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章 天子守国门
【随着朱棣的带头冲锋,瓦剌们被明军那不要命的打法打的节节败退,这第二次漠北之战以明朝的胜利而结束。】
【随后朱棣下令迁都,迁到了北平,也就是著名的天子守国门。】
……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也不由的自豪了起来。
“嘿嘿!别的不说,就老四打仗这水平,都快赶上咱了。”朱元璋指着天幕对着百官哈哈一笑说道。
……
【鞑靼部落首领阿鲁台在与明军大战而元气大伤的瓦刺部落发起了突袭,并把瓦刺首领斩杀,瓦刺的太子也被阿鲁台俘虏,在吞并了瓦刺以后阿鲁台信心大增,顿时又起了南下的心思。】
【终于在永乐十九年以后,自信心极度膨胀的阿鲁台,居然开始再次入侵边境大明边境,阿鲁台先是煽动兀良哈对蒙古叛乱,然后联合兀良哈对大明辽东一带发起了突袭。】
【辽东守卫朱荣没能想到兀良哈会突然叛变,由于没有做好措施,导致辽东一带居民损失惨重。】
【朱棣在的知此事后,龙颜震怒,但是对领将朱荣并没有太大的惩罚,而是给了他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刚迁都北平不久的朱棣,决定第三次亲自率兵出征,以实现他迁都的目的,天子守国门。】
【于是朱棣开始调兵准备去讨伐阿鲁台,但是阿鲁台得知朱棣开始调兵以后,就直接带着部落跑回了漠北深处。】
【朱棣得知以后,眼看着要到秋冬季节了,朱棣也担心此时出征会耽误农忙,再者也害怕漠北那变化莫测的天气,于是朱棣就将出征时间定在了第二年。】
……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中播放的视频问道。
“蒙恬朕问你要是让你选择你会怎么选。”
蒙恬思考了一会说道“陛下如果是臣,臣会把出征日期定在来年开春之际,此时那些生活在草原上的鞑靼们必定是在休养生息,就算跑了,臣也能获得他们所养的牛羊骏马。”
嬴政听完蒙恬的分析说道“果然和朕想的一样,就是不知道这个朱棣能不能想到了。”
……
视频还在继续!
【同年,朱棣在朝廷上召开了对鞑靼部落阿鲁台讨伐的准备,却遭到了百官的反对,六部尚书中就有四部反对。】
【户部尚书夏元吉更是在奏折中表示,一共三次出征漠北,其中两次就是有朱棣带领,但是却没有一次彻底解决北方战乱,反而这三次出征还这折损了大量的物资和军马,士兵们每日也都疲于征战,国库也都快被耗空了,实在是不能再出征了。】
……
【夏元吉的这份奏书让朱棣大怒不已,朱棣力排众议,终于开始这第三次出征。】
……
【朱棣把出征日期定在了夏季,此时草原上正是草青马肥的时候,先是命人修整道路,以便大军出征,天时地利齐了之后朱棣正式率领大军开启了第三次出征漠北。】
【阿鲁台得知以后,他不敢和朱棣正面对抗,于是乎这老小子搞起了偷袭,命人领一万精兵去攻打万全卫,企图让朱棣退兵防守,但是万全卫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朱棣不为所动继续领兵追击阿鲁台。】
【在这草原上一路逃亡的阿鲁台,此时此刻已经众叛亲离,就连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都痛骂阿鲁台,骂他辜负了大明天子对他的信任以及恩惠,连累了整个部落死无葬身之地。】
【众叛亲离的阿鲁台只好丢下牛羊自己战马,带着家人逃命去了。】
【朱棣看到这草原上成群的牛羊以及战马,也觉得这次出征威慑鞑靼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也准备班师回朝。】
【朱棣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他并不准备空手回去,在回去的路上命人领两万精兵,去攻打那与阿鲁台一同叛乱的兀良哈三卫,这一战明军大获全胜,斩人数千,同时俘获了数十万牛羊以及战马,而叛乱的兀良哈三卫,也重新归附了大明,年年向大明进贡。】
……
【朱棣带着成群结队的牛羊战马,班师回朝,此次第三次出征也已经结束。】
【此时朱棣在这群蒙古人眼中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疯子,战争狂魔。】
【他们想不通,这大明的这位皇帝,怎么跟以往的皇帝不一样。】
【昔望的皇帝只要不影响他们统治百姓,这些事,他们从来都是不闻不问的。】
……
【这朱棣是唯一一个让他们感到害怕的人,哪有这样玩的,今天不给你进贡,明天就领着五十万大军来攻打,这光是路上的消耗都不少啊,不值得如此啊!】
【比如今天去抢他点东西,明天就领着大军把他们家给端了。】
……
“这没法玩,打又打不过,跑吧!再往前就是沙漠了!”
“”他们不懂,这费尽心机当上皇帝,就是用来打仗用的吗?难道他不需要处理朝政的吗???不需要陪后宫佳丽三千的吗??这天天一门心思来打仗,蒙古人表示看不懂朱棣的操作!”
【朱棣的这三次出征在蒙古人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以至于成为他们晚上睡觉都被吓醒的梦魇!】
【他们心中此时都明白了,招惹谁都不要去招惹大明皇帝朱棣,朱棣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战争狂魔!】
【让一向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
【以至于朱棣的第四次自己第五次出征漠北,这些蒙古人一听是朱棣带军,纷纷都丢弃饲养牛羊马落荒而逃,导致朱棣连人都没见到,就领着成群的牛羊以及战马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