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文人执刀
第七十九章 </p>
“大人,我们都是良民啊。” </p>
“大人,小民一家是从河湟那边过来的流民。” </p>
…… </p>
“这不是辛大人吗?是要去哪里剿匪吗?” </p>
“郑功曹,不是应该在府衙上职吗?” </p>
“体察民情,安置流民,督促秋耕,是下官的职责。” </p>
“郑功曹辛苦,这丘乡今年大丰收啊。” </p>
“可不是嘛。大人看看这些农户流民,个个身强体壮的。” </p>
辛容暗道:找这么多强兵混在流民和平民中,来者不善。 </p>
没多久,三名卫兵来报,周围有百姓聚集过来。 </p>
辛容紧紧按住剑鞘,一时想不出办法来。 </p>
百姓就在私兵中间,她绝对不能下令围捕。 </p>
这样会伤到不明真相的百姓。 </p>
这次比去年围堵黄大人的那一百多名流民,更为棘手。 </p>
上次的流民人数少,他们几个人就能制住煽动者,控制住局面。 </p>
这次人数太多,再加上还有赶过来的百姓,稍有不慎会引发民变。 </p>
郑家拿百姓当挡箭牌,辛容能猜到,他们煽动百姓的理由应该就是,巡察官是非不分仗势欺人,对付收留脱籍百姓的豪族。 </p>
百姓税负过重负债累累,陛下的巡察使者,还要断了他们最后一条路。 </p>
这种情况下,辛容要么撤退,要么面对指责与抵抗。 </p>
可他们税负过重,是因为豪族强占田地,隐藏佃农大量漏税。 </p>
而各郡县税官为了完成税赋任务,不敢找豪族,就欺压百姓。 </p>
如此,百姓只能脱籍成为流民,依附于田地不知凡几的豪族。 </p>
恶性循环,难道就没有办法打破吗? </p>
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招也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 </p>
辛容干脆让士兵列队休息,自己和百姓聊了起来。 </p>
在周围百姓聚集到这里之前,谷外的百姓听见辛容所说,不禁口口相传,悄悄议论。 </p>
“刚才那大人说,右扶风这边的收成特别好,是因为郡守免除了农户大半年的徭役。” </p>
“真的假的?没听说啊。” </p>
“我们平日出不来,哪里会听说。” </p>
“哎你小声点。” </p>
“要是真的,在这里还不如自己种田轻松。” </p>
…… </p>
辛容吩咐卫兵扮成平民,尽快向四周围过来的百姓,说明“实情”。 </p>
郑功曹听见辛容胡说八道,心中嗤笑:等到百姓都围过来,你想走也走不了了。 </p>
水丘辞知道谷中郑家私兵并不多,但这终究是上一世两年后的情况。 </p>
虽然辛容这次带的兵多,但他是还不放心。 </p>
在丘乡附近讲学时,还在令心腹弟子打探丘乡这边的消息。 </p>
得知不少百姓向山谷方向聚集,他大概猜到了郑家的想法。 </p>
这个郑家,竟然没像上一世那样出兵硬抗。 </p>
大概是某个门客献上的计策。 </p>
这条计策很难破解,只能避其锋芒。 </p>
如果辛容抓不到郑家的把柄,硬要围捕引起民变,那么就会被问罪平民愤。 </p>
她可不是地方官,而是京城巡察官。 </p>
司隶校尉是陛下的使者,辛容就是司隶校尉的使者。 </p>
陛下如今扩建太学院,令他到地方讲学,将农户税负降为三十税一,所作所为都是在顺民心招民意。 </p>
引起民变这样的错误,是绝对不能犯的。 </p>
水丘辞刻不容缓,让四名心腹弟子,去百姓中间宣传圣意。 </p>
他向陛下提起过免除百姓部分徭役,或者服徭役要给钱。 </p>
只是此事,陛下有意愿应允,却没有条件实施。 </p>
如今东凌国在户人口只有两千万,彻底免徭役确实很困难。 </p>
不过,抄了欧家,还怕没银钱给服徭役的百姓支付酬劳吗。 </p>
丘乡百姓原本听说有京城官差带兵,强行征地征税。 </p>
又因平时大多受过郑家一些恩惠,所以聚集了过去。 </p>
可在去往山谷的路上,又听说郡守要免除徭役,朝廷要支付酬劳。 </p>
京官带来的兵马,只是例行巡察,为清剿山匪,收容流民而来的。 </p>
这——到底谁真谁假? </p>
辛容觉得,以胡说对付瞎扯,是现下最好的办法。 </p>
大部分人都会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p>
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想安稳过日子的百姓,不会掺和到围捕中。 </p>
报信的卫兵再回来时,辛容看向郑功曹,挑衅地一笑。 </p>
免徭役加上山谷那边正在剿匪的消息,大部分半百姓已经不愿不敢过来了。 </p>
郑家早就在私兵中安排了杀手,又花钱让会任之家安</p>
排了一些闾巷暴侠,混在百姓中赶过来。 </p>
就等着大量百姓过来牵制住士兵,到时趁机杀了辛容易如反掌。 </p>
但郑功曹也不敢在人数还不算多时轻举妄动,万一辛容这个飞扬跋扈的二愣子,不管不顾真得下令围捕呢。 </p>
他们得知堡垒暴露的时间就在昨天,根本来不及做太多准备,也不可能调集其他地方的私兵。 </p>
只能利用丘乡的百姓了。 </p>
可是,赶过来的百姓怎么这么少? </p>
“大人,大人,你是京城来的巡察官吗?” </p>
“本官正是。”辛容看向卫兵假冒的平民,忍住笑回道。 </p>
“大人,郑功曹强抢我妹妹为妾。我妹妹可是有户籍的良民啊——” </p>
辛容出其不意,一把将郑功曹抓住,却被两人出手挡住了。 </p>
三名卫兵迅速出手相争,给辛容争取了时间。 </p>
这两人武功,明显不是一般的私兵。 </p>
辛容眼底透出疑惑,抓着郑功曹的肩膀,瞬时飞身后退,离开郑家阵营。 </p>
她戏谑地说道:“郑功曹,你这县令属官,怎么变成抢匪了啊?” </p>
“一派胡言!什么人污蔑我!我怎么可能——” </p>
郑功曹看着辛容轻蔑的眼神,顿时咒骂道:“是你,是你栽赃嫁祸,乱安罪名。” </p>
“郑公子,你是县丞的功曹史,应当知道强抢良民者,按照略人法处以磔刑。” </p>
郑功曹脸色骤变,磔刑,那可是肢解之刑。 </p>
他没想到辛容胆子大到这种地步,竟然当众污蔑他,还出手劫持他。 </p>
辛容不慌不忙地说道:“十人抓捕一人者,可免罪得赏金,并能重新登记户籍,免除半年徭役。你们还犹豫什么?” </p>
郑功曹喊道:“别听他胡说,忘了你们是如何被迫失地,背井离乡变成流民的。就是他这样的官差,征税征人不择手段。” </p>
赶过来的人群中有不少人喊道:“没错,昨日我们亲眼看见他将流民都抓走了。” </p>
“而且他们被抓走的时候,都是被绑着的,还挨了打。” </p>
“这么多年了,徭役越来越重,什么时候免除过!” </p>
“说不定,他就是要将我们骗走,去服徭役的。” </p>
…… </p>
连环计未成,辛容投鼠忌器,和郑功曹一帮人对峙着。 </p>
现下双方人数差不多,打起来必定两败俱伤。 </p>
可再怎么伤,也伤不到郑家人身上,更伤不到他们的根本。 </p>
不能将百姓分离出来,她如何能下令围捕。 </p>
“本官是监察百官的都官从事,既然有人伸冤,自要带郑功曹回去审问清楚。至于你们,若是不相信免徭役一事,可以去问去看,而不是放弃机会。” </p>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动身。 </p>
辛容将郑功曹扔给卫兵绑住,厉声喊到:“这里没有盗匪,所有人列队,随本官回府。” </p>
辛容有些恼火,她可是连夜带人过来的,这次调兵可不像上次那么慢。 </p>
就算故意放缓了速度,也是为了给郑家时间转移私兵,以便故技重施。 </p>
可是,就算慢了些过来,郡守府有人通风报信,又能比他们快多少。 </p>
郑家能有半夜的时间准备就不错了,怎么会做出这么充分的准备呢? </p>
郑功曹在心里咒骂,报信的人只是提前了一天而已,怎么不多提前一些。 </p>
这样,可以早一些调集更多百姓过来,就不会被辛容钻了空子。 </p>
这报信人的计策绝对是好计策,不然他们也会像欧浩逸那样上当了。 </p>
可惜,还是功亏一篑,没能挑起事端,趁机杀了辛容这个不长眼的。 </p>
现在的结果也还好,至少辛容没抓到郑家养私兵的把柄。 </p>
至于辛容对他的污蔑,哼,他就不信,辛容敢对他怎样。 </p>
没有证据,纯粹污蔑,诬告反坐! </p>
可是水丘辞在让心腹去百姓中宣传服徭役有报酬时,是直接抄写了很多分官府告示去的。 </p>
他怕辛容那边会起冲突,尽可能地阻止更多不明真相的百姓前去。 </p>
此时,很多人从小部分平民那里,看到了这份告示,于是心动了。 </p>
“说带兵走就带兵走了啊,不是来抓我们的。” </p>
“要不我们重新入户,若是假的,大不了再做流民。” </p>
“这可是官府告示啊,去问问看吧。” </p>
“反正困在这里,也是当牛做马。” </p>
…… </p>
郑家利用不过是双刃剑,如今不少私兵们都心动了。 </p>
郑功曹被抓,剩下的杀手、暴侠,一时不知该如何完成任务。 </p>
辛容看着拿着告示过来,想要重新登记户籍的百姓,心中了然,除了水丘辞,别人干不上来这事。 </p>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郑家</p>
阵营,少数的管理人也阻止不了。 </p>
可是告示是假的,未防再生变故,辛容令八百多名士兵带着两倍人数的百姓,先回郡守府报告登记。 </p>
好不容易分离出来这么多百姓,当然不能浪费机会。 </p>
只要去堡垒中将郑家私自铸造的兵器搜出来就妥了。 </p>
郑家得到家人无端被抓走的消息,立刻派人带着侍卫门客奴隶前来支援。 </p>
决不能被辛容找到那些铁质兵器,否则郑家的反叛之罪就一定逃不掉了。 </p>
水丘辞写完告示交给心腹,得到了戴着面具假冒自己接任务之人的暗号。 </p>
等到他与那心腹接头,再赶去山谷时,发现辛容正带着几百兵奋力厮杀。 </p>
郑家花钱找会任之家派人刺杀辛容,来不及想郑家为何能提早做准备。 </p>
水丘辞毫不犹豫地拿起一把青铜环首刀,在辛容身边厮杀了起来。 </p>
他还要用双刀客的身份潜入会任之家,所以当下只能用单刀杀敌。 </p>
没有招式,只有要人性命的单刀直入。 </p>
无非就是,再像上一世那样拼命厮杀。 </p>
辛容一剑斩杀一人,转身看到文人执刀,震惊不已。 </p>
这一次,水丘辞不是像一年前那样,只会三拳两脚。 </p>
半夜过去,辛容带兵斩杀两百多人,擒获六百多人。 </p>
堡垒中的刀剑枪叉,差不多有两千多套。 </p>
带着人和兵器,她连夜往回赶。 </p>
路上问道:“水丘辞,你当时不怕吗?” </p>
水丘辞骑在马上,眼神离不开辛容,温声说道:“有大人在,无所畏惧。” </p>
“云台二十八将里有一个儒将,是先帝在官学的同学。” </p>
“是付将军。” </p>
“嗯,我没见过文人执刀,战场杀敌破兵。想来,就是你这样了。” </p>
“下官惭愧,怎能与注定名垂青史的付将军,相提并论。” </p>
辛容看向水丘辞粲然一笑,眼中敬佩之意毫不掩饰。 </p>
水丘辞眼神闪躲,看向前方心道:她喜欢这样的我? </p>
“大人,前面是山中窄道,有悬崖峭壁。” </p>
辛容严肃说道:“来的时候路过,如今天黑,让士兵多点火把,单队小心前行。” </p>
“是。”卫兵向后传命令。 </p>
辛容跟在一小队点火把的士兵后面,再后面是押送队伍。 </p>
行至一多半时,前面的卫兵跑过来回报:“大人,前面有一支商队。” </p>
“让他们后退,等我们过去,他们再过来。” </p>
辛容这样命令道,后面押送的都是私兵、杀手、暴侠。 </p>
若是这商队有什么问题,在这窄道上,可是防不胜防。 </p>
“前面可是辛大人,我是乐东城。” </p>
辛容骑马越过前面点火把的士兵,说道:“乐公子,这么晚了,要去哪里?” </p>
“我带商队去往平乡,给那里几家贵客送丝绸和玉器。” </p>
“那麻烦你带商队先后退,我要带队伍先过去。” </p>
“既然如此,那我让他们让开便是,大人请过。” </p>
话音刚落,惨叫声响起。 </p>
辛容后面押送的是武功较高的杀手和暴侠,再往后是武力较弱的奴仆门客私兵。 </p>
“有人挣开绳索要逃!” </p>
声音这么近,就在身后,辛容拔剑转身。 </p>
山道狭窄,押送杀手暴侠的士兵无法聚集,而是前后夹击押送。 </p>
如此一来,一人挣开绳索,就帮助前后被绑的人都解开了绳索。 </p>
后面的押送队伍还没有任何动静,只听见前面杀声一片。 </p>
乐东城的商队还未来得及后退,就撞到了逃窜出来的人。 </p>
商队的牛车,将本就狭窄的山道,占去了一大半的宽度。 </p>
辛容刺伤一人转身去追,却看见乐东城被一个身影撞到了山崖边。 </p>
“小心。” </p>
“大人!” </p>
太快了,后面突然逃窜出来的人,直直地向辛容背后袭击而去。 </p>
水丘辞执刀转身,火光飘忽之间,只见辛容刚刚到乐东城身边,就坠落了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