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科技:重生华夏,国士无双 > 第134章 院士,郝志国

第134章 院士,郝志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久后,两人离开了主机房。

    紧接着,又继续参观了其他部分。

    当刘聪再次回到甲板的时候,他也大致对航母的实际构造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这在后续的航母研发过程中,帮助肯定是非常大的。

    刘聪扭过头,看向江河海。

    “江老,这艘航母有名字吗?”

    江河海看了看刘聪,点点头。

    “当然有,其实这艘航母在没有制造的时候,名字就已经想好了。”

    “叫烛龙舰。”

    刘聪闻言,很是满意这个名字。

    “烛龙舰,听起来就非常的霸气。”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一个电话让江河海迫不及待的想下航母了。

    “核物理院那边来人了。”

    “这次专门派了一个专家专门指导我们核动力航母的核反应堆项目。”江河海边说边招呼飞行员,准备下航母。

    十分钟后,刘聪和江河海等人又重新回到了地面。

    然后几人又花了十来分钟的时间特地赶到了原先的会议室。

    当两人进去的时候,会议室里面已经有大约五六个人了。

    为首的一个人,年龄约莫有七八十岁了。

    旁边的四个人,年龄也有四五十岁这样。

    “郝志国,没想到来的是你啊!”

    “真的是有些意外。”江河海笑着说道。

    见到眼前的这位老人,刘聪很是眼熟。

    上次参会的时候,这个老人就坐在自己右手边第三个位置。

    因为他的头发不同别人,留的特别长,颇有一股文人风范。

    对此,刘聪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老江啊,这次上面特别重视这次项目,让我来这里好好的配合你搞研究。”

    “我一听闻上面下达的命令后,就带着我最满意的几位学生来帮助你了。”

    “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参与到航母的研发,真的是非常荣幸啊!”郝志国非常高兴的说道。

    在交谈的过程中,郝志国也注意到了江河海旁边的刘聪。

    “刘院士,你好!”

    “那天在会议上,我们见过面的。”郝志国笑着说道。

    “郝老,您好,晚辈刘聪,很荣幸能与您见面!”

    刘聪表现的非常谦虚,这让郝志国看到后,忍不住笑着点头。

    而郝老一旁的四名学生听到自己的老师叫眼前这个青年为院士的时候,差点没有惊掉下巴。

    他们已经在科研的这条路上走了几十年了,到现在为止还是博士,离院士这个头衔还差个十万八千里。

    刘聪这么年纪轻轻就当选上了院士,以后的前途简直不可估量。

    “您就是华夏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了吧!”

    “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

    这时候,郝志国左手边的学生说话了。

    见他的学生认识自己,刘聪也是很大方的跟四名比自己大上更多的长者挨个打招呼。

    在大家都熟悉过后,江河海便直接拿出了刘聪画的核反应堆图纸和众人研究了起来。

    在专家团队的加持下就是不一样,一个非常复杂的图纸在几人分析的情况下,很快就有了进展。

    “刘院士,这些图纸以及资料都是你一个人完成的吗?”郝志国非常不可思议的看着刘聪。

    刘聪很是平静的点了点头,“是的,郝老,有不足的地方还请指正。”

    就在这时,郝志国身后的一名学生发出了一声惊呼。

    “老师,这份资料真的实在是太棒了!”

    “完全是一种新型的理念。”

    “之前我们也尝试过将我们的核反应堆装到航母上面,可是我们后来发现传统的核反应堆压根就不适合安装在航母上。”

    “舰载的核反应堆跟我们平时的核反应堆差的简直不是一星半点啊!”

    郝志国学生的话,让在场的其他三名学生也都是连连点头。

    这时候,刘聪面前的郝建国也说话了。

    “刘院士,你能够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吗?”

    “我记得你是搞航天发动机的,又怎么会核物理方面的知识呢?”郝志国问道。

    那天后面的事情,郝志国完全不知情。

    他只知道刘聪非常厉害,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竟然厉害到如此逆天的地步。

    自从他看了这份单独的资料后,他甚至都怀疑这么多年自己在核物理方面到底有没有刘聪的造诣高。

    对于刘聪擅长的东西,他当然要很高调的表现出来了。

    “郝老,其实我在物理方面特别是核物理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见解和造诣的。”

    随后,刘聪便和郝志国和他的学生们展开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专业学术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就连一旁不懂这方面专业知识的江河海都被刘聪这惊人的知识储备量给惊呆了。

    有些物理上面的概念名词郝志国了解的不是太清楚,刘聪竟然可以讲的头头是道。

    “刘院士,我感觉我们这次过来不是技术支持的,而是来学习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