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斑竹一枝千滴泪
帝舜登基三十九年,巡视南方时,在苍梧的郊野逝世,埋葬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就是零陵。噩耗传来,举国皆悲,在五帝中,舜是最知人民饥苦的君主,深受人民的爱戴。无数的人民,为了能和他们爱戴的君主道个别,不辞辛苦,昼夜兼程,奔向帝舜埋葬地九嶷山。在这支朝拜帝舜的队伍中,帝舜的两个帝妃也在其中。她们也跟着队伍跋山涉水来悼念帝舜。一路悲伤,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帝舜妃本是帝尧的女儿,名叫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同时嫁给舜做妻子。那时的舜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流浪汉,因以孝闻名天下,受到国人的器重。帝尧年事已高,儿子又不贤德,担不起国家重任。选一个好的接班人,成为帝尧重中之重的大事。帝尧要求从民间海选,四方诸侯便推荐了舜。帝尧也听说了舜的孝道,但还是不放心,决定把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舜,做进一步的考察。尧帝以为,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家都管理不好,就不可能管理好一个国家。
舜居住在妫汭河岸边,为了生活平时是什么活都干的。舜在历山种过地,在雷泽捕鱼,在黄河岸边制过陶器。尧帝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舜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还不是一般的馅饼,是肉馅的大馅饼。所以舜回家时,做事情就更加谨慎小心。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也不敢因为出身高贵,就傲慢的对待舜的家人。娥皇,女英很讲究为妇之道,这使舜很满意,满意的都有了感激之情。
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帝尧是下了血本的。为了考验舜的管理能力,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令人匪夷所思。舜心里明白,一副千斤重担已经压在自己的肩上。他也一定要竭尽全力,不能让两个漂亮的夫人失望,不能让举荐他的四方诸侯失望,更不能让天下人失望。既然帝尧敢把女儿嫁给自己,自己就要勇敢的给她们一个家。舜在距妫汭河不远处,找到一块高地,就地取材,结草为庐,在同伴的帮助下,很快就建成一座大房子。从这一刻起,舜算是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因舜的人缘好,人民也都相信他,见他在妫汭河岸选址建房,人民都愿意与他为邻,不到一年的时间,舜的居住地,就成为一个自然村落。舜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这个行业的标杆。舜种地,特别有地界意识,只种自己的地,地界不清的地不种,当地少有纠纷,人民和谐共生。舜捕鱼,从来不与同行争抢有利的捕鱼位置,人民都按顺序找自己合适的捕鱼位置。舜制陶,那里的陶器就没有残次品了。舜做生意,也能做到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舜在外打拼,做各种事业,两位夫人也没闲着,帮助舜料理家务,做各种女工,把家事料理的景景有条,人人羡慕,都说舜娶了两个好妻子。经过几年的经营,舜的家夫唱妇随,丰衣足食,过着富足的生活。他居住的妫汭小镇人口巨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都市。舜做的如此成功,帝尧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把妫汭邑封给舜做封地。并赐给舜一套高级衣裳,一把五弦琴。为舜建造仓库,并赐给牛羊,舜通过了帝尧的考察。娥皇,女英回忆过去的点滴尤在眼前,而她们的好夫君舜却离她们而去,再也不可能回到她们的身边。
娥皇,女英随到朝拜的队伍一路南下,到了九嶷山帝舜的陵墓,在湘江悼念舜帝。娥皇,女英因过度悲伤,泪水已流尽,继而流出的便是血泪,斑斑点点的血泪洒落在竹子上,竹子从此有了生命的色彩。两位帝妃足足哭了三天三夜,悲怆伤感不能自拔,双双跳入湘江,为帝舜殉葬。从此二位帝妃又被称为湘妃,而竹杆上带有斑斑点点的竹子,被称为湘妃竹。又叫斑竹。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毛主席的同学朋友周世钊等人,送给毛主席几枝九嶷山特有的湘妃竹,并寄给他们自己的诗作给主席,以寄想念之情。毛主席也为他的友人回了诗作: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主席写的:斑竹一枝千滴泪。用的就是舜帝与帝妃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