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开业大吉
开了年,宋黎把自己的铺子开起来了,是的,她再也不用每天拉着板车来回跑了。她年前就有这个计划,只是过年的时候被各种事打乱了,没有实施起来,但是吴一成出院之后她就开始到处找合适的铺面。
也不是那么顺利的,出租的铺面是真的很少,要么偏僻在巷子深处,要么租金昂贵到吓人,而且也很少有人愿意出租自家房子的,除了实在缺钱或者不缺房的人。
奔波了几天,终于,宋黎找到一个合适的铺子,谈妥了十年租期,她就找人把铺面清理了一下,然后粉刷、做装饰,一切按照百货商场的标准来,但是细节方面又有很多不一样,比起那种中规中矩的模式,她的铺子多了一丝人情味和俏皮的感觉。
铺子弄好了,宋家全家出动来打扫卫生,收拾好了之后,宋黎去了一趟广州,把开业的货全都备齐,满满的安全感。
外面的摊也还要继续摆,因为害怕很多老顾客不知道她开铺子了,所以她在摊子前面摆了一块木板,上面写着新铺面的地址和开业时间,还有一些神秘大礼等着大家,很多人对她的新铺面都很感兴趣。毕竟之前看着她摆起来的摊,然后也看着她生意红火,现在都有自己的店了,看来做这个的确是能挣到钱。
有的人蠢蠢欲动,借着来买衣服的名义打探情况,可是现在守摊的是韩小秋,她从来没参与过进货流程,所以也无法告知别人。
在问了几次发现韩小秋的确是不知道而不是不说之后,有的人开始挑拨离间:“你是在帮你小姑子做事吧,工钱多少啊,她可别亏待你了!”
得知两人是合伙生意之后,那些人又不安分了:“合伙生意?这么核心的事都不告诉你,是不是没把你当一家人啊!也确实,你是外姓人,人家肯定防着你的,别到时候虚报进价,少分你钱哦!”
宋母听到这些话就会说回去:“你自己家的人心眼子多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呢?我家小黎的人品好得很,你挑拨那些事都不可能发生的,你们省省吧,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
然后又对韩小秋说:“小秋你可别把那些人的话放在心上,小黎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心里应该也清楚,她不是那种亏待自家人的人,妈向你保证,如果哪一天她变了做了混账事,我第一个不饶她!”
“妈,你放心,我知道的。”韩小秋安抚宋母:“我现在怀了老二本来也不方便,再说了,我也没做多少事,但是小黎却按照五五分给我的,这些事我都放在心上的,不会因为人家的几句话就胡思乱想。”
宋母欣慰的点点头,她这辈子真的福气好,子女都不用操心,娶个媳妇也是好的。
宋黎的店铺开业那天,好多老主顾都来凑热闹,梁慧也来了。
“慧姐,你要什么我给你送到家里去就行了,何必麻烦你跑一趟呢。”宋黎笑着说。
“你开店我是肯定要来捧场的,万一你私藏了好货呢。”梁慧开着玩笑说,她还带了花来,之前到其他地方工作的时候听说送花表示送祝福,宋黎也很是感动了。
梁慧很喜欢宋黎,她觉得宋黎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举止有度,不会刻意奉承,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感觉很中听。而且虽然她家里条件算不上多好,但是在面对她们的时候不卑不亢的,她和她身边的朋友都还蛮喜欢宋黎的。
这次听说宋黎开业,她也特地带了朋友来捧场,并且在来之前打好了招呼,每个人都必须买点东西走,不能空手回家。
梁慧的朋友自然也都不简单,来之前还有些不屑,一个不出名的小商铺能有多好的货,大不了看在梁慧的面子上浅浅的消费一点,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妈呀,这些款式都不错,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直接都没有管梁慧,都抢着去试衣服了。
梁慧抚了抚额头,这群流氓土匪,出去可千万别说认识她。
宋黎这次是利用了所有资源,就连宋畅都被她拉来当模特了,这宋家的基因还真别说,个个都身高腿长的,长得也好,衣服一穿,姿势一摆,非常吸引人的视线。
另外一个帮忙的就是韩小秋的弟弟韩小冬了,他之前处了个对象,嫌他挣得少就跟厂里的一个丧偶主任勾搭上了,那之后他也不着急找对象了,每天就埋头苦干,除了在厂里的工作,下了班还要去寻摸点事情做,很是上进的一个小伙子。
而且他听说韩小秋跟她们合伙做生意的事情之后,也不顾自己老娘的反对,毅然卖了工作来跟着宋黎一起做了。宋黎也想着不可能一直卖女士衣服,以后还要卖男士衣服的,有个男同志也更加方便。
韩小冬话不多,但是眼里有活,那些重的麻烦的宋黎还没说他就主动去做了,宋黎觉得他之前那个对象真是没有眼光,韩小冬这种好男人都错过了,只顾着眼前利益。
开业后连续忙了三四天,后面人就少些了,宋黎发现人们并没有她想象中的节俭和没钱,又或许是南城有经济实力的人还是多,她原本预计的货量竟然不够卖,于是她又跑了一趟广州,她现在手里有钱,底气可足了,款式都多要了一些。
而且这次宋黎还办成了一件大事,她花了三天时间逛了一下市场,不逛不知道一逛吓一跳,她的眼界真的是太小了,只局限于服装上面。这边的东西多到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吃的喝的玩的消遣的不计其数,而且那些东西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服装,什么古董玉器、名家收藏,随便一样的价格都让她乍舌,她在想,以后要是有了钱,也来玩玩这些,那感觉肯定又不一样。
这次她还学到了一个新词:进口。就是从国外买回来的东西就叫进口货,宋黎去看了一下一些服装店和卖包的店,以一个纺织人的眼光来看,那些东西的做工真的不算好,花纹也算不上精致和新颖,有点像古代服饰上的一些花纹,只是用料不是普通的布料,听说是什么羊皮、鱼皮的,还是手工缝制。
虽说宋黎觉得这些东西不怎么样,但是听说在广州和港城,这些服饰包包都是贵妇们追捧的东西,有的就算不喜欢这种,但是为了跻身贵妇圈,也要装作觉得这些很好看的样子,也会花大价钱买一些平时使用。慢慢的形成了一种风气,身上没几件进口货的人都不配跟贵妇们一起喝茶。
宋黎对外国文化不是很了解,但是她从小就听宋父讲历史,觉得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历史底蕴有中国深。在中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审美和文化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其他国家也能做出中国式的精致,那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他们就不会争着抢着搬走一些文物了。
中国的布料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手工制作也是不在话下,三千多年的历史光是针法都有几十种,宋母的手工都做得非常好,以前在她们那条街上都是出了名的。小的时候大家都没啥好衣服穿,但是宋家几个孩子身上的衣服总是与众不同,宋母会在衣服上绣一些好看的图案,同龄人都羡慕得很。
还是后面宋母的眼睛不太行了,才慢慢的改用缝纫机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机器再方便,也做不出人工的精致感。刚刚看到的那些衣服包包,虽说宣传的是手工缝制,但是那手工,宋黎真的是看不上。但是看着那么多人都追捧那些东西,宋黎还是觉得有些说不出的堵得慌,自己家明明有更好的不追,非要去捧那些劣质货的臭脚,这样真的好吗?
宋黎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有一天她足够强大了,一定要让中国人自己的制造品走出国门,让别的国家的人也以拥有她的产品为荣!
理想是伟大的,现实是残忍的。宋黎掂了一下自己的荷包,拿了一大批货之后,又差不多空了。
广州这边的早茶文化还不错,宋黎想要更多的了解一些信息,就要到人群中去,吃早茶就是最好的方式,价格不贵,人又多。
宋黎一边吃着早茶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人,年龄大的人偏多,一个个的收拾得还蛮精神,不同的穿着不同的发型,还挺有个性。
突然,宋黎有了一个想法,韩小冬现在每天帮着搬上搬下的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韩小冬不是个话多的人,以后做男装招呼客人这些说不定还没宋瑞在行。但是他为人细心,可以学习一下做头发。
宋黎记得之前摆摊卖衣服的时候梁慧就提过这个话题,她说买回去的衣服总觉得穿不出最好的感觉,宋黎教了她几个发型样式一下就好多了。看这边这些阿姨的发型各式各样的,打听了一下发现原来这边还有专门的弄头发的地方,而且能做适合好多个年龄段的发型,如果韩小冬能把这个学到,回南城应该也会成为一门新颖的技术。
宋黎知道,她的生意能够做起来靠的就是一个新字,人无我有这是首要的。每个人都喜欢新鲜的东西,但是当这种事物越来越多的时候也就平常了。
所以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走在前面,南城现在还没有专门弄头发的地方,如果韩小冬能来把这门手艺学到,那完全是可以的。
宋黎越想越激动,把做头发的地方打听清楚了之后就上门去了,先是观察了下,觉得还真的挺不错,换个发型感觉人都精神了。通过师傅的设计和推荐,她做了一个还不错的发型,问了师傅收不收徒弟,师傅回答要收,但是要交学费。
这个宋黎理解,在南城,学木工这些也是要交学费的,逢年过节还要给师父送礼。当然,中国从古至今的师徒文化都是这样,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宋黎仔细问好了之后,把地址细细的记住,回去就带韩小冬过来,相信他也是愿意的。
果然,宋黎回南城把这事一说,韩小冬很是激动,他一直都想学手艺,但是南城这边的手艺人都是家传,外人是很难能够拜师的,除非家里只有女儿招上门女婿那种,就连剃光头的剃头匠都是这样。
倒是韩母有些不乐意,觉得韩小冬一个大男人去学习做头发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啊,而且那些女客人会愿意把头发给一个男的弄吗?而且一个大男人去做一些伺候女人的活感觉也不太好啊,别到时候时间花了回来无用武之地啊,要不还是跟着宋黎学做服装吧,嘴笨就多练练,以后总会好的。
但是韩小冬坚持要学,韩母拿他也没办法,宋黎也说学费她包了,以后回来她负责给韩小冬介绍客人,如果实在不行,也会继续带着他做服装,这才让韩母同意了。
宋黎抓紧时间带韩小冬到广州拜师,又带着他熟悉了一下那边的环境才又回了南城。一整段时间宋黎忙得是脚不沾地的,感觉很久都没有好好坐下来吃顿饭了。
得知宋黎最近不会往外跑之后,吴一成特地买了一大堆菜要好好的给她补补,因为宋黎最近肉眼可见的瘦了,比起去年受伤的那段时间还瘦,看得他心疼不已。
吴一成最近时间倒是很多,厂里基本不怎么忙,特别是他又是管维修的,时间上更宽裕了。一闲下来就容易东想西想。有时候觉得宋黎没必要那么拼,挣那么多钱干嘛,一天还是三顿饭,而且她一个女人成天在外面跑也不是个事儿啊。
吴一成想劝劝宋黎,但是看着宋黎每天都在写她的工作计划还是开不了口,只能在宋黎在家的时间让她尽量的吃好点,休息好一点。听说最近街上又出现了几家服装店,款式这些跟宋黎卖的差不多,价格还要便宜一点,估计宋黎压力还是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