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灾民临时安置区
“真的如张哥所说,这是别人不小心把烟送给了赵哥,赵哥又转送给了我,”
挂断视频后,盯着手中的u盘,陆小峰静静的思考着,
“可是,也不对呀,那天晚上,我坐在公园长椅抽烟的时候,烟盒里面,明明没有发现这块u盘呀,”
“难道是天黑,没有注意到?”
“如果事情不是张哥猜测的那般,剩下唯一的可能…”
“就是当晚打晕我,顺走我火机的人,把u盘塞到了我的烟盒中,”
“之所以顺走火机,莫非是为了故意让我发现u盘?”
“对了,这样才能解释的通,也更加合理,”
“可是,为什么呢?”
“真如自己猜的那样,岂不是说明,对方并不是单纯的抢劫,”
“对方又是什么人?”
现在的陆小峰头脑不昏,思维清晰,终于有了时间,来慢慢回忆当晚发生的事情,回想着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如果说当时,他没有发现问题,还可以推脱是因为地震海啸,情有可原,
但若到了现在,还没有发现不对劲,那陆小峰的反应就太迟钝了,
严格来说,当胖子拿出u盘的那一刻,陆小峰就隐隐感觉到了奇怪,
否则,自己也不会骗他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身上的背包,
太轻了,
30多斤的背包,现在对他来说,背起来,没有任何影响,
就好像当晚,他轻松的举起电动车一样,
可是,因为求生欲而产生的爆发力,难道还能一直持续不成,
这不奇怪吗?
通过思考,回忆,
一个个的问题,好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陆小峰脑海之中,
“当时,那个男人出现的地方,应该是一处台阶吧,用来进出海滩,”
“而且,他的衣袖是湿的,不对,不止衣袖,全身都是湿的,还散发着海水的腥味,”
“莫非,他是从海里上来的?”
“翻船了?自杀?不像!”
“为什么抢手机,而不是借用?”
“怕我不借,怕我报警,怕我耽误时间?”
“好像都有可能,也就是说,对方很着急?”
“对了,他还把我的共享单车骑走了,”
在脑海中胡思乱想一通,陆小峰好像理出头绪,又好像一团糟,
似乎是缺少某个关键点,
“张哥所说有一成的可能性,我的猜测有九成可能,”
“看来,想要知道真相,恐怕要先弄清楚u盘里面的内容了,”
……
想罢!陆小峰起身,收好u盘,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
“本想借用胖子的电脑,现在没办法了,只能先去灾民安置点看看,有没有机会,”
“而且,安置点的人多,也意味着消息灵通,或许能打听到一些网上没有的消息,也好为将来去新市或者其他地方提前做准备,”
“再说了,现在自己没吃没喝,没地方睡觉,能去的地方想来只有安置点了,”
……
陆小峰从小在心里就有一个疑惑,古代行军打仗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人,
这么多人安营扎寨的时候,需要占用多大的面积,
穿过洪西镇短短不到1公里的街道,
看着映入眼帘的场面,陆小峰觉得,他或许找到答案了,
胖子所说的消息,不是在网上看来的,就是听别人转述的,
远不如,自己亲眼看到来的震撼,
站在小镇公路的出口,看着北方原本属于耕地的位置上,一排一排,望不到尽头的救灾帐篷,
此时,陆小峰的心里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遮天蓝绿无穷尽,映入眼帘别样悲
30万灾民,就算40个人住一顶帐篷,都需要7500多顶帐篷,
更何况里面大多数的帐篷,都是一些住4个人,住6个人的标准救灾帐篷,
按照刚刚,自己在镇上通过其他灾民口中打听来的消息,
这里的帐篷,应该不低于70000多顶,而且还不算够用,
很多人仍然没有帐篷住,只能在镇上随便找出一处地方休息,就好像流浪汉一样,或者逃往更远的新市,
……
整个灾民临时安置区南北规划,长达5公里,东西宽2公里,
所有的帐篷左右分散在横穿救灾区,连接小镇的公路两边,
为了灾民的安全着想,也为了保持公路畅通,公路上严禁私家车通行,
所以,小镇上才会停着那么多私家车,
还好,这附近都是平原,别的不多,大大小小的道路,四通八达,
灾民安置区除了南面的325国道,北面同样接通了两条主路,从那边也可以赶往新市,
和小镇相连的出入口位置,有岗哨站岗,旁边还有负责登记的救灾人员,陆小峰找到一位穿着马甲的志愿者,稍作询问,
得知这片救灾区,30万灾民被分为了大大小小45个救灾点,
因为海啸发生后,是从洪西镇附近最先开始搭建救灾帐篷,所以附近救灾点在两天前已经饱和,无法安置更多的灾民,
志愿者于是建议陆小峰,去北面的救灾点,那边有些地方,还处于搭建之中,
运气好,或许能够得到一个名额,
因为那边的交通管制,并不严格,
所以,往返于新市的车辆也更多,
可以随时离开,相对于灾民来说,也更加方便,
而洪西镇这边的325国道,主要负责物资运输,以及接应从海啸波及范围内,抢救出来的幸存者,
因此,留在这边的灾民,更多的是为了心中的那份期盼,希冀。
幸存者中有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之类,
……
听人劝,吃饱饭,
简单的登记过后,陆小峰顶着烈日,背着背包,顺着公路,朝北走去,
5公里的距离,走走停停,他用了两个半小时,途中经过了四五个村子,
一路走下来,陆小峰也终于弄清楚了一些更具体的情况,
比如,送来的物资,最先存放在灾民安置区域内每个村子的健身广场上,
然后才会按照顺序下发给个个救灾点,
每个救灾点的物资,是从早上7点开始发放,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
每天发一次,一次发一天,
陆小峰在路上也确实看到很多长度不同的队伍,
至于每位灾民的物资数量,确实如胖子所说,
一天一瓶水,一袋面包,
或者,两个馒头,
总之,不管什么东西,就是这个量,
至于为什么不把物资主动发放到每个灾民手中,
很简单,人手不够,救援人员不足,志愿者数量短缺,
……
走了这一路,陆小峰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从第10救灾点开始,
搭建的帐篷,不论在排列上,还是整齐度上,与前面的九个救灾点都有了明显的区别,
前面九个救灾点的帐篷,规格统一,颜色统一,位置统一,从前面可以一眼看到后面,
但是,从10个救灾点开始,变了,
帐篷有大有小,颜色也是五花八门,浅蓝色,深蓝色,各种绿色,灰色的都有,
远远看去,排列的也不整齐,
好像当时搭建的时候,帐篷数量不足,是从各处紧急调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