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报仇雪恨
此时沧国皇宫内,此刻厮杀声满天,原来是沧国三皇子墨景风带兵逼宫造反。
墨景煜早有防备,自不会让他得逞,当晚他便带人堵截了墨景风,两人心知肚明,谁活着进宫谁就是未来的王,很显然,他们的父王似乎也在里面等着结果。
两人二话不说便带人厮杀在一起,墨景煜的势力终究是要比墨景风的强些,在将一个个士兵斩于剑下后,墨景煜的剑还是架在了墨景风的脖子上。
“三弟,你输了。”墨景煜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长剑一抽,眼前人便倒在了脚下。
就在他长松一口气时,一把长剑从后背袭来直穿他心脏。
墨景煜眼中满是不甘和难以置信,怒目圆睁地转头看向拿剑的人。
“谢!辞!安!”墨景煜咬牙切齿,一字一顿,胸口鲜血直流,眼中的难以置信转化为恨意,想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剑刺过去。
那人偏身一躲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说道,“我名为谢辞,从谢家满门被灭时,我便无法再安,改名辞安便是要让我时时刻刻记住谢家的血海深仇。”
墨景煜才恍然记起曾经他的母族也参与了当年谢家灭门,没想到自己竟将仇人放在身边五年。
墨景煜的人还来不及反应便被突然出现的一队人马射杀殆尽,在看见墨景修时,墨景煜才明白,大势已去,他也输了,他们都输了。
即使再不甘,墨景煜还是死了,只是死不瞑目。
与外面的腥风血雨不同,沧国皇帝在大殿十分平静地批改奏折,周围安静得有些可怕。
就在这时,外面凌乱的脚步声打破了这样的平静。
大殿的门也在夜色中被一阵强风吹开,墨崇放下了笔,往门外看去,似想看清来者何人。
他以为也许是他的大儿子墨景煜,或者是他的三儿子墨景风,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来得竟是几年未见的二儿子,与其说是儿子,不如说是仇家。
两队士兵鱼贯而入,最后一个挺拔修长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踏着步子一步步向他走来,他身后还跟着另一位男子。
墨景修在他不远处站定,脸上覆着冰冷的寒霜,语气森寒,仿佛地狱索命的修罗。
“墨崇,今日该血债血偿了。”墨景修表情麻木地看着这个他名义上的父亲。
“呵,你倒是有本事,怎么没有死在大月呢?谢家的人和你母妃都死了,你怎么还活着?”墨崇眼神恶毒地看着眼前的人,毫无悔改之意。
“可惜你再有本事,今日也留你不得。”
墨崇说着转身向外外大喊道,“来人!”
声音传出了门外,却半天不见人影进来,周围突然寂静得有些可怕,墨崇反应过来死死地看向墨景修。
“是你!”
墨景修冷笑道,“你布下的埋伏已经被我解决了,谁都救不了你。”
墨崇看着眼前冷静沉着的儿子,突然得意地笑了起来,“所以你现在还不动手,是为什么?莫不是还有事情求我?”
墨景修双眼微眯,开口道,“你下罪己诏承认当年是你怕谢家功高震主才给谢家扣了叛国谋逆的罪名,谢家军无愧国家,无愧百姓,无愧君王。”
“还有,写传位诏书,传位于我,我可以考虑饶你一命。”墨景修语气不容置喙。
“你休想,谢家永远都别想翻身,我就是要让你们这些乱臣贼子一辈子名不正言不顺,受万人唾骂,哈哈哈。”
“还有你这个孽种,当初就该掐死你,谢家人没一个好东西,总想觊觎孤的王位,他们都该死。”墨崇像疯了般口不择言。
他每说一句墨景修的脸色便冷一分,谢辞在一旁看着也气得发抖,恨不得上去活剐了这昏君。
但他明白墨景修的打算,若有这昏君的诏书在手,后面才会事半功倍。
墨景修看着这个有些疯癫的男人,握了握手中的剑,嘴角勾起一抹极具讽刺的笑,随即一剑划到那人身上。
“啊!”墨崇惨叫一声,那一剑划破了他身前的锦袍,穿透了皮肉,血不住地往外流,但不致命。
就在他疑惑墨景修为什么不一剑致命时,他的后背又挨了一剑,又是一声惨叫。
墨崇终于忍不住咬牙道,“你就这点力道,连人都杀不了,废物。”
墨景修看了一眼滴血的剑,眼中露出嗜血的光芒,突然邪笑道,“我改变主意了,或许让你体会被凌迟处死的滋味也不错。”
说着墨景修又上前一步,墨崇以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他,没想到这个儿子的手段残暴程度竟丝毫不亚于他。
墨崇退一步,墨景修便退一步,墨崇退无可退,墨景修抬手间又在他身上划了几刀,一时间大殿内惨叫声不绝于耳。
回眼再看时,墨崇已经不成人样了,就在墨景修眼也不眨准备再次落剑时,墨崇终于求饶了。
不过他不是求墨景修放了他,而是心如死灰地说道,“我写诏书,你杀了我。”
墨景修闻言面色一松,放下了剑,“好。”
墨崇最后还是在墨景修和谢辞的注视下写下了罪己诏和传位诏书,上面的血迹隐约可见。
墨景修拿到诏书后当即便送墨崇上了西天,谢辞看着将一切看在眼里,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眼泪也终于夺眶而出。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这个蛰伏多年忍辱负重的男子哭得有些泣不成声,十年了,谢家终于可以沉冤昭雪,但谢家三百多口人,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墨景修无声挥退了其他人,想说什么宽慰的话却终究还是开不了口,谢家是他的外家,他母亲也死在当年那场阴谋中,他的眼泪早在那血腥的夜晚流干了。
墨景修最后拿着两份诏书成功继位,还为谢家翻了案。
有传言说墨景修弑兄杀父,惨无人道,还做过大月的驸马,不配为王。
墨景修听在耳中,却并不理会,反而一心放在国事上,之前墨崇推行暴政,对百姓收取各种苛捐杂税,致使各种暴乱不断。
沧国内里也算是千疮百孔,墨景修也在不断想法恢复这些孔。
大月和沧国都处于朝政不稳的时局中,互相制衡,一时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和平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