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三国幻想 > 第二十八章:校场夜思悟枪意 梅桩游步理剑心

第二十八章:校场夜思悟枪意 梅桩游步理剑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得不说,外行总能想到比内行更被广泛接受的好名字。

    只是,东西是个好东西,可惜没法标准化,也难做到量产。另外我还有一个顾虑:望远镜算是这个时代的黑科技,如果让曹魏得知制作工艺,他们的土地人口优势将无限放大,这也是我不敢直接搞跨时代技术的原因之一。

    另外,这期间在房里憋了一个多月,我感觉我急需回顾一下自己的武艺。唉,如果久不锻炼的人,一个月不动或许感觉不到什么,但我这副身体显然来自一个习武之人,长时间不动后,按玄德公的话,叫髀肉里生,俗话叫长肥肉了。正好,我也趁此机会把自带的武艺和赵云点拨的部分融会贯通一下。毕竟在冷兵器时代,提升打架能力绝对不亏,至少在搞一些袭击作战时可以自保。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星儿和屏儿去玩望远镜去了,这种新奇小玩意很容易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如果还有奇妙的功能,那将绝杀。

    我漫步在空荡荡的校场,习惯性的进行思考:虽然说我没有学过武术,甚至连名都叫不上几个,但还是听过几个不知道对不对的理论。

    其中我觉得存在理论依据的是无招胜有招:这是武学中的极高境界,脱出框架,去除外形,探究本质的境界。本质?那不就是物理?这个我熟!所谓不拘泥于招式,防御端就是看到一个攻势,选择最优的手段去化解;进攻端就是攻击对手前一个动作打出后最难防御位置。能做到这两点,也确实称得上是无招胜有招。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像关羽那种,一柄八十二斤青龙刀望对手脑壳上一家伙,你都不用什么招式,能抗住的就已是凤毛麟角。

    显然第二种不适合我。

    落日将尽,晚风萧萧,虽然在长江流域,初春的晚风还是带点寒意。我一个人漫不经心的挥着手中的训练枪,游走在粗壮的梅桩间,隔三差五往木杆上刺上一枪。

    我想到了赵云的话:枪之变化,不在其繁,而在其灵,攻守一形,进退一体,尽全身可用之力,借四周万物之形。

    于是,我闭上眼睛,靠听觉与感知,尝试融入四周万物。

    然后就“咚”的一下给我撞了个满天星。

    看来首先要搞定的是对距离的感知,我挥动长枪,熟悉周围地形,一遍遍从不同方向出入梅桩。

    尽全身可用之力,借四周万物之形。想做到无招胜有招,除了能分析出对手的招式,也需要分析出自己用什么动作应对,也就是统筹优化。我需要全身协调,攻防一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把梅桩想象成从不同位置,角度,包围我的对手,尝试去应用方才推导的理论:如何避过其他梅桩的干扰,精准的刺入目标内;在快速行进中利用手中枪杆避开无规则排布的木桩;借助身边桩加强手中枪的攻击力度。

    这一夜,我回去的很迟。

    人只要肯想,肯动,总能有收获。

    我睡意很淡,第二日清晨早早跑到校场巩固昨夜训练的感觉。直到离我最近的星彩银屏被噼里啪啦的敲打声吵醒,睡眼惺忪的到校场查看,然后她俩发表了一段感想: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好吧,以前她们拽我来训练我都不来,现在居然大清早的自己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确实挺反常的。

    哼,才不告诉你俩我昨晚还玩了一晚上呢,只不过还不娴熟,所以敲打声没这么频繁罢了。

    “大哥!今日如何有闲情雅致,却来练枪?”关银屏问道。

    我脚踏腰引,借助惯性,回身一枪,哐的一声,将其刺入一根柱子,枪头几乎陷进去一半。长呼一口气,拿掉眼睛上的黑布,颇有些得意的看着她俩,问道:“方才这一刺,如何?”

    “咦~”

    或许是我低估了起床气的影响,或许是我这一下耍的还不够帅。反正不管什么原因,她俩用实际行动对我表示了不屑。毕竟心血来潮,算个der。

    der就der……

    接下来近一个月内,校场多了一个常客,梅桩上多了一堆窟窿。我已经可以蒙眼在不同的梅桩阵内闲庭信步,原有的武学和科学的理论融合的枪意已是十分娴熟。

    那么,这个理论,能不能应用到剑术呢?

    我觉得剑术更能将这个特质发挥的淋漓尽致。相比于枪挑刺为主的打法,剑砍,刺,劈,推更为灵活多变。虽然注定寸长寸强,但剑的上限可能更高,也更适合我诡谲多变的打法。

    只是我打木桩已经难有提升,要求多变,那只能寻找活物。我想到了那位顾应剑术的大宗师,但随即否定了,主要原因是他已是六旬老人,经不起高强度打斗,次要原因是我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跑去把老主公当练习架子?

    这就又回到了“尽全身可用之力,借四周万物之形”,每一个宗师要么是从现有的体系中推演出新的体系,要么是根据一定理论创造一个体系。理论我有了,然而这个体系就是随机应变没有体系。防守端好办,只需要不变应万变,就是往垂直于作用力的方向击打,引偏即可,剑的灵巧使这种防御频次更高,应对起来更为容易。

    但是进攻呢?寸长寸强,就是长兵使用者面对短兵拥有极高的容错率:你需要先抹平攻击范围的差距。

    步伐。利用迷踪步迷惑对手,结合虚虚实实的攻势,使对手失误,积累有利条件,转化为致胜条件。

    我爬上木桩,走不同的路径,练习腿力和平衡。

    又过了月余,我已能以不同路径在所有梅桩阵上如履平地,同时手上也能用出纷繁的剑术。

    至此,方是做到了融会贯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