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绑定系统,我成了首富 > 第325章 落成(重修)

第325章 落成(重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员工也迅猛增长,从以前的小型公司,跳过中型直接成为了大型企业。

    明月进入总部大门,电梯上去。

    踏进工作区,差点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明总好!”

    “明总”

    以前看到她会玩闹两句的员工,今天都是打个招呼就埋头工作去了。

    “明总,你来了?!”

    王倩正好从办公室出来,就看到了明月。

    在其他员工面前,她当然是喊她明总的,喊月月可有点公私不分了,毕竟在公司是她的上司。

    “来看看”

    明月进入办公室,王倩转身也走了进去。

    “不是让你去把文件给业务部一组吗?怎么又回来了?”

    张恒头也没抬,手指敲击着键盘。

    “忙呢!”

    明月随意在沙发上坐下。

    张恒抬头看向她,

    “哪有你这个甩手掌柜清闲,公司最近项目不少,员工都开始加班了。”

    明月若有所悟,原来如此,怪不得刚进来感觉他们脸色凝重,随时准备出征的样子。

    “那这段时间忙完了给他们放假,每人奖金两千。”

    他们公司本来就是待遇取胜,不能因为公司扩张让他们工作量增加啊!

    “那我就替他们谢谢你了。”

    张恒起来给她倒了杯茶。

    “他们肯定开心”

    王倩一屁股坐到明月对面,在张恒身旁落座。

    私底下她也不用拘着了。

    “老街区那边有人联系过你没有?”

    闲聊过来,自然要开始谈正事。

    “已经联系过了,正要找你说这事。”

    张恒无奈扶额。

    “你说跟兴耀集团合作我们还行,至少在业务范围内。但是承接老街区改造,下面很多项目我们没有自己的人很难开展。”

    明月若有所思,确实是的,钱他们有,公司也有,但是这毕竟是街区改造。

    “项目谈好后我们对外招标,找到合适的工程队。”

    自己没有工程队,不代表就不能做。最多就是自己吃肉,要分点汤出去罢了,她不在意这点钱。

    “行”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是不是得考虑子公司了?”

    明月摸了摸下巴,公司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总不能以后需要什么就对外找合作公司。

    自己公司能一条龙岂不是更好。

    “我们月华科技正在迅猛发展,盈利虽多却也要重新投入扩大,这时候不太适合建立子公司。”

    虽然张恒说得有道理,但是明月有钱啊,所以这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等老街区重建和东湖生态两个项目启动之后,你整理一份子公司成立的可行性方案,钱的问题你不用考虑。”

    明月是一个想做就做的人,张恒是个有野心但没资金的人,两人简直是一拍即合。

    风险算什么,没有风险做什么生意。

    明月说完事拍拍屁股就又走了。

    “太还真是来无影去无踪。”

    王倩感慨道,回首往事,感觉毕业还在昨天。

    没想到现在都是打工人了。

    年华易逝啊!

    “你应该高兴,毕竟我们公司大老板亲自出马拉项目。”

    那个老街区项目因为跟政府合作,要求高,前期投入大自然利润点就会低,但是那是街区。明月可不怕前期投入,利润少点,但是能持续获益啊。

    她不用挣快钱,长期投资也挺好的。

    明月现在股票也玩得少了,以前为了锻炼自己对股市得敏锐,她多玩短线,不停购入和抛售。

    现在她偶尔玩长线,不用经常盯着,收益也不错。

    转眼就到了明月回家的时间。

    “我陪你一起去?”

    莫衡之送明月去机场。

    “大总裁你好好给我挣钱,我自己去就行。”

    她以前觉得所有事情一个人来就是独立,现在发现有人陪着很好。

    “我不去公司也能上班”

    大不了远程办公。

    “听话,不然我生气了。”

    虽然他们在谈恋爱,但是她并不想因为自己影响到莫衡之,不过他这么为自己考虑确实会让她开心。

    “你精神与我同在就行。”

    明月在他脸上印下一吻,开门下车。

    “走吧!”

    转眼她就站在车外朝他挥手了,转身利落离开。

    “还真是无情”

    莫衡之看她潇洒的背影,笑着低吟。

    机场是个充满着离别的地方,看别的情侣都是难分难舍,结果自己女朋友提着包就走了,都不回头看他一眼。

    直到明月的身影看不见了,莫衡之才发车离开。

    明月像是若有所觉,停下脚步,朝外望去,已经看不到熟悉的身影。

    “月月,可算是回来了。”

    明爸爸开车把明月接回来,刚进村子,就被村里人的热情拦住了,她只好礼貌给这些长辈们打招呼。

    明月这又是修路,又是建宗祠的。

    无形中在慢慢扭转他们古板思想中对女性的轻视。

    以前村子里总会出现,家里有两个孩子,你是姐姐,只能一个人读书的声音。

    因为明月的出现,这种声音被赤裸裸的反驳。

    “凭什么,你就是重男轻女,我比弟弟成绩好,我以后也会像明月姐姐一样有出息。”

    小姑娘们站了起来,她们在为自己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落后的山村,她们对女儿总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封建观念。

    她们觉得培养女孩子是在为别人家培养。

    其实追根究底,是不是只是为自己的贫穷盖上一层遮羞布呢?

    只是因为穷,因为骨子里的重男轻女,所以说女孩子是别人家的。

    当初村里不少人说明家人蠢,说把女儿供到大城市,以后找个城里人嫁了,亏了。

    不如把钱留着给儿子娶媳妇。

    明晨还那么小,在某些人眼里,明月都是比不上的。

    只能说村民受教育程度有限,生活环境的局限,他们的思想是没有办法一下子改变的。

    但是明月的出现,确实让他们受到不小的震撼。

    原来女孩子也可以帮扶家族,原来女孩子也可以光宗耀祖。

    现在谁看了明家人不夸一句有先见之明。

    他们家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跟他们打了招呼,明爸爸重新启动了车子。

    车子停在门口,明爷爷和明奶奶早就翘首以盼了。

    “爷爷,奶奶,大伯母”

    明月一一打招呼,然后从后备箱拿出不少东西。

    “看这丫头大包小包的,还真是发达了。”

    “还用你说,不发达能建宗祠?”

    “怎么这风水就旺到他家去了?”

    “不然旺你家,去你家你们也抓不住。”

    女人被说的脸一黑。

    明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心直口快。

    “去他家了又怎么样,迟早要嫁出去。”

    这是明月没听见,不然高低得说一句太子妈。生了个儿子好像改变性别了一样,自己是女的却打心底看不起女性。

    “我儿子以后可是给我摔盆的。”

    说到这女人骄傲了起来,对明月的嫉妒消散了不少。

    “听说你家狗剩上次数学考了八分,你还是多专注专注孩子学习吧!在说了,就算没有明月,明晨也比你家狗剩有出息。人都死了,还惦记儿子摔盆,有毛病!”

    男人抽着便宜的烟,吐着烟圈,应是抽出了享受的感觉。

    “总比你没儿没女强。”

    女人气不打一处来。

    “我说实话你又不爱听。”

    明强四十多岁了,年轻时候结过婚的,老婆没几年得大病去世了。他也就一直这样过了,也没个儿女。

    “我儿子叫明辉,你再叫狗剩看我不撕了你。我儿子长大了给我买大房子,你没人养老,以后死了都没人知道。”

    她儿子生下来瘦小,都说贱名好养活,所以当时公爹叫他狗剩。

    上户口改了名字叫明辉,但是村里人还是叫狗剩,女人听到就会疯狂骂人。她觉得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有大气候,那个什么朱元璋以前还是个放牛娃呢,说不定她儿子以后也能当大官儿。

    “我老了有国家养老,可比你儿子靠谱多了。有能力的早就去县城买房了,你还在地里刨食,做着白日梦等你儿子当大官。你怕不是看明月出息了,以为你儿子也一样吧?”

    明强嘴巴说话不好听,好在也不会轻易怼别人。

    不过她跟狗剩妈,一直就不对付。

    起因是明强家养了一头牛,她说家里男人不在,想借牛用用。

    明强看她可怜,借给他了。

    结果那女人不是自己牛不心疼,不给牛休息把牛累病了。

    明强一个单身汉,又有着一把子力气,所以经常给村里人搭把手。

    他很宝贝自家牛,这女人可算是把他惹毛了。

    有羡慕的,也有酸的。但是他们不敢当着众人面说难听话,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明月给村里贡献了不少,跟狗剩妈一样没脸没皮的少有。

    明月一家人吃完饭,村长也来了。

    “村长”

    明月起身打招呼,毕竟对方是长辈。

    明妈妈去厨房洗了些水果出来。

    “早就等着你回来了,托你的福我们村宗祠建好了。明天举办落成仪式,要剪彩挂匾,到时候你一定要参加。”

    以前的宗祠上面的“明氏宗祠”几个字是描上去的,现在有明月资助,财大气粗,直接定做了一个大牌匾,

    “不用了,你们是长辈,到时候你们剪彩就好。”

    明月推辞道。

    他们这边宗祠观念还是很强的,所以父母让她回来她就回来了,也顺便看看父母。

    这剪彩她总觉得不太合适。

    “这不行,宗祠是你出资的,村里人都清楚,你不去谁敢去?”

    村长严词拒绝。

    “那这样,我让我爸去。”

    双方商量片刻,明月决定道。

    在外面,明月可以跟那些各领域长辈谈笑风生。

    但在村里,这些同在一个族谱的长辈,她一个年轻人上去剪彩不太合适。

    虽然钱是她出的,她剪彩无可厚非。

    但她本也不在意这个风头,让她爸爸去简直是两全其美。

    “也行,反正钱是从你们家出的。”

    说定了大概流程,村长就离开了。

    村里人看村长到明月家去,大概也能知道是为了什么事。

    “明老二家真的是长脸了。”

    “谁让他女儿养得好。”

    “娃娃还是得去大城市读书,更有出息。”

    三三两两的人围在一起感慨,不由眼馋明月这么个宝贝女儿。

    以前说明爸爸一根筋的人,现在却敬佩他。

    一声鸡鸣,里坳村村民陆陆续续起床。

    穿衣服洗漱声,洗脸水声,厨房锅碗瓢盆碰撞声,大老爷们吆喝声

    里坳村瞬间热闹了起来。

    因为今日有正事,孩子们也早早被弄醒。

    早上的里坳村跟过年一样热闹,能回来的人都回来了。

    无论是已经在城里买房的,还是在外务工的。

    正好周末,孩子们也都放假了。

    每家每户拿着小圆盘,里面放着供奉祖先的供品,另一只手还提着香纸炮竹,有些高个子孩子,手上还抱着烟花。

    仪式还没有开始,要先等剪彩。

    明爸爸今天穿着一身中山装,个子高高的,看起来十分精神。

    这是明月亲自给他做的,之前学习制衣的时候,给家里人做了不少衣服,还给他做了一身西装。

    昨晚上就在那比划了,最终还是选择了这身中山装。

    村里一直主持各种重大事件的司仪走到了前面,洋洋洒洒说了一堆开场词。

    明月和其他人都在下面看着,人数虽然没有过年多,却也是里坳村难得的热闹。

    明月看着台上讲话的人,其实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一点没错。

    村里红白喜事,房屋落成都是他讲的。

    每次讲话都不重复,词一套一套的,就这么脱稿说,还很押韵。

    主要是大家都能懂,气氛也能带起来。

    这是门大学问。

    等大家热情都起来了,前面宗祠前停止了讲话。

    两个青壮年男子抬出了匾,他们走得四平八稳。

    村里老人组成的锣鼓队给他们敲锣打鼓点着节拍,配着乐。

    听着村里传统的曲子,明月突然有了灵感,她是否可以融合里坳村传承下来的曲谱,创作出具有独特乡村气息的歌曲?

    不过很快她就重新看到了前面,因为明爸爸上去了。

    村长站在一旁,由明爸爸掀开了那红布遮掩的牌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