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神医
青州城的小街很多,街道只有主街一半宽度,行人少了许多。
走过一处平房时,提战忽然站住,看着那砖红色的门楣,再看看附近平房都是瓦青色的门楣,说道:“小妹,那位大娘是不是住这里的?”
提小雅看了看,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有点像,不过我好像记得那院里有颗果树,结了许多橙色的果子,我想吃,大娘便给了我一个,说还没熟,酸得很,我尝了一口,果真酸死了……”
“哈哈哈~对对对。”提战笑道,“可是这院子里没有果树,只是这红色的门楣倒是有点印象,可能不是这家吧。”
三人正要离开,大门打开了,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抹着眼泪出来了。
衣着陈旧却是干净整洁,深蓝色的袍子有些地方都有些发白了,看来家境并不好。
中年男人心事重重,没有注意到还有三人在旁边,回身轻轻关上大门后便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埋头痛哭起来,刻意压低的哭声令人心酸。
白一三人面面相觑,提小雅心软,不由的走过去软语问道:“大叔,你怎么了?”
中年男人吓了一跳,看清提小雅后,边抹眼泪边说道:“我没事,我没事……”
提小雅说道:“大叔如果有什么难事,可以说出来,我们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提战下意识的摸了摸胸口,那里是辛苦攒的路费……
中年男人见她言语真诚,加上心里苦也没人可述说,抹了把眼泪便说道:“我母亲得了怪病多年,我找了许多大夫,都说此病冶不了,只能不断吃药拖着,这几天病情突然加重……大夫,大夫让我准备后事……可怜我母亲辛劳一辈子,都没享到几天福就要,就要……”
中年男人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一时间泣不成声。
提小雅和提战对视一眼,心下大定,说道:“我们也是大夫,大叔带我们进去看看吧。”
中年男人大喜,看了看提小雅,然后摇摇头:“没用的,这么多年,我找了无数大夫,就连圣城的大夫都请来看过,都没能治好……谢谢你了。”
提小雅知道他是觉得自己年轻,加上多年下来都没人能看好,定然不可能相信自己这么年轻的小姑娘。
可是自己是医经传人,按医经所述,这世上就没有治不好的病,于是说道:“大叔,让我看看吧,就算是陪老人家讲讲话,散散心也好呀,对吧?”
中年男人迟疑了一下,叹了口气,应道:“好吧,谢谢姑娘了。”
说着用袖子将眼泪擦抹干净,转身打开房门带着三人进去。
这是一个两进的院子,院子里空空落落,显得有些寒酸。从房子的装饰上才能感觉到之前的富贵之气。
走到正房门口,中年男人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妈,我有几个朋友路过咱家,顺便来看看你老人家。”
说着打开房门,将三人让进去。
提小雅三人见男人强颜欢笑的模样,心里不禁酸楚不已。
房间里有些昏暗,原来是窗户挡上了薄布遮了部分光线。
屋里很简陋,一床一小桌。
一个老妇人躺在床上,形容枯槁,瘦得不成人形。
“奶奶好,我们来看你啦。”提小雅微笑着说道,为了不让老妇人对自己产生隔阂影响看病,便将面巾取了下来。
走过去坐到床边,轻轻拿起老妇人的手,顺势切上脉门。
“呃,呃,你是哪家姑娘呀,长得可真俊呀……”老妇人说话有些吃力,缓缓说道。
这个口音很奇特,提小雅心底一颤,小时候的记忆突然清晰——给自己糖吃的大娘也是这么夸自己的,口音也是这般奇特。
“奶奶可曾记得十多年前,一对小兄妹找您讨水喝吗?您还给了小姑娘一颗很甜很甜的糖,还有一颗超级酸的橙色果子?”提小雅一边判断着老妇人的病情,一边笑着说道。
“哦,哦,记得,记得……”老妇人侧着头想了想,脸上绽开笑容,缓缓说道,“那个小姑姑可长得真俊,果子还没熟,她非要吃一个,我便摘了一个给她,把她酸得呀……鼻子眉毛都皱在一起啦……哈哈~哈~”
“咯咯咯~是呀,那果子好酸呀,”提小雅笑了起来,轻轻将老妇人另一只手拿起来切到脉上,“奶奶,那个小姑娘长大啦,您看像不像我呀?”
“是吗,这么巧……”老妇人笑吟吟的眯起眼睛,仔细打量提小雅。
提小雅偏着头做出个皱眉头缩鼻子的可爱样子。
“呀,真是你呀,小姑娘都长成大姑娘了呀?难怪这么俊呀~~~”老妇人乐坏了,说话都利索了许多。
“是呀,奶奶。我哥哥也来看您了,您看。”提小雅指了指身后的提战,收回手为老妇人理了理额头的白发,顺便摸了摸老妇人的额头,
“奶奶您好,还记得我吗?”提战走上前来,笑道:“想不到吧,我们会再来看您,您开心吗?”
“开心,当然开心~”老妇人笑得合不拢嘴,“你们要不要再吃个酸果子呀?小义,小义,给小姑娘拿几个果子过来。”
中年男人连忙走近床前,轻声说道:“妈,那果树几年前砍掉啦……”
“啊?你看我这记性……”老妇人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呀,没有果子吃啦……”
“没事儿的奶奶,我们看到您就很高兴了,”提小雅仔细的看了看老妇人的眼睛,心里终于有了定论,笑着说道:“奶奶,我带了点家乡特产,一会熬个药膳给您喝好不好?”
“你大老远的过来看我,怎么能让你破费呢,我让小义给你们做好吃的吧。”老妇人嗔怪道。
“不值钱的,家乡产的,您先休息一会儿,晚点我们再来看您。”提小雅给老妇人理了理被子,起身说道。
“嗯,好,你们有什么事儿就找小义,”老妇人微笑道,“小义是个乖孩子,又有本事,在这青州城呀,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儿……”
“好的,您休息,我们先出去了。”提小雅几人道别出了房间。
中年男人将三人带到了偏房,掩上房门,转身一躬到底,红着眼眶说道:“我娘多年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多谢三位大恩……谢谢……谢谢……”
提小雅急忙拦住柔声说道:“大叔不用客气,说来真是有缘,十余年前,我哥带我路过这里,向奶奶讨过水喝,奶奶还送了我糖吃……”
中年男人讶然:“这是真的呀,我还以为是你为了让我母亲开心刻意说的呢?”
“当然是真的。”提小雅微笑道,“对了,药房和菜市场在哪里,我们去买点东西。”
“您真是大夫?”中年男人有些迟疑,“要不,您把需要买的东西说一下,我去买吧。”
“我本来就是大夫呀。有些东西需要我亲自检查才可以,您给我讲地方在哪里就可以了。”提小雅说道。中年人家境并不好,这点小钱就自己出吧。
“那,我带您过去吧。”中年男人哪里不知道提小雅的心思,心下更是感激。“我叫陆小义,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我叫提小雅,陆叔叔叫我小雅吧。”提小雅介绍道,“这是我大哥提战,这是我二哥白一,咱们走吧。”
“也不急于一时。如果你们不嫌弃就住在我这里吧,地方小了些,倒也清净,还请不要嫌弃。”陆小义见三人背着行囊,想必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便说道。
“好。”三人开心的应了下来,反正也需要找住的地方,并且为老奶奶治病也需要几天时间。
陆小义领着三人到客房安顿好,稍加收拾就一同出门买药和乌鸡。
“小雅,我妈得的是什么病呢,真能治好吗?”陆小义边走边问道。
“她得的是渴症,我有个偏方可以治好。”提小雅微笑道。还有渴症引发的分泌失调,内脏损伤衰竭,长期卧床引发的肌肉轻度萎缩等,她没有完全说出来,免得陈小义担心。
“……是我小看您了。”陆小义尴尬的笑了笑,“聊会儿天就能看出我母亲的病症,我相信您。”
他之前找的大夫,探脉,检查,询问,来来回回花的时间长的多了,不像提小雅,聊了几句天就能得出那些大夫的诊断结果。
众人买了东西回到陆家,提小雅将药膳熬好给老奶奶服用,有空就陪着聊会儿天,用治疗术为她疏通经脉,调养身体。
老奶奶一天笑得无比开心,治疗无比顺畅。
第二天,老奶奶脸色红润了许多,有气力靠着床背坐起身了。
第三天,老奶奶在提小雅的搀扶下,能下床了,甚至还能慢慢走上两步。
这一刻,陆小义像个孩子般嚎啕大哭,一定要给三人行跪拜大礼。
提小雅三人当然不敢受了,劝了许久,还是老奶奶一顿骂后才算完。
第四天,陆家门外排起了长龙,将小街堵了个水泄不通……
陆小义出去一问,才知道都是慕名前来找提小雅看病的人。
据说,那天陆小义大哭惊动了邻居,都以为是他母亲过逝了,结果得到的消息却是他的母亲已被治愈!
那可是无数大夫都束手无策的不治之症啊!
渴症一直将养着还能活些年头,但是一旦有并发症出现,就是神仙也难救!
而陆小义母亲就是并发症爆发导致卧床不起,大夫们都说时日无多,准备后事……
现在却被治愈了,除了神医,还有谁能做到?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不管大病小病,甚至自觉有病的人都跑来排队了……
陆小义大门都不敢开,门外的喧闹声越来越大,有人都开始砸门了。
“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好意思……”陆小义歉意的说道。
“不关陆叔的事,您不必自责。”提小雅安慰道。
话虽如此,但此事让提小雅等人大是头痛,为老奶奶治病只是无意之举,也算是报恩。
本想着治好老奶奶就出发去永泰城了,可现在这情况,如果悄然离开肯定会给陆小义带来很多麻烦。
可是,真要诊治的话,先不说后面还会不会有更多病人过来,就现在外面这么多人,也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得完。
“在这里再呆个两天,时间还是足够的。”提战计算了下时间,说道:“只是外面病人太多了,估计没个十天半个月天怕是难以看完。”
提小雅一时没了主意,看向陈商。
白一灵机一动,笑道:“咱们不如学一下演武大会,先海选,再精选,小雅只看精选后的病人,这样速度就非常快了。”
“演武大会……怎么个海选,精选啊?”提小雅和提战面面相觑,难道说,是让病人们自己比较谁的病更重?
“我爹左手折了,先治我爹!”
“左手折算什么,我娘两手都折了,先治我娘!”
“咔嚓!咔嚓!”伴随着骨裂声,一声渗人的惨叫响彻长街:“啊~~~~”
“我爹两手加一腿都折了!先治我爹!”
……
这当然是想像,虽然这想法不是很厚道,但想着却是喜感十足。
“简单。我们商量个看病的条件出来,清楚说明哪些病人我们会收治,哪些病人我们不看。”白一说道,“然后,陆叔,大哥和我三人在门外摆三个点,询问病人大体情况,符合收治要求的就放进来,不符合的就请退,并让病人们帮忙宣传一下,这样就能省下很多时间。”
“好主意!”
大家觉得这办法非常可行,很快便定下条件。
收治的病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医馆治过,但没治好的病人。二是有生命危险的病人。
其它病人一概不治。
商量好后,白一三人开了大门,搬了桌子便宣布只在青州住两天时间,病人需要达到条件才会收治。
还别说,白一这办法真是简单可行。
有神医的噱头在,病人们还是很给面子的。
从开始需要一个人一个人苦口婆心的解释,到后面病人之间互相传话,门前的队伍很快便消散了。
大半天时间过去,门外除了看热闹的人群,便只是偶有病人过来询问了,总算解决了大问题。
“白一真有本事,这么难办的事都能解决。”大家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