚遛弯好不容易空下去了一点的胃又被填满了。
这时,吕莹莹背了一个军绿色的小包从屋里出来:“姐,去不去供销社?今天听说有从沪市过来的新衣服。”
沪市来的?沪市在二十一世纪也是国际化大都市,姜韵文来了兴趣,她还没见过这个年代沪市流行的服装呢,出去走走还能顺便消消食。
“行,等我洗完这碗。”
吕莹莹:“回来再洗,回来再洗,去晚了可就没了。”
姜大姨也开口道:“姜丫头你把碗放那儿吧,待会儿我和你妈也要收拾院子,顺便给你洗了,你好不容易来一趟,和莹莹去看看热闹。”
吕莹莹拉着姜韵文走得飞快,二十多分钟的路程,她们十分钟就到了。
尽管来得快,可也还是晚了,这个时候的供销社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乌泱泱的一大群人。
姜韵文看着就挤得慌,“你去吧,我就不去了。”
吕莹莹:“真不去啊?这可是沪市来的衣服。”
姜韵文:“不去。”
吕莹莹:“你果然还是这个老样子,挤一点怕什么?”
姜韵文:“那是挤一点吗?后一个人的嘴巴都要啃上前一个人的后脑勺了。”比二十一世纪小长假的旅游景点还恐怖。
眼看人越来越多,吕莹莹放弃道:“那我不管你了,你在这等我。”
姜韵文忙点头应下。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越聚越多,这里边不可能人人都舍得花钱票买东西,毕竟一件衣服就算再怎么好看,在这个年代的人心里也抵不上白花花的大米白面,只是过来看看热闹。
众人十分熟悉这人挤人的场景,零星几个高个子的男人肩膀上还坐了孩子。
突然,人群里有人喊:“来了来了。”
供销社的服务员把大门打开,熟练地开口道:“排队排队都排好队,不买的往后退。”
话是这么喊的,可是人多根本不受控制,都一窝蜂地往前冲,姜韵文就看到一个瘦小的中年男人差点被挤倒在地。
姜韵文再次感叹还好没听吕莹莹的话,这哪里是她这种没经验的人能挤得过的,也不知道吕莹莹抢不抢得到衣服。
大概过了十分钟,买好东西的人出来了,可是外面还有人没进去,有人想进有人想出,于是供销社的大门就被堵死了。
“买好了就快点出去,堵在这里干什么?”
“那你走开啊,这不是你挡着呢?俗话说好狗……”
“你说什么?有种再说一句?”
眼见情况不好,姜韵文跑了过去。
供销社门口有两位大叔吵得面红耳赤,一群人被堵在门口进退不得。
“外面的先退一退,这么挤着也不事儿,白白浪费大家的时间,里边的也少说两句,要进门的往左边靠,要出去的往右边走。”
其中一个中年大叔不买账:“小丫头片子你谁呀?这儿哪里轮得到你说话?”
姜韵文:“轮不轮得到我说话不要紧,再吵下去,沪市来的衣服可就要卖完了,现在进去就算买不了也能看看人家大城市的衣服是个啥模样,见见世面,晚了可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话让还想继续看热闹的人心里一惊,对啊,我们是来见世面的,可不是来看两男人吵架的,更何况两男人吵架哪有沪市来的衣服稀罕。
众人纷纷附和道:“人小姑娘说的对,就该这么办,多大人了连这点道理也不懂。”
“要吵你们出了供销社再吵,不要挡着我们看衣服。”
“是啊,是啊,要吵出去吵。”
在众人的指责声中,两男人原本就吵红了的脸顿时更红了,彼此哼了一声却不得不停止了对骂,按照姜韵文的方法分隔两队。
一边进一边出,供销社门口的队伍总算是排起来了。
过了半小时,吕莹莹才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兴高采烈的跑了出来。
“姐,我买了两条红头绳,给你一条。”
姜韵文看着麻花辫散了衣服皱了,仿佛和人打了一架的吕莹莹,深刻体会到这个年代物资的紧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落后太多了。
她没好气道:“你看看你的头发乱成了什么样,怎么买了红头绳?你心心念念的沪市衣服呢?”
吕莹莹麻利地将披散开来的头发拧成麻花再用布条绑起来,“姐,你不知道那衣服有多贵,要一百五十多块钱,布票也要两尺,我手里的钱不够,还差一小半呢,所以就买了两根红头绳,听说这也是沪市来的。”
回去的路上,吕莹莹叽叽喳喳的说着听来的沪市见闻。
姜韵文心里想着别的事情,下意识地回了句,“你要是喜欢沪市,可以找个机会去那里看看。”
吕莹莹一顿,“可是去一趟要花好多钱,而且一路上也不安全,我爹娘肯定不会让我去的。”
姜韵文这才想起如今这个年代不比二十一世纪便捷安全,出一趟远门有可能需要坐十几二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累身累心就不说了,一个人上路还有可能遇上人贩子。
姜韵文:“会有机会的。”现在是一九七六年,离改革开放还有两年。
两人回到家,姜母她们已经把芥菜全部腌制好了,正坐在院子里休息。
一见两人进门,姜大姨便笑道:“看了沪市的衣服长什么样吗?和镇上服装厂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这问题一出,立马打开了吕莹莹的话茬子:“比镇上服装厂的衣服好看多了,颜色就比不了……”
镇上也有一家小服装厂,可是技术不怎么好,染出来的布料颜色总感觉灰蒙蒙的,不够鲜艳亮丽,不符合这个年代的人的审美,但胜在便宜耐穿,镇上大部分人穿的衣服都出自这家服装厂。
一直到下午,姜母和姜韵文才大包小包的回到约定好的地点。
包里装了几个水果罐头,大姨让拿回去给大宝小丫尝尝,也装了刚腌好的芥菜,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零碎小东西,姜韵文口袋里还多了一条红头绳。
“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快上来,人差不多到齐了。”
“扶稳了,回村咯!”
随着牛车晃晃悠悠,姜韵文也昏昏欲睡。
姜母:“你靠着娘睡会儿,到家了我喊你。”
姜韵文听话的合上眼帘,半梦半醒之间,像是听到了赶车大爷的呵斥声。
她迷迷糊糊地醒来:“娘,这是咋啦?”
邻座婶子的惊呼解答了她的疑问:“这牛要下水了!”
车上的人众人纷纷下车,怕一不小心被牛拖到河里。牛铁了心的要下水,大爷没办法,只好解了绳套。
于是一车人眼睁睁的看着这头村里最珍贵的劳动力抛下大家,走向了河中心的另一头水牛,两牛挨挨蹭蹭,磨牛角。
姜韵文:……恋爱脑是要不得的!
但这头牛是村里的祖宗,打不得骂不得,还得供起来,众人没办法,只好等它谈完恋爱。
这个年代的河水清澈,没什么污染,站在岸边就能清晰地看到河底浅褐色的鹅卵石。
“咦,快看,这有鱼!”
姜韵文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说话的是一个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小伙子。
河边的土地湿润肥沃,岸上长着的水草丰茂,吸引着河里的鱼游到岸边觅食。
姜韵文认不出这是什么鱼,但她知道一定很好吃!
雪白的鱼肉没什么腥味,清蒸加点酱油就十分鲜美了。
“要是我能抓条鱼上来就好了。”小伙子感叹道,但他也知道这条路人来人往,傻鱼早就上了别人的餐桌,能活下来甚至敢到岸边来的都是些机灵鱼,一般人根本抓不到。
“你干什么?”
河水泛起涟漪,小伙子扭头看向旁边的姜韵文。
姜韵文摇了摇手里刚捡的树枝,牵扯着另一头绑着的红头绳也跟着晃动,“钓鱼啊。”
小伙子:……你当我傻子呢?一节捡来的弯弯曲曲的树枝,一根两指宽的鲜红绳子,你跟我说你要钓鱼?
“这里的鱼都精得很,别白费功夫了。”
车上的人也被这里的动静吸引了过来,知道姜韵文要钓鱼,齐齐笑出了声:“姜丫头,哪有鱼这么傻的,你的绳子比鱼的嘴还要宽,鱼哪里会上当喽。”
“是呀,是呀,还不如跟我们一起去挖野菜,这里的野菜嫩着呢。”
小伙子:“而且你缺了最重要的鱼钩和鱼饵。”
姜韵文:“你不懂。”
小伙子:“……你要是能钓上鱼,我给你挖一篮子野菜。”
姜韵文摸了摸系统商城里中午调解矛盾获得的积分:“这可是你说的啊。”
听了两人的对话,村里人也不去挖野菜了,纷纷围在小河边,看姜韵文怎么钓鱼。
十分钟过去了,河面毫无动静,众人的耐心也要耗尽了,有人小声道:“姜丫头你行不行啊?”
“是啊,要不别钓鱼了,去挖野菜吧。”
“真的,嫩野菜也挺好吃的。”
姜母也乐呵呵道:“大丫想玩就玩,我去挖点嫩野菜晚上吃。”
姜韵文:我不,我就要吃鱼!系统你给点力啊!
她内心刚呐喊完,水面就有了动静。
众人:……不会真的让她钓上来了吧?这样也行?
姜韵文把手那么一抬,红头绳的尾端就吊起来一条巴掌宽的鱼,鱼出水后,尾巴乱甩,鱼尾上的水珠四溅,飞到了围观的众人脸上,不敢置信的凑得最近的小伙子脸上最多。
姜韵文:“怎么样?愿赌服输。”
小伙子:???是我不对劲还是鱼不对劲?
接下来的时间里,村里的众人觉得自己的认知和过往的经验得到了颠覆。
那些鱼都是傻子吗?他们还亲眼看见一条鱼用尾巴扇飞了另一条鱼之后快速地咬住红绳,成了姜丫头岸边众多死鱼中的一条。
这是上赶着送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