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商机
郑德爽嘴角扬起一抹轻笑,说道:“冯东家,你认为这样做行吗?”
冯晓宇说道:“如果大家都同意,我没什么意见,可是我刚刚修了村围墙,实在拿不出多少银子来。”
虽说是个活话,但郑德爽认为是冯晓宇已经同意了。
他望着梁姓和余姓两位青壮年说道:“梁东家和余东家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梁姓青壮年说道:“不瞒郑大人,修建皇陵,我等本该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为陛下千秋万业尽一份心意。可我家是桑林山地,不能按照种粮的土地来算吧。”
郑德爽说道:“梁东家对陛下的忠心可嘉,你的山林是养蚕的,出产的丝帛比粮食可贵重多了,本县本着有地算地,无地算铺子大小的原则来收捐。梁东家,你来说说你愿意按什么算?”
梁姓青壮年说道:“郑大人,你也知道,这几年绸布庄的生意都不好,我们的丝帛严重滞销,蚕农只会养蚕不会做别的,他们又要吃又要喝,我们的花费也不小啊,我可不可以用丝帛来抵捐呢?”。
郑德爽“嘿嘿”一笑说道:“你的丝帛既不能拿来吃,又不能给那些役夫用。陛下要来又能做什么?再说了,如果丝帛能换来金银,内廷府的丝绸堆成了山,他们早就想拿来换了,还用你的做什么?”
这话冯晓宇相信。
他在成国皇宫里有亲身体会,宫里的大小妃子们每个月的月俸大都是用这些东西支付,金银很少。
有限的金银除了购买必要的用品外,大部分都掌握在太后的手上用来赏赐。
剩下的则进了操办这些事情的大臣们的腰包。
但皇宫里的规矩,一应物品只能进不能出,没人敢冒着杀头的危险,替那些妃子们私自售卖。
二十多年前天下大乱,哪一个称王称帝的人不是靠巧取豪夺、武力争斗得来的天下,丝绸布匹、金银玉器堆积成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梁姓青壮年不再继续申辩。
冯晓宇似乎嗅到了商机。
他望着郑德爽说道:“郑大人,我认识一个收购丝绸的富商,如果……”
郑德爽表现出毫无兴趣的样子,立刻摆摆手说道:“冯东家,此事与我无关,我只关心募捐之事,他事一概不论。”
冯晓宇既想琢磨着买些便宜丝绸,又不想让这里的人知道他在做海外贸易,所以才这么说。
没想到马上就被郑德爽给打断了。
郑德爽接着说道:“孙东家,冯东家如此痛快的答应,本官非常满意。其实话说回来,你们哪位东家又会拿自己的银子出来,还不是原样摊派给下面的佃户吗?”
姓孙的老者说道:“话是这么说,佃户们也有承受不起的时候,去年还算风调雨顺,今年天旱明显减产,佃户们承受不起就要离家出走。郑大人,如果凑不起这些银子该怎么办呢?”
“每家都有每家的难处。本官自然也有难处,如果做不好这件事,本官无法向上面交代。孙东家,如果你是本官,你认为该怎么做才好?”
“我就怕一时凑不齐两千五百两银子。”
“内廷府给了三个月的期限,孙东家,三个月期限足够了吧。”
“郑大人,如果实在凑不齐该如何?”
“记得去年七月初西街张屠户的儿媳妇走失了,张屠户跑到县署让本县给他找人,本县派了捕快找了几天,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结果5天后他的儿媳回来了,听说还捡了不少银子。张屠户得了银子不再询问,本县也就暂时把事情压下了。孙东家,你觉得本县该不该告诉张屠户,他的儿媳妇那几天到底去了哪里?”
孙姓老者面色尴尬,干咳几声说道:“这个……郑大人断案如神,令人佩服。两千五百两银子我想办法尽快凑齐就是。”
从郑德爽的口气中,明显是孙姓老者把张屠户的儿媳妇拐走了几天,然后给了些银子打发回家了。
张屠夫的儿子有些弱智,好不容易娶了儿媳妇,没想到儿媳妇却是个不甘寂寞的女人。
张屠户贪财。
儿媳妇既然回来了,又得了银子,也就不再声张。
如果真要追究银子的来路而去报官的话,恐怕这些银子就变成了赃银,进了县署老爷们的腰包。
郑德爽很清楚,如果追根究底,就算治了孙姓老者的罪,对他也没有任何好处,与其这样,不如引而不发。
他要的更多。
他知道任谁都不会把家里白花花的银子拿出来。
但上面分配下来的捐银数额不会改变。
当然郑德爽也不会这么老实,上面摊派下多少,他就原样再摊派出去。
孙姓老者是坪山县境内拥有土地最多的人,只要他认捐,他相信其他人自然不敢抗捐。
况且郑德爽的手上还有很多人的把柄。
而孙姓老者是最大的突破口。
现在到了需要孙姓老者支持的时候。
果然不出所料。
郑德爽稍微提起,孙姓老者立刻就范。
冯晓宇的心里却不是滋味。
如果郑德爽愿意翻看一下户籍册,自然会清楚冯晓宇入户的时间;自然知道冯晓宇从军去了。
所有回来的人都重新入户,冯晓宇却没办手续。
这也就是他的把柄。
郑德爽既然可以当着三人的面揭孙姓老者的短。
除了知道四人互不认识,各人自扫门前雪之外,更大的可能是在座的人都有把柄被捏在了郑德爽的手上。
孙姓老者答应如数捐银,其他两位只好点头同意。
郑德爽露出胜利者的微笑,淡淡的说道:“那就这样吧,几位回去之后尽快凑足,三个月内在本县这里汇总。”
四人起身准备告辞。
郑德爽拦住了冯晓宇,说道:“冯东家请坐,本县还有事找你。”
冯晓宇只好重新坐下。
见另外的三人走远,郑德爽面对冯晓宇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冯东家,你刚才说认识收购丝绸的富商?”
“是的,千真万确。”
“他的生意有多大?”
“听说比较大,每次收购的货值应该有几十万两吧。”
“你还能找到他吗?”
“能,他告诉过我在哪里能找到他。郑大人要找他吗?”
“我刚才说过,内廷府里的丝绸堆积如山,而你的朋友又在收购丝绸,如果我们从中牵线搭桥,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郑大人,那我先去问问他,如果他有兴趣的话,我就让他来找你如何?”
“好,只是不知冯东家需要多长时间?”
“快则两月,慢则三月。一定会给郑大人带回消息。”
“那好,冯东家,如果办成此时,我会向上面请情,免了你的捐银。”
郑德爽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对买卖感兴趣。
因为他的职责不包含这一条,如果让别人抓住了把柄,那他就是不务正业。
但冯晓宇提起的这事,对他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作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平时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接触到内廷府总管。
而内廷府总管是陛下身边的红人。
如果介绍一个大商人去买丝绸,他相信一定会给内廷府总管带来巨额收益。
因为皇宫里的丝绸物品根本就没数。
只要总管大人在陛下耳边提一下“郑德爽”这个名字,稍微说一两句好听的话,让陛下有了印象。
郑德爽相信一定会为他的仕途带来好处。
当初从罗马城回来,冯晓宇只有一条船,四十多万两银子。
卢迪娜和云香回来后,带回来六艘船和近一百万两银子,却发现大量收购丝绸有些困难了。
广云郡只有那么大,就算南越国适合生产丝绸,出货量也没有冯晓宇想象的多。
毕竟一次收购几十万匹,是自南越国建国以来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民间的产能不够,想扩大产能也需要个过程。
无奈之下,才开始收购些瓷器和茶叶。
现在又多了五艘船,要想运粮食回来,走的时候也得装些货物才行,否则真就完全变成了护卫船。
冯晓宇本来想着一次出海五六艘也够了,剩下的船集中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反正他现在有花不完的银子,公开招兵买马不行,但是找水手和船员是没有人管的。
把这些人训练好了,需要的时候照样能上战场。
现在既然有新的货源,冯晓宇当然不会错过。
但是他不希望曹国的人知道船和生意是他的。
树大招风。
一旦有人注意到他,恐怕小石洼村的秘密就保不了多久。
而眼前的这个郑德爽,绝对是个有心计之人。
他现在装穷,而且只有4000亩坡地,郑德爽暂时还不会盯上他。
如果知道他巨富,万一来要挟,他该怎么办呢?
好在郑德爽需要他牵线搭桥。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郑德爽怎么可能会免了他的捐银?!
两人各有所求,自然一拍即合。
冯晓宇答应之后,郑德爽首先站了起来。
自然是送客的意思。
孙姓老者三人离开时,郑德爽连屁股都没挪动一下。
现在冯晓宇告辞,郑德爽满脸含笑将他送出门外。
而孙姓老者和梁姓青壮年却在县署大门口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