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今后的路
李世民踌躇满志地踏进了太极殿,他心中充满了期待,今日必定是陛下改立他为太子的日子,一旦这个仪式完成,他将成为大唐的储君。
然而,当他刚踏入太极殿时,他立刻感觉到了一股不寻常的气氛。
大殿中,李渊端坐在龙椅上,殿内除了皇帝最信任的内侍外,再无其他人。
如果是商谈密事的话,这个场景倒也能说得过去。但是,李渊脸上阴沉的表情让李世民无法相信这个理由。
见礼完毕后,李渊开口道:“二郎啊,听说你对于猪蹄情有独钟,不知道上次的火药还够不够用呢?要不要我再让人给你送点?”
“阿耶,已经够了,不需要太多。”
“不会吧,火药太少的话,你那些狗怎么够用?”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声,糟糕了,这事还是被李渊发现了。
他本打算过段时间再公布他驯养出来的能探查火药的狗一事,没想到李渊已经提前知道了。联想到这次武举大比时的大爆炸,他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了。
“阿耶,我只是……”
“混账东西!大郎不干好事,你也不是个好东西。驯出了能探查火药的狗,不知道拿来给朕分忧,反正拿来算计你的兄弟。”
知道自己的计划败露,李世民倒不是太担心。毕竟,这事情说到底都是李建成的错,他只是将计就计而已。
然而,他毫不掩饰地辩解道:“阿耶,我确实有一条能闻出火药味的狗,所以一开始就知道看台下有火药。之所以假装不知,只是为了抓住幕后的凶手。”
这样说一点毛病也没有,为了抓住幕后凶手演一下戏怎么了?这再正常不过了。
在这一点上,李渊确实无法找到他的破绽。
“既然你已经抓住了那个负责点火药的家伙,为什么后来整个看台还是炸了个底朝天?”
面对李渊的进一步质疑,李世民依然保持着淡定的表情,回答道:“这是我们疏忽大意了,以为抓住点火药的人就能万事大吉,没想到他还有同伙,趁机下手,把整个看台都给炸了个精光。”
“胡说八道!我们审问过那个点火药的人,他说根本没有同伙!”
“那谁知道呢?也许点火药的那个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同伙,这个同伙说不定是幕后真凶安排的后手。”
李世民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只要没有抓住真正点燃看台的人,就根本挑不出一点毛病。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李渊心里明白得跟明镜似的,点火烧了看台的人肯定是李世民的手下。
李世民那帮手下可不是吃素的,在有所防备的情况下,居然还能有人把李世民坐的看台给烧了,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啊!
这绝对是一起阴谋,他们烧了看台,然后引爆火药,企图嫁祸给太子。
至于这个阴谋的策划者是谁,那就不言而喻了吧。
李渊只能猜测,但即使只是猜测,也足以让他打消废掉太子的念头了。
于是他再次作出决定,召来李建成,当场斥责两人兄弟不睦,令李建成继续回东宫反省,而李世民,因为抓不住把柄,只能以他得了探查火药的计策却不上交为由,斥责了一顿,令他即刻将探查火药的狗上交朝廷。
走出宫门,李世民长叹一声,改立太子一事黄了。
对于李世民来说,既然李渊已经作出了立他为太子的承诺,而且没有证据证明大爆炸事件是他一手炮制,那就应该兑现承诺。
堂堂一国之君岂能信口开河,出尔反尔呢?
就算最后的大爆炸是他做的,但李建成试图谋害自家兄弟是不争的事实,李渊岂能罔顾这个事实,轻轻的拍几个巴掌,就放过李建成呢。
尽管李渊对这事的不快很快就被抛之脑后,但对于这对兄弟来说,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以为这样能够平息纷争,但李世民和李建成已经陷入了不死不休的境地,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
双方不将对方彻底击垮甚至消灭,太子和秦王都不会善罢甘休。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召来他的亲信,将事情说了一遍。
听说改立太子的事化为了泡影,众人既愤怒又无奈,天子一句话足以打消你的所有努力。
现在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想让李渊改立太子已经不可能了,李渊一直在防备李世民夺嫡篡位,经过这一次,他不会再给李世民机会,让他坐上太子之位。
而李建成一旦登上皇位,就是他们所有人的末日。
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和太子党斗下去,不死不休。
为此,李世民重新制定了今后的策略,在最后的决战来临之前,先稳定自己的大后方,获得与李建成抗衡的资本。
为此他选择了关东的那个形胜之地——洛阳。
他打算将手下派驻到洛阳,在那里好生经营。
万一在长安的斗争中失利,李世民打算退守洛阳,与朝廷分庭抗礼。如果形势一再恶化,实在迫不得已,就与李建成裂土而战。
要想与李建成一较高下,钱财可是关键所在啊!
李世民仔细审视了一下自己的产业,发现赚钱的速度远远不够。
这时,他突然想到了手下的仙家子弟,他深信只有这位才能帮助他日进斗金。
高良才本来打算悠闲地过日子,没想到又陷入了更加激烈的斗争中。为了保住小命,他不得不拼尽全力,为秦王府添砖加瓦了。
这次可不仅仅是捣鼓一些算盘之类的小玩意儿就能解决问题了,他决定深入研究秦王府的产业,创造出真正能够带来财富的发明。
这位研究院的院长开始着手研究秦王府最赚钱的产业。
造纸、制盐、曲辕犁、蒸馏酒和火药,这些都是长孙创造的发明。
除了火药被朝廷收回,其他人无法涉足之外,其他四项他们都拥有相应的产业。
然而,这四项发明早已传播开来,除了秦王府之外,其他权贵也开始经营这些产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高良才思考着,与其去搞新的发明,开发新的产业,不如在这四项产业上寻找优化的方法,多赚点钱才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