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波粒异象性 > 第10章 星图2

第10章 星图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让我们先捋一捋。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世界民族分为三种。一种是渔猎民族,比如总被现代人称为海盗的北欧维京人;或者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部落。

    两者的区别在于:维京人勇于探索海那边的未知;而后者喜欢跑到内陆中原地区烧杀抢掠。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他们抢了一整个大国并奴役了两百多年,最后还把领土送给其他外国人。

    这个部落好像叫女真族,他们建立的帝国国号为“清”。

    第二种是游牧民族。比如突厥人、闪米特人、雅利安人、匈奴、蒙古他们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总是充当着神秘的角色。

    其中有一个部落,他们的祖先生存于黄河中游一带,围绕着他们的分别是贺兰山、阴山、太行山和秦岭。

    跟所有生物一样,他们都天然地面对着长年的资源保护以及抢夺的战争。在与各个小部落的争斗中成功生存下来并得以壮大,他们从小部落变成大部落。

    这个大部落生存资源充足,可以捕鱼可以种地还可以上山狩猎,他们还懂得了圈养动物、他们是最早一批懂得骑马的部落之一。

    然而,东南边一些更大的部落发展速度比他们更快,原因是东南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要比他们所拥有的更优越。

    于是,他们很快被东南方的大部落占领了,剩下能活下来的成员只能骑上瘦马,拖着血淋淋的身躯,躲进了高山。

    他们藏在山峰上,躲在树丛里,眺望着山下歌舞升平、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此刻,他们拥有了故乡,他们学会了流泪。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包括他们故乡在内的一大片土地被侵略者命名为——中原。

    而被侵占领地甚至被驱赶的本土人,自从躲进高山后,他们常年以猛兽还有其他游牧民族为敌——回鹘、突阙、匈奴、东胡、鞑靼柔然……

    他们以荒漠为家,茹毛饮血,以虎皮为衣,以狼头为盔,以龙为图腾,誓要铁蹄还乡,与昔日的侵略者逐鹿中原。

    这个失落的部落就是羌族。

    羌族人中曾经出现过一个伟人,后人称呼他为炎帝。

    我再说说中原人。

    中原人大部分来自土地肥沃的河流中下游地带,他们也是从小部落变大部落,加上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他们的发展的速度在当时是世界第一。

    当温饱解决,他们就自然有足够多的时间抬头望着太阳和月亮。

    他们善于根据天空的星星和季节交替摸索大自然的规律。他们不愿意逆天而行,他们喜欢顺应天命。

    他们喜欢根据斗转星移,找出陆地动植物的成长过程可对应的特征和时间段。从而用图案记录下来。

    他们还会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方向来改变原有的地貌、改变江河的流向和流量。他们会把客观现象和总结的规律刻在洞穴的墙壁上。从一开始的“一横两横”到后来的象形画,再变成字体。

    他们能对抗洪水,能使用风火雷电雨,还能迅速调动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大量人和动物去完成一件事。

    如果这件事没完成,这个调动就会延续几十上百代。

    他们甚至能创造很多方法与大自然沟通,会顺应自然的规律去做事。

    他们会对部落成员立下规矩,为解决内部因求偶遇求产生纷争而设定了的男女嫁娶的流程和配对规则,从此,他们开启了长达五千多年的“家天下”思想烙印。

    他们会把这些经验和技能用一些图案刻在石头上流传给下一代。

    后人会严格按照祖辈的方法和经验去从事每个环节,并且会完善,从而形成新的方法和经验继续传递。

    包括羌族人在内的其他少数人口的部落会学习中原人的东西。虽然很多都不能理解,有的甚至不能接受,但正因为这种不理解,和不接受,他们从另外的角度演变成新的经验,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刻在石头上。

    多年后,他们传递的工具从石头变成了薄薄的东西和有毛的小竹。

    这团中原人,就是开头我们要说的第三个民族,以平原肥沃土地为自给自足的农耕民族。

    中原人的快速进化和发展,离不开他们其中有两个祖先。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这两个人都是当时的高智商人群,天才级别。

    这两人开创了一切以上所描述的一切技能的先河,发现了超越当时世界甚至当今世界的很多自然规律,并且还懂得运用这些规律做到合理且精准的推演。比如:八卦图。

    没人知道这两人的真实姓名,只知道一个叫公孙轩辕、一个叫伏羲。

    对了,公孙轩辕还有一个称呼——黄帝。

    我们现在会把农耕民族以外的部落称为游牧民族,因为他们的农耕技术看起来比诸如羌族人的更靠谱。

    这是因为有的人是知道种植能生产食物没错,可是他们不知道怎样种才有最大化的收成。

    而另外的人是总结出如何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种植什么样的种子,会在什么时候达到多少分量的收成,从而可以养活多少族人,同时还有没有可能借给其他部落或许用来交易其他物质。这中间还需要避免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气候、灾害等。这些乱七八糟的就是所谓的农耕技术。

    经过历代族人的奋斗,羌族终于顺利进入汉武帝集团旗下众多藩邦之一。这一次,他们从寒冷且荒芜的高山上爬下来,居住在中原领土的西北一带。

    这是他们最接近中原的时代,也是最能接近故乡的时代。

    自此,他们在中原边界地区静悄悄地休养生息,甚至乖巧地参与过丝绸之路的开拓。他们正好碰上了一个也许是迄今为止,这片大陆对人类较为包容的纪元。

    当时,西域各部落、东方各民族会选出代表,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比如从大自然中总结出的规律、时代的重要见闻等在一个个洞窟里呈现,更会在洞窟里雕刻出活灵活现的佛学主题壁画,记录着各族人的绚丽。

    这些记录着人类的骄傲的洞窟就是当今闻名世界的敦煌石窟。

    羌族人就在这种骄傲的时代里,坐在马背上,见证着中原帝王迭代,还有世界的风起与云涌。

    羌族人召回一切有同宗渊源的族人,于是产生了不少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叫党项族。

    那时候,中原的其中一个藩属国叫吐蕃。

    人类世界最奇怪的是:同类相残的频率和量级位于所有生物前列。

    我们都知道曾几何时的羌族人北迁时有一部分族人跑到青藏高原一带,并与当地土著融合,最后还成立了吐蕃帝国。

    因此,吐蕃的祖先也是羌族人,只是后人总是愿意选择数典忘祖。其实也不能怪这些人,毕竟子孙后代吃喝拉撒都没受过祖先的照顾,现在毕竟也飞黄腾达了,忘祖叛宗也可以理解。

    但是,有这种价值观的这些人所拥有的一切成就,都只是暂时的。

    吐蕃用计迫害党项族,使得党项一大部分族人北迁到宁夏、甘肃——也就是敦煌石窟一带;另外一部分在吐蕃奴役和利用的状态下留在原地苟且。

    北迁的党项重新整顿,他们厉兵秣马,他们开始酝酿雄图大计,他们仰望着天狼星,他们凝视着敦煌的壁画。

    这是在大唐盛世下,联合世界各族人类精心建造的上千个石窟,他们不但要在一个个石窟里记录属于自己的历史,更渴望拥有这一切,包括它们的过去与未来。

    他们的目光开始流露出原始猛兽的野性。

    党项族逐渐分成八部,其中的拓跋部率一众族人联合唐军重挫吐蕃,并被大唐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姓李。

    至此,曾经被驱走的部落正式入主中原,正式以一个光明正大的姿态回归故乡。

    他们从马背上翻下来,脚踏着他们祖先肥沃土壤,大口大口地呼吸着黄河奔流溅出来的水雾,这是来自祖先的记忆。

    然而,羌族的子孙后代仿佛不太愿意背负着祖先的责任和使命,也不愿意走祖先走过的,或要求他们走的路。

    他们的首领李继捧归顺于大宋,而李继迁在族人的拥护下,叛宋而立。

    经过两代人的励精图治,李继迁的孙子终于在中原西北一带成功称帝,把其占有的领土与臣民统称为——夏。

    因为他们雄踞的是大宋西北方,所以中原人称他们为西夏国,其帝王的名字叫李元昊。

    就是这样,他们终于可以与宋、辽、金,逐鹿中原。

    西夏拥有了敦煌的一切。

    他们只看到祖先刻画过的图案,这让西夏人苦恼于难以洞悉其中奥秘,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以及尚存老者的口述去解读。

    他们忘了祖先——羌族人,并不会写字。也许这就是他们跟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的差距,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大宋与蒙古共同瓦解了女真的势力。当然,宋朝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宋人被迫南迁,建立起南宋政府。

    当一方霸主称霸天下,自当企图长生不老,成吉思汗也不例外。

    在当时,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已经把道教及其思想传遍中国,蒙古帝王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的事迹十分好奇,坚信此人有长寿之秘。

    他命人携书邀请邱处机会晤。邱处机携一众学子西行数万里,沿途传播其教条教义,影响深远。并以道教角度与成吉思汗彻夜详谈,谈话主题全是围绕着成吉思汗不要再屠杀生灵。

    成吉思汗对这个半神半人的汉人给出了最高层面的尊敬,但这并不影响他的铁蹄前进的方向。

    会面结束后,丘处机深知成吉思汗不会停止杀戮,也知道他根本阻止不了蒙人灭宋。当然,要灭亡的,还有西夏国。

    西夏王李睍得知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会晤,于是秘密约见邱处机。会面地点定在敦煌莫高石窟。

    “道长,我夏将亡,望道长施展神通以尽可能挽救我族众生”

    李睍几乎跪在丘处机面前哭诉着。

    “神通本属于天地,众生理应顺应天运。你我皆为凡人,无神通可施。纵有,也是逆天而行,结局也是一样。”

    丘处机几乎没给这位君王什么礼节:“我祖先数千年前悟出天道,并且严格按照天地轮回星河交替之律,开疆扩土,改河、修堤、建坝。此等行为本严格按照阴阳之调和无限趋向于平衡。蒙人和金人还有贵国在此数百年来不断破坏本完美布局,风行不顺,水流不通。逆天地之运律,毁先祖之所留。故,亡之而后生是必然结果。”丘处机用非常平静的语气说出以上的话,李除了听出西夏有份害了天下之外,其他完全听不懂。

    “但王可放心,夏民将会获救。只是……”

    李急了:“为什么你们汉人总喜欢在上半句说个好结果,然后就一定会‘只是’后面说坏结果呀?……只是什么呀道长?!”

    “你一定要死,西夏也必然要亡。”

    西夏王听到此番话,看着丘处机泰然自若的表情,眼神惊恐的同时嘴唇发抖:“这这”

    丘处机说罢,拿出一道卷宗交给李睍说:“到了最后时刻,你必须要等到地震后才能出城投降。”

    “投降?你要我投降?”

    “不是我要你投降,是天意。我说的是最后时刻,至于什么是最后时刻,你才清楚。到时你来到这个石窟把这份卷宗好好保存,这里面所记载的是你我两族先祖共同创造的真经。”丘处机严肃地跟李睍说。

    李睍打开卷宗,里面的图案与文字绝大部分都看不懂,只看懂卷宗最大的字写着:浑天一统

    “到时候你要来到这个地方,把这份卷宗交给你能见到的第一个姓黄的老匹夫。”

    李睍一脸茫然地看着丘处机,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和成吉思汗都会在同一年死去,而西夏也会在我们死的那一年灭亡。你李睍也要死。”

    李身体稍微动了一下,说:“假如我死了又怎么能保存这个卷宗重来这里呢?”

    丘处机说:“你会知道的。到时候,你不能长期留在洞窟,记住,在每个能看到天狼星的夜晚,背对着天狼星方向择时机南下。贫道告辞。”

    李睍挽留着丘处机:“道长且慢!为什么要交给我?”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邱处机都死了。

    因城内军民缺粮,抵挡一段时间后,西夏王李睍不忍饿殍遍野,他向蒙古人投降。

    蒙古军将领察罕本暗示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要杀掉李睍。李睍在全城军民以死相谏下,星夜躲进了敦煌莫高石窟。

    李睍离开中兴府后当天,银川城内发生大地震,到处哀鸿遍野。一众家小设计以一具毁掉容颜甚至断手缺腿的死尸作李睍遗体,在约定出降之日放于城门,军民臣跪迎示降。他们最后成功骗过了蒙古军。

    蒙古军将领察罕本多对此事并无过多查证,他验明李睍正身的原因是:在尸体身上发现玉玺,因此他下令麾下一众对上级宣称李睍已死。

    同时,经过他的努力,使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并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

    同年,西夏国正式灭亡。

    西夏遗民包括党项族人改姓入蒙,成为蒙古人最低等级的国民。

    李睍在敦煌石窟凝视着满墙壁画,眼神里早已没有先祖们的野性。他苟活于此,不知道何去何从。他想起丘处机的忠告,也明白当时所说的“死”是什么意思。

    可是李睍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不愿意苟且偷生。他紧握着卷宗,心里想:“道长要我把卷宗交给一个姓黄的人?这人会是谁?”

    李睍想起当初跟丘处机临别时最后说的话:“其一,我大宋运数将于我死后被蒙古人灭国。幸存的国民会遭受蒙古人凌辱,所有宝物也将被蒙人据为己有甚至毁掉。而你就是唯一能保护这份宝典的人。而且你有绝对的理由必须要舍命保护。因为上面是你我先祖所留下的传世之道,从上古到今天的天道。你我本属同源,炎黄子孙。记住,夏会灭,党项族不会再存在世上。你作为一国之君,并非苟且偷生。你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的文明得以传承,而且,你只是传承人的其中一个,卷宗还有三篇分别在三大家族上。他们有办法保存。李睍!记住,你我皆为华夏人。”

    李睍第一次听到有汉人跟自己说“你我是同族人”。他擦干眼泪,站在石窟洞口,右手扶着石壁,左手握着卷宗,仰望向繁星似海的夜空,眼神坚定地找到天狼星。

    他拿起火把,背起包袱,卷宗藏在衣服内,背对着天狼星。

    千百年前,祖先骑上马背逃离家乡,后来骑上马背回到家乡,他们终于从马背上跳下来踏实地站在大地上。

    如今,他选择再一次翻上马背……

    风沙猖獗,在星光下跌宕起伏,遮蔽了莫高窟的洞口,迅速把马蹄的脚印覆灭,像从来都没有人踏足过这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