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和唐玄奘做朋友(施粥)
旱灾持续了一夏,而后又有蝗虫灾。
太宗靠着自己的当机立断已经扭转了80%的口碑。
虽然依旧有百姓私下里诟病太宗得位不正,但是也清楚的看到了太宗确实是实打实办实事的君王。
“今天的客人格外少。”柳哥上完最后一桌菜擦了擦手站在林晴身边看着门外。
“要下雨了。”林晴坐在门外椅子上和文娘互相涂指甲。
“老板怎么知道要下雨了?”文娘好奇地问。
“陛下亲自求雨了,一定会下的。”林晴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在暗暗夸自己。
多亏自己买了长安城县志,知道接下来雨会下,并且会下很久。
“把新鲜的菜都放到冷窖里,延长保质期。注意检查房屋的防水,雨季要来了!”
听到林晴的话,众人都纷纷看向晴朗的天。
没有一丝儿云彩,怎么会有雨?
没想到夜里,窗外果真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林晴难得没回现代,伴着长安城的雨声一同入眠。
雨一下下了半个月,除了前两天剩下都是大雨暴雨!
土地饱和,低矮处茅草房被淹没。
不仅长安,水灾延绵三道。
受灾百姓数十万。
不少流民涌入长安,积善之家纷纷施粥布施,林晴也不例外。
林晴一早就发了布告,宣布林家铺子过去这两个月来的所有收入都用来救济灾民。
并且承诺接下来每位顾客进店消费的一成将会直接上缴户部,用作外省赈灾!
一时间俘获了很多老顾客的心。
“瞧!那个和尚又来了!”文娘正在打粥,轻轻撞了一下林晴示意她看,这个和尚好生奇怪。
林晴抬头顺着文娘指着的方向看去,就见一个衣着都是补丁但面容清秀的和尚手里拿着一只木碗安安静静排队。
与其余民众满面愁容或者急不可耐不同,和尚像是没有知觉,只是专心盯着眼前的碗跟着大部队缓缓前进。
遇到有人插队也没有任何愠色,只是默默后退一步。
终于到了和尚,林晴给他的碗里盛了一大勺粥,刚再盛第二勺粥的时候。就被大和尚拦了下来,合上摆摆手。
“我只要一勺就可以,其余的粥留给其他受灾群众吧! ”
林清好奇的问,“薄粥一勺,万一您饿了怎么办?错过了施粥点。要很久才能吃饭。”
“一勺粥的能量已经足以让我支撑一整天!再吃多了也是浪费,不如留给有更需要的人!”
林晴看这位师傅面善而且很是心善,于是开口问道,“师傅,你是哪座庙里的?”
“我原本游离四处,近期在城外寒山寺停驻。这次庙里也受了暴雨袭击,寺庙坍塌了半边。等吃完饭我就会回去修葺寺庙。”
说完向林晴文娘和其他施粥的小厮回向,然后离开。
林晴突然好奇起来,难道这大和尚真的是波澜不惊吗?
他的心里真的是无欲无求的吗?
于是特意追着大和尚走出去了很远!
王武不放心,一直在五米外守着。
“师傅我觉得您说话像是得道高僧!敢问师傅名讳吗?”
“小僧玄奘,不是什么得道高僧。施主可不要认错了哦!”
“林晴!”林晴一边解释心里一边震惊!
卧槽!玄奘!
大唐叫玄奘的和尚应该只有那么一个吧!
林晴惊讶的嘴都合不上了。
和尚停下,抬起头直视林晴。
端详了很久林晴的脸然后轻声说道,“施主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吧。”
林晴觉得不可置信,没想到玄奘法师这么牛,这都能看出来。
“那请问师傅能不能看出来我是从多远的地方来到这里的?”
唐玄奘又看了林晴许久,黑黑的瞳孔好像可以直接穿透林晴的记忆。
“太远了!从我的角度看,有很多我都从未见过的东西,恍若隔世!”
林晴笃定,玄奘法师一定有什么透视眼,可以穿过人的思想看到一个人的记忆。
二人你一言我一句,一起向城外寒山寺走去。
王武看林晴根本没想起自己,还是默默远远跟着。
林晴一路屁颠儿屁颠儿的跟着玄奘,玄奘也没有再去劝林晴回程。
寒山寺
说是寺庙,其实就是一个废弃的茅草小庙宇。
小屋塌了一半的房顶已经被修的七七八八了。
角落里的干稻草上还有一窝刚出生不久的小狗。
玄奘倒了半碗粥给小狗们,余下的供在了案子上。
林晴遍寻整个房内都没有工具,可见小屋是玄奘法师自己亲手一下一下修缮完成的!
林晴刚想夸奖下,玄奘开口了。
“不知施主怎么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
啊?这么突然的考题吗?
林晴不知道玄奘法师为什么会突然问她这句话的意思,但还是老老实实把自己中学时学的老师讲解的含义说给了玄奘听。
“就说老天爷将天底下的所有生物都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优待,不虐待。”
玄奘法师听完之后若有所思。
“我一向信奉因果论,认为有因有果,因果相依。”玄奘叹了口气,“可是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没想到又遭此大难!我已经无法向内求得因果相依之论,只能向外求了,谢谢你的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