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之风生水起 > 第47章 去长安招揽人才

第47章 去长安招揽人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要是有了火车的话?

    柳铭摇摇头,他觉得自己想得有些远了。

    现在主要任务还是赚上足够的名望值,这样才能从系统里面拿到更多的东西。

    火车这东西,不用想都知道,即使可以从系统兑换,肯定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一则由“泾州省委”下发的公文,很短时间内,在泾州百姓中传开。

    意思很简单,就是运煤炭到京师长安,然后从那里运粮食回来。

    只要是年轻力壮的,全部都不许参加。

    妇女和老幼,由蔡嘉德带领,在安定城外修建粮仓。

    等粮食运回来,登记好人口,开始分粮食!

    百姓们听见有粮食分,更加的干劲十足。

    一时之间,整个泾州上下,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随后,“泾州省委”又一份公文发了出来。

    这次是关于因为躲避战乱,离开泾州的百姓,他们全部可以回来。

    经过等级后,加入泾州的建设之后,一样可以分粮。

    陇州刺史李道彦在收到李二信件之后,才知道柳铭当初为何要买那块地了。

    这段时间,他还奇怪柳铭买了地之后,为何让人把那些“黑石头”挖了运走。

    感情那些都是宝贝啊!

    气不过的李道彦带着亭川县县令何江,来到了安定县。

    这样的好事,他得让柳铭分一些给他。

    那些煤炭原本可都是他陇州的。

    “柳书记,你也太不厚道了。

    明明就是为了挖掘煤炭,却是骗我,还说什么为了你泾州百姓。”

    李道彦一见到柳铭,就没好气的说道。

    “李刺史,你这是什么话啊?”

    “我做的这些,难道不是为了泾州的百姓吗?”

    柳铭知道这事瞒不住,现在李道彦找来,他也不慌。

    反正那处煤矿的地契在他手里。

    “柳书记,我们也不说那些有的没的。

    我就一个要求,你煤矿的收益,必须分一半给我陇州。”

    李道彦说完,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准备好好和柳铭讨价还价。

    柳铭笑了笑,说道,

    “李刺史,你觉得可能吗?”

    “那块地是我的,你现在要我分一半利益给你陇州,那你还不如直接抢啊!”

    “那我不管,必须分一部分给我陇州。”

    李道彦可不打算和柳铭讲道理。

    他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分一杯羹。

    柳铭这个时候,幽幽地说道,

    “李刺史,其实吧,你陇州有煤矿的地方,可不止一处,还有别的地方煤矿可比亭川这里多。”

    “什么?”

    李道彦一下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激动地摇晃着柳铭的身体。

    “柳书记,别的煤矿在哪里?”

    “李刺史,别的煤矿,我自然是知道。

    不过,我告诉你了,你能给我什么好处呢?”

    柳铭这话明显就是要好处了,李道彦自然是听出来了。

    心里盘算一阵之后,李道彦咬牙道,

    “柳书记,你告诉我煤矿位置,后续我们共同挖采。

    利润我八你二,如何?”

    柳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眯着眼睛,一脸享受之色。

    讲到柳铭不回答,李道彦无奈地道,

    “我七你三,这是我最后的底线了!”

    柳铭慢悠悠地放下茶杯,缓缓开口道,

    “可以!”

    “那就这么说定了。”

    “我们还是白纸黑字,签一个协议吧。”

    柳铭可不干那种口头约定的事,万一后面人家反悔了,他得有一个凭证才行。

    协议签订后,柳铭向李道彦要来陇州的地图,指出煤矿的位置。

    等到李道彦走后,柳铭才叫来蔡嘉德。

    “书记,你有何吩咐?”

    蔡嘉德现在对柳铭,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初那三个难题,柳铭都已经解决。

    现在大量的外逃的百姓,也纷纷回归,加入到泾州的大建设之中。

    “你去召集一批铁匠来,我有用。”

    “我马上去。”

    蔡嘉德没有废话,立刻转身去办柳铭交代的事。

    等到蔡嘉德走后,柳铭回到书房,开始规划新安定县城。

    现在粮食有了,过冬也有煤炭了。

    接下来是该持续的加大投入建设了。

    这就得天量的银子投入,因为柳铭的第一步,就是在现在的安定县城旁边,重新建一座城!

    而除了银子,需要用到的东西太多了,首先就是水泥,钢筋。

    “水泥难度不大,就是钢筋的生产有些麻烦。”

    看着新县城的规划,柳铭喃喃自语。

    许当,世代都是铁匠。

    此刻,看着面前的蔡嘉德,有些不知所措。

    柳铭来后,蔡嘉德现在的职位,用柳铭的话来说,是副省长。

    泾州的很多事情,都是柳铭做出规划,他在具体实施。

    目前属于泾州的二号人物。

    “许当,你能找到多少和你一样的铁匠?”

    蔡嘉德问道。

    “回大人,我认识的铁匠应该有三五十人。”

    “你现在把他们都叫来,跟我去见柳书记。”

    “去见柳书记?”

    许当听到可以见到柳铭,顿时一张黝黑的脸庞兴奋了起来。

    现在柳铭在他们这些百姓之中,声望之高,就是李二也比不上。

    柳铭再次被蔡嘉德找到,带他来见到那三十多个工匠的时候,实在是无力吐槽。

    就这么点人,根本就不够。

    “你不会发公文啊?

    我最少要五百人,另外再招两千劳力好的年轻人。”

    “书记,现在找不到这么多人,泾州有劳力的不是在挖煤,就是在运煤。”

    柳铭一听,想了想道,

    “这样吧,你先发公文出去,让泾州的铁匠全部过来,我另外有活给他们。”

    柳铭也发现自己过于心急了,现在泾州才刚刚因为煤炭,稳定了一点。

    要想大干快上,条件还是不成熟。

    还是得一步一步来。

    打发走了蔡嘉德,柳铭决定再去一趟长安。

    他得去长安招揽一批人才过来。

    不然,手下没人用,特别是特殊人才。

    钢铁的冶炼,尽管他从系统兑换了工艺说明出来。

    但是只是靠铁匠,估计是不行,让他们打制一些简单工具这些,问题不大。

    要是慢慢教他们钢铁的冶炼,柳铭觉得即使教会,也要花上不少时间。

    他可没有那么多时间耗在一个项目上。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批有潜力的人才,培养他们做技术总监。

    人才哪里最多?

    那自然是京师长安!

    另外,柳铭也需要把整个泾州的管理组织构架搭建起来。

    现在就那么点人,根本就不行。

    管理人才,还是得去长安找。

    至于向朝廷要人,柳铭没有考虑。

    他这里现在是自治区,这些他可以做主,反正只要保证每年上缴的税收就行。

    长安,皇宫。

    御书房里,李二正在听着袁天罡汇报。

    “陛下,目前泾州躲避战乱的百姓,已经基本全部回归。”

    “泾州现在因为煤炭,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迹象。”

    袁天罡把最近泾州的变化,事无巨细全部向李二汇报。

    “柳铭这小子果然没让朕失望。”

    李二很是高兴,柳铭现在所做的一切,他很是满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