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猎赝宗师 > 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好的导师

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好的导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么夸张?

    金有才沉默,他的万宝轩,现如今店内的藏品总价值,超过了二十亿的。

    这枚血沁玉玦,居然这么值价?

    “荣宝斋不惜抛出这么贵重的宝贝,岂不是表明了态度,对展览会志在必得?那咱们的准备,岂不是要为他人做嫁衣?”

    金有才蹙起了眉头,万宝轩这次准备的宝贝,也是罕见的国宝级文物。

    市面价值的话,也是不下于几个亿的。

    但,根据赵明祥的评估,依旧没法跟荣宝斋的这枚血沁玉玦相提并论。

    甚至,不值一提。

    这样的话,展览会的风头,岂不是全被荣宝斋抢了个干净?

    “倒也不至于……”

    赵明祥想了想,宽慰道:“据资料登记的伙计反馈,荣宝斋这次送展的宝贝,就这一件而已。”

    “其价值固然非凡,可能冠绝全场,但终归只有一件。荣宝斋的其他宝贝,都是参差不齐的。”

    “因此,一枝独秀,未必就有多大的吸引力。而且,这么稀珍的宝贝,金先生觉得,荣宝斋可能转手吗?”

    世所罕见,举世唯一的宝贝,傻子才会轻易转手。

    况且,荣宝斋又不差钱,没到差钱抵押宝贝的地步。

    所以,转手的可能,显然是没可能的。

    “换做我的话,这玩意儿打死也不可能转手出去的。这不得留作传家宝,世世代代的传下去?”金有才笑道。

    “那就对了!”

    赵明祥笑道:“这种宝贝,荣宝斋又不可能转手,即便吸引了人注意,能够吸引一阵子的客流量。”

    “但当客人们发现荣宝斋的其他宝贝,都远不及这玩意儿的时候,金先生觉得,又能留下多少顾客呢?”

    这话倒是不假……

    古玩店看的,不仅仅是镇店之宝的珍贵,更需要注重店内物品的整体价格。

    镇店之宝的珍贵,只能够看出店面的格局大小,并不能衡量店面的底蕴深浅。

    “况且,咱们这次的准备,也很充分。这次展览会,我们注重的并不单纯的是底蕴的呈现,更还是跟官方的合作关系。”

    赵明祥补充道:“这次咱们万宝轩跟省文物厅取得联系,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省文物厅扶持我们万宝轩成为川省最大的古玩店。”

    “同时,万宝轩肩负起宣传文物文化的责任,为省文物厅提供各类历史文物的研究实物,补充省文物厅的研究资料。”

    “有着这层合作的关系存在,川省之中,谁还能够压盖得住我们万宝轩的风头?即便荣宝斋的底蕴深厚,但在官方面前,依旧不值一提。”

    这就是万宝轩敢公开举办展览会的底气。

    即便知晓荣宝斋这个招牌影响力极大的情况下,也敢邀请荣宝斋参加展览会的底气。

    有省文物厅的扶持,万宝轩无所畏惧。

    相反,参加展览会的玩家和店家送来的展览物越珍贵,越能够衬托出万宝轩的号召力之大。

    “我就知道,有赵老在,万宝轩可以高枕无忧。”

    金有才闻言,不禁哈哈大笑,心底的担忧,一扫而空。

    “这个消息,现如今还没有人知晓,老朽是打算留在展览会结束前期,再公诸于众。到时候,造成的影响才会最大。”

    赵明祥笑道:“金先生可得按捺住心情,不要过早的暴露了这个消息。”

    “哈哈哈,赵老放心,这件事情,我心里有数的。”

    金有才飒然笑道:“我也很期待,到时候公诸于众的时候,参展的那些人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

    “特别是荣宝斋的人,这次这么兴师动众,到最后发现徒为我们万宝轩做嫁衣,那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赵明祥想了想,也不禁笑出了声。

    那样的画面,一定会很好看。

    ……

    郑国华难得来趟锦城,陈正这几天都是尽可能的陪着郑国华好好地逛了逛锦城。

    见识了下锦城的风光,尝遍了锦城的美食。

    上次对方过来的时候,开业大吉,陈正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陪伴。

    未曾一尽地主之谊,陈正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因此,这次陈正费了不少心思。

    一直到展览会开始,才宣告结束。

    锦城展览会的举办地点,在锦城体育馆。

    这是万宝轩联系市政厅,租借下来的场地。

    开展当天,锦城体育馆人山人海,聚集了不下万人。

    虽然不及之前周家举办的那一场,但规模也不算小了,依旧算是罕见地的盛事。

    万宝轩召集了不少文娱记者,及个人撰稿人等,进行现场直播。

    显然是要将这场展览会宣扬出去,弄得全国尽知。

    花费这么大的资金人力,不尽最大力度的挖掘其收益,显然不符合一名商人的本质。

    对此,陈正也是很欢喜。

    到时候荣宝斋再次扬名,将会重新屹立在世人的面前。

    “很热闹啊……”

    郑国华张望了眼,感慨道:“如果这样的盛事,可以多一些的话,或许文物文化的宣传,将会更容易些。”

    “国家对这方面的扶持力度,还是有所欠缺。相关单位,应该尽可能的呼吁、号召和鼓励各地的玩家、店家多召开这样的展览会。”

    “这样的话,文物保护、文物挖掘、文物研究工作或许就可以得到更多世人的理解与认同。”

    “这样的话,文物行业的工作者,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青黄不接。现如今的文物工作,已经很不讨年轻人的喜欢了……”

    话到最后,郑国华不禁感慨。

    对文物研究工作的后继无人,而感到遗憾。

    陈正对此,也表示唏嘘,感到很无奈。

    “文物宣传工作,是必须要做到位的。现如今的年轻人,不喜欢文物工作,并不是不认同和不理解这个行业,而是对文物研究工作的意义的无知,从而提不起兴趣的。”

    陈正宽慰道:“研究文物的目的是什么?保护文物的意义是什么?研究历史文化有什么意义呢?”

    “现代的年轻人,很多人都并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觉得进入这个行业,是徒劳无功的,对社会毫无贡献的。”

    “久而久之,缺乏理解的年轻人,便就逐渐摒弃了这个行业,也就自然不愿意再进入这个行业了。”

    “所以啊,郑老哥,想要改变文物研究行业的现状,你们国家文物局还是得多加努力,开导现代年轻人对文物行业的认知……”

    郑国华闻言,不禁深思起来。

    猛然发现,陈正的这番话,似乎很有道理啊。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当人们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浓郁的兴趣时,他们自然就会不由自主的,不遗余力的研究这个行业了……”

    陈正的话,让得郑国华豁然开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