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游城隍庙看亡人往生情形
贵堂赖生宽之夫黄文达,今午魂离人世,使我亦感人生之短暂,世事种种何用计较?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金钱、子孙何在?楼房仅再借他暂住几天,就要被儿孙送往山坵荒郊野外了,人到底得到什么呢?
玄通曰:“济佛师长,您看黄先生去世后要往何处呢?”
济佛曰:“漫漫冥路,幽幽岁月,这是人生最后去处,我趁着作「冥游回忆录」之便,将人死后情形泄露之。”
玄通曰:“这是一个大问题,世人只知人死后往地狱而去,但不知死时一切情形,还望恩师解说明白。”
济佛曰:“可以!你上莲台,我带你详细明察一番。”
此地我刚才来过。
济佛曰:“正是!你看黄文达之躯体躺于灵床,前面是贵堂诵经生,已准备给予诵经了。黄文达的儿女都现出痛苦表情。”
玄通曰:“为何只见肉体,不见其灵呢?”
济佛曰:“你快上莲台,我再带你往城隍庙一观究竟。”
玄通曰:“我已坐稳,请师长起程。”…
城隍庙人群甚多,兵马来来往往,这是凡人无法看见的。
济佛曰:“我们入内拜会 城隍。”
城隍曰:“欢迎 济公活佛与玄通道者,有何指教?劳驾 活佛光临。”
济佛曰:“因圣贤堂一位副堂主之夫过世,又逢该堂奉旨著作,为揭开死后之谜,故特到此地拜访。”
城隍曰:“欢迎,欢迎!二位请稍坐。命山魅将军献茶。”
山魅曰:“遵命!……请二位用茶。”
玄通曰:“谢谢!请问 城隍,贵殿办理何种业务?”
城隍曰:“本殿为台中城隍,管辖中市阳人,负责纠察业务。世人甚多不知 城隍之职务, 城隍即如阳间警察局,专门负责警戒及巡察世人之行动,福德正神庙如同派出所,以 城隍为主管,分层负责。
凡是世人阳寿该终,地府阴差持令来到本殿照会,然后一同到当地 福德正神处,会同前往阳家带人。”
玄通曰:“我尚有许多疑问请教 城隍,阴差对善人、恶人如何带法?”
城隍曰:“阴差即牛马将军,或称黑白无常,凡到善家,只要向阳人一拍,其便晕迷失神,而引导之。
若对恶人,则以手铐,加以逮捕,视同阳间罪犯办理,然后同至 城隍处报到,阳间销名,列入鬼籍。”
玄通曰:“对善人及修道者,没有优待吗?”
城隍曰:“有的,凡在世多行善事,阴功广积者,阴差只到 城隍处通知召人,由福神引导归。若是道功深厚者,由各人所拜 恩师提携,有者往地狱办理各种手续,有者往九阳关考验,若已证道者,大都直引升天。”
玄通曰:“信仰宗教不同,是否回天方式亦不同?”
城隍曰:“宗教虽有不同,但其理则一,要超升上界,必须在世行持中道、不偏、不执,否则其升天过程必受阻碍,未能圆通自由。”
济佛曰:“城隍所说正是,世人修道最忌固执、排斥、攻讦、自是,如犯此者,人心已起嗔念,或存好胜心,其重心失去平衡,故一律坠落地狱再接受各种磨鍊。”
玄通曰:“请问 城隍,现时黄先生一魂在何处?”
城隍曰:“我带你入内观之。”
玄通曰:“原来黄先生坐于袭里面一室,设置如教室一般,只有五六人在内,他坐在椅上频频向我点头,不知我可否与他谈话?”
城隍曰:“可以。”
玄通曰:“黄先生,你好!”
黄魂曰:“多谢你的关怀,嗳!鸣…”
玄通曰:“黄先生现在一直流泪只向我呆望,也说不出话来 。”
济佛曰:“文达!你勿悲伤,儿女都已成人,又有妻贤子孝,何必挂虑呢?”
玄通曰:“黄先生哭得更厉害!”
济佛曰:“看开些,人生如过客,只是游玩参观一样,何必过份眷恋呢?”
黄魂曰:“多谢 济公活佛劝解,希望能替我多教示儿孙,教其好好向道,常到圣贤堂効劳,如今我已别世,因受爱妻「宽」之德荫, 福神及 城隍对我以礼招待,只是心情郁闷…”
玄通曰:“请黄先生冷静一些, 济佛亦说了不少,尘路已尽,尚有圣道可行,不必太忧心!”
黄魂曰:“只叹生前未能多到圣贤堂効劳,鸣…多谢你及堂内诸好友平时之看顾…”
济佛曰:“因时刻有限,不便多谈,我们到办公室内再谈吧!”
城隍曰:“二位请到前面办公厅内详谈,……请坐!不知玄通道者还有何疑问?”
玄通曰:“对人之死情,许多人问我,我未能圆满答覆,只好向 城隍请教了。”
城隍曰:“不要客气,有何疑难尽可发问, 济佛亦在旁,如有不明,其亦可解释之。”
玄通曰:“人死到底魂魄离开躯体情形如何?”
城隍曰:“人要死亡,大都有前兆,就是生病,为何病呢?因人寿命如届,似树将倒,先落叶枯黄,经大风一吹,即刻倒毙。人一出生,地府即已注籍,其籍如一树,阳人形影皆现身于地府「原形树」,一旦此树有变,表示阳人生命将尽,故阴府官员看察「生死簿」,时刻一到,无常带令到阳世召人。
无常到时,则树木枯倒,称为死亡。魂魄赋于人体历数十年,如树接枝,已被同化,今要脱离躯壳,枝断皮连,如龟脱壳,甚觉痛苦。
可观死状不一,有的咬牙切齿,脸凶怒目,面相全变,此属挣扎现象,怨恨怒惧表征,皆为业障较重或横死之临终。如面貌慈祥,好像安睡,死相如生,则表示魂魄安祥,去路坦然,为有善德者之象征。”
济佛曰:“人之呼吸停止,还不算死亡,以「电池」为例,灯泡如点不亮,并非「电能」全部消失!内部尚存微电,只因太弱关系,故不能发光。
所以人停止呼吸,应认作「休克」状态,此时,人之魂魄(神识) ,尚未完全脱离肉体,气如游丝,因多年来的执着「我相」所累,故人死其心不死,如幻如梦,知觉皆知,只是有口难言。
此刻,子孙宜于亡者耳边劝慰,轻声道:「请放心去吧!这里一切事情,我们会妥善办理,请不要挂念。」以助其安行泉路,以免留恋痛苦。
信佛者,可在旁唸佛号「阿弥陀佛」,信道者,可唸圣号「太乙救苦天尊」,各就其信仰诵唸,因仙佛圣真皆在天上,如此唸诵,可助亡者安心,不畏泉路。因亡人此刻心情恍惚,如行夜路,若以仙佛圣号呼之,可助其胆量,则原灵稳定,不致痛苦畏缩。
丧期中,阳世子女宜持斋朴素,酒肉淫乐忌之,自可感格当地 城隍,上奏 冥王,可减轻亡者生前罪过,此点为人子女不可忽视之,此亦为报答亲恩之方法。”
“今日时刻已到,准备回堂。”
玄通曰:“且慢!不知黄先生将到何方呢?”
城隍曰:“因受圣贤堂 文冲圣帝之保奏,该魂先入阴府,后日再按功过处理。”
济佛曰:“玄通对此事不必多过问,详情尚不泄之,准备回堂。”
城隍曰:“命众山精水神排班送驾。”
玄通曰:“感谢 城隍!请 恩师回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