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乔荆玉是个特别能被离愁别绪感染的人,面对不会再见的人与物会尤其伤感,此时他尚年少,不懂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的离别和放下。
图书阅览室布置好了,夏日午后,窗明几净的室内,洒落一地细碎的阳光。少年靠在书架旁看书,手里是一本《夏洛的网》。
他是这本书的第一个借阅者,很有仪式感的在借阅卡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且很犯规地用蓝色水彩笔画了一个喷水小鲸鱼。
借阅卡是特别有岁月感的东西。
他从有记忆开始,城市里的图书馆已经不使用这种东西,学校里的图书馆也是扫码就可以借走。
但村里的图书阅览室没有配备相应的借阅软件,所以乔荆玉选择使用古老的借阅卡和登记册,这样等他们走了,校长可以安排学生轮流来阅览室做借阅登记工作。
“乔乔!来帮忙!”
窗外传来陈嘉的声音,伴随着楼梯上杂乱的踩踏声。
“来了。”乔荆玉把借阅卡放进书里,把书塞进木质书架,轻声说:“再见了。”
这个图书阅览室从无到有,他几乎负责了全部的工作,从书架的摆放,到图书分类,再到一张张小小的借阅卡。
而这大概会是他最后一次来这里。
捐赠给村小学的五十台电脑到了,陈嘉他们正在往下卸货。
机房在三楼,所有的东西都要搬到三楼的机房里,今天还要全部安装好。
乔荆玉费劲地抱着一个大纸箱,气喘吁吁往三楼挪动,一边爬楼梯一边喘,好不容易把箱子搬到机房,东西放地上就扶着墙开始喘。
后背全都湿透了,脑门上也全都是汗,他觉得很不舒服,胸闷,心口有点疼,喘不上来气儿。
粗重的喘息声格外刺耳。
陈嘉正好搬东西上来,听见他的气喘声连忙问:“你怎么了?怎么喘那么厉害?”
乔荆玉摇了摇头,“没事儿。”
他以前有心脏问题,陈嘉不敢掉以轻心,赶紧扶他坐下,“你现在觉得怎么样?有哪里不舒服吗?”
乔荆玉边喘边说:“可能是,刚才上楼,跑太快了。”
“行了行了,你先别说话了。”陈嘉的手放在他后背上,一下下帮他顺气儿。
这都什么事儿呀,几百年不让乔荆玉帮忙干点活,好不容易指使他一次,还喘成这样。大概是这几天忙活图书阅览室的事,有点累到了。
缓了几分钟,乔荆玉好点了,喘得也没那么厉害了。
“我没事了,你别紧张。”乔荆玉说。
陈嘉怎么可能不紧张,“你今年去复查过吗?”
“年初去了一次。”按理来说需要一年复查两次,今年夏天还没来得及去呢。
陈嘉说:“回去之后再去复查一次吧,这都过去半年了。”
“嗯。”乔荆玉点点头。
其实他觉得没什么事,就是平时缺乏锻炼,不怎么运动,干点活儿就喘,歇歇就好了。只是因为以前生过病,身边所有人都特别关注他的健康,一点小事就草木皆兵。
“你别管我了,去忙吧。”乔荆玉看了看兵荒马乱的机房,今天可有得忙了,桌椅板凳都没摆放,计算机也得一台台安装。
陈嘉的两个同学正围着装计算机的纸箱子,不知道在看什么东西。
乔荆玉以为他们在看说明书,一转头瞧见每个纸箱上都贴着一张a4打印纸,还是彩印的,上面是一则寻人启事。
是失踪儿童。
这种寻人启事,乔荆玉经常看到,有时候网购东西,那些热心于公益项目的店家都会在快递箱里带一张。
不过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线下买东西,包装箱上还贴一张打印出来的寻人启事。
陈嘉说:“这是捐赠者要求的。”
“捐赠者?”乔荆玉说,“这批电脑不是我爸爸捐的吗?”
“你爸去采购的时候,有一家企业表示愿意捐助,条件是这些电脑必须投入使用,学校机房不能闲置。”陈嘉说。
捐赠者的要求也不是多虑,因为确实有很多山村小学受捐建了机房,但后面因为种种原因,机房都闲置了。
他指了指包装箱上贴的寻人启事,“听说这是那家公司老总的孩子,被拐十几年了,这些年来一直没放弃寻找,每次不管捐什么东西,都会贴上寻人启事。”
乔荆玉认真看了看这则寻人启事,他每次见到这种寻人启事都会认真看,尽管知道他能提供线索的概率比较小。
这小孩如果平安长大,应该跟他差不多大。
他的父母选择以这种方式寻找他,其实挺聪明的,如果孩子是被拐卖到偏远山村,那是有机会随着捐赠的物品看到这则寻人启事的,但前提得是孩子保留了一些原来的记忆。
几个人讨论了一会儿就开始干活。
期间陈文川给陈嘉打电话,让他们每个人重新提供一下身份证号,他要帮大家订票了。
“我们几号走?”乔荆玉问。
“订了三天后的票。”陈嘉说。
“三天?”乔荆玉觉得有点太快了,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他总觉得还有很多天呢。
“怎么?你还没待够?不会乐不思蜀了吧?”陈嘉笑着说。
“哪有。”乔荆玉撅着嘴巴,脸上没有什么笑意。
陈嘉给一台计算机通电,开机试了试,突然想到什么,“你给骆海打电话,喊他过来帮忙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