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冥游回忆录 > 第三十五章·再游四生回魂府

第三十五章·再游四生回魂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阴司曰:“谁说天理没有报应呢?看那四生中,牛马、鸡鸭、鱼蝇、蚊虫,前生各造下不同因缘,所以此生形状也就不同了,世人是众生最高贵的,称为“万物之灵”,需要珍惜生有人身,快求道修德,也劝勉四生中的众生,各守本份,以消业债,从畜生道中开辟一条光明道路,以期早日复还人身,不要像那檐前蜘蛛,自造迷网,被困其中,永世在网罗内不能脱出束缚。

    玄通准备今日与济公活佛一起游冥吧!我还有差事要办,他会在冥界等你。”

    玄通向阴司行礼,原来济公竟然是真实存在的呀,以前一直听过他的传说。

    来到冥界时一位藏蓝色袍子的老者已等候多时,原来和影视剧中的济公不同,他并非向影视剧中那样疯疯癫癫的形象,相反是一种庄严的样貌。

    玄通向济公活行礼“阿弥陀佛。”

    济佛回应道:玄通已到了,前面“四生回魂府” 千岁及官员已经出府门来迎接我们。

    玄通曰:拜见千岁及诸位仙官,今日我与济公活佛一起来参见,请多多指教。

    千岁曰:免礼,前日未能多谈,今日欢迎济佛与玄通道者,玄通再次拨驾,请入内稍息,一路也甚疲惫吧。

    玄通说道:“身临其境却并不感到辛苦,只因我坐在华丽的莲台之上,只闻得风声轻扬。”

    济佛微笑着说:“让我们随千岁步入府内稍作休憩吧。”

    玄通连忙道谢:“十分感谢千岁的盛情款待。”

    千岁谦虚地说道:“请随意享用茶水,不必客气。”

    玄通谦恭地说:“在本堂蒙上仙帝的指示,撰写了《冥游回忆录》,并受命担当游冥一职,实在是我的荣幸之至。但是,我自知修道之浅薄,对冥府中的情况还未能完全明悟。所以,还请千岁再次详细解释‘四生回魂府’的事情,让世人能够明白其中的规则,以免再次误入歧途。”

    千岁郑重地答道:“我将带你亲临现场参观,并且详细解说。这样,会更容易理解。”

    玄通连忙表示感谢:“非常感谢千岁。”

    千岁曰:“你随我到正殿。”

    玄通曰:“遵命!喔!这只山鹿为何在案前向您摆头,好像有话向千岁说呢!”

    千岁说:“正是,此鹿前世乃佛门子弟,因身染重病,心怨佛祖无保佑,便开斋破戒,返俗合尘,再结婚生子,并时常毁谤神佛。死后随落鹿身,此次已是第三次之转轮。

    鹿生在深山,吃青草,饮山水,一生受风霜之苦,以报前因。居住深山,餐饮草露,犹如一位修道士,此谓因果报应。现在这只山鹿已受完业报,被阴气摄引到地府,摆头如行礼状,就是求我解救,以复人身。”

    玄通曰:“一念之差,便堕此恶报,阴律难逃,真是可怕。但是我尚不太清楚,四生死后怎能自动被阴气摄引来冥府,这是什么道理?”

    千岁曰:“我说明之:天地造化全凭一气运行,故道教有一气化三清之说,其实一气何止化三清,一气足以化万千,故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有人气,天地人无时不在一呼一吸。如果天气断绝时,天即坠下;地气断绝时,地即崩裂;人气断绝时,人即死亡,此点真气就是心气。

    近代阳间科学家已发现有所谓“地心引力”,其不知尚有“天心引力”、“人心引力”。清者上浮为天,即为天心引力所致;浊者下凝为地,即为地心引力所致;情欲之动,即人心引力所致,有此三种引力造成世界物以类聚现象。

    因四生中各种动物类都是前生染业深重,死后便被地心吸引,自动堕落幽冥接受审判。如是有修行者,一点灵性清轻,自动上浮于天,阴差欲押其来地府,也无此能力。像一个充满氢气之大气球,上浮空中,人要拉它,反而会被拉走,故世人要成仙佛、做鬼卒,全靠自己生前所修。

    至于超拔先灵,必靠实在功德,否则虽费千金,于事无补。要超拔祖先者,除本身须修身养性外,印赠善书为第一大功德,因仙佛出世,度人出苦为第一大愿,而经典善书即为仙佛之心声、度人修心养性之要旨。

    故传经典、印善书,正符仙佛之心,其功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先灵,为出苦之捷径,如欲诵经超度,亦必先有经书为凭,此点世人不可不知。其他如济贫恤苦,公益事业等也是应行之善业。”

    玄通说道:“千岁金言非常有智慧,仙佛们传道授法常以书籍记载,传承宝典与天意相合,其功德之伟大,祖先的灵魂自然会受到天意的吸引,前往极乐世界。”

    济佛称赞道:“杨生的话很符合道义,“天经”即是“地义”,如果人能尽心尽力地做到仁义,那么人的品格就得到充分发扬,与天仙们共享福报了。”

    千岁说道:“这只鹿转了三次生命以了解过去的因果,我将它的过错抹去,命令将军将这只鹿带到回魂亭,让它喝下回魂汤”。

    将军答道:“遵命!请杨善生也随我前去观察情况。”

    玄通说:“好的,谢谢将军。这边果然有一座亭子,上面写着“回魂亭”,里面有一位老者,递给各种生灵一杯杯的汤,所有的生物都变成了人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将军曰:“玄通道人你站在旁边观看,我领一杯“回魂汤”给这鹿饮下。”

    玄通曰:“可以,请随意。喔!好像变魔术一样,山鹿饮后立刻形骸变易,变成为一位约五十余岁老人,头发不长,头上果然有受戒香记,此为还俗后之相貌吧?”

    将军曰:“正是,此人出家还俗,开斋破戒,故受三转,变成兽类,因饮下回魂汤,变化幻身,即刻脱胎换壳,恢复原形。”

    玄通曰:“不知这位鹿人现在要如何处理?”

    将军曰:“此位鹿人至回魂亭,是本府职责,回魂复身后,另交十殿转轮王,按照前因,再投胎为人。据我所知,由本府交往之人,转轮都降生于贫困之家,或五体不全之人,再受苦磨练业报,若知修德者,日后渐转佳境。”

    济佛曰:“因时刻有限,杨生我们向将军辞行,再到府内向千岁辞驾吧!”

    玄通曰:“多谢将军指教,因回阳时刻已到,不便久留,再见!”

    济佛曰:“多谢千岁指教,因时刻不早,我们准备回堂,后日再来拜访。”

    千岁曰:“免礼,我也不便耽误,欢迎再来。”

    济佛曰:“四生回魂府”,天下众生大都不悉,我计划让玄通详细参观,以披露给世人知道,故下次当再来打扰。

    千岁曰:“欢迎!命将军排班向济佛及圣贤堂玄通道人送驾。”

    玄通曰:“担当不起,多谢千岁及诸位仙官,我们告辞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