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多子多福:我在红楼做皇帝 > 第十八章:萧裕曾经的谋划

第十八章:萧裕曾经的谋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如今我大梁要是开取先例,怕到时候我大梁要自毁长城不可啊!”

    “是啊陛下,当初太上皇关闭海疆与边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外邦会让军队伪装成为商队入侵我大梁。

    开设海疆怕是要引得外邦入侵。”

    萧裕的一番决策,文武百官们听后纷纷面色大惊对着萧裕不住的劝说了起来。

    哪怕是李之泰与李守忠也纷纷对萧裕劝谏了起来。

    他们虽说知晓萧裕出发点是好的,可从未见识过商业发达,商税与关税能够带动多大的利益。

    而百姓富有了又能带动怎样的商业发达。

    可以说减免百姓赋税提高商税那是一个巨大的良性循环。

    国家利益也会远远高于压榨百姓。

    同样收益的也会是国家,百姓。

    这样做今后国家富强,再也不会在没钱的时候向百姓增加赋税。

    而百姓也能够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只是他们看不到这一点,历朝历代也没有先例。

    只觉得这样做,只会让朝廷无钱可用,至使大梁无法运转。

    “此事朕自有决断。

    你们只管听命按照朕的安排运作即可。”

    “朕用尔等并不是让尔等来证明朕的决策是错误的,同样朕用尔等给尔等荣华富贵,是让尔等把朕的决策落实下去的。”

    “如果你们有困难,那想办法也要给朕完成了。”

    “此外什么亘古未有,那朕就做这个开创者。”

    “传朕旨意,从今日起即便是商人子弟也可参加科举入仕为官。”

    “朕要鼓励商税,要用商税代替百姓的赋税。”

    “还有,什么所谓的外敌入侵也莫要与朕说。

    外敌入侵那就打回去,如果我大梁没有能征善战的将领,那朕就是大将。”

    面对文武百官的劝谏,萧裕却是冷着脸对着文武百官一一回怼道。

    对于他的想法,萧裕没有过多的解释。

    而是强调了让文武百官执行。

    在商税没有彻底见利之前,萧裕知晓不管自己在怎么对他们解释,在如何讲述那也是浪费口舌与心力。

    只有真正的让他们见到了钱财之后,他们才会知晓商业有多么的可怕。

    不说萧裕的前世已经全面减免田税多少年了。

    就说有宋一朝,国土狭隘虽疆域富饶但田税却比其他朝代收入的都少。

    可宋朝的富饶却是所有朝代都无法比拟的。

    因为宋朝商业发达,商农并用。

    宋朝为了发展商业,那可真是鼓励百姓从商。

    而为了鼓励百姓从商,宋朝更是允许商人子弟科举从仕。

    而他想要让大梁在短时间内强盛,并维持这种强盛那只有效仿宋朝。

    而宋朝唯一的不足之处也就是腐败,还有朝廷与官员对内强硬对外软弱。

    一遇到战时,不管对方强大或是弱小只想着一心求和。

    同样也因为宋朝重文压武,从而至使宋朝养了一百多万的精锐军队最后让这一百多万精锐成为了酒囊饭袋。

    其中最出名的是八十万禁军被几万金兵大败。

    不过大宋军队随弱,但大宋却最不缺钱悍将。

    而这些悍将不仅能征善战更能够练强军。

    可悍将再多,却也挡不住自家皇帝与奸臣的陷害杀害。

    就如泰康帝一样,从老一辈的名将们都相继离世后,能征善战的将领又剩下了几人?

    不提大梁北方五十万边军的将领,就说大梁各地有名且能征善战之辈无不是酒囊饭袋。

    也就杨岩父子三人是大梁最为厉害的战将,将强大的羌国抵御在了国门之外。

    不过泰康帝最后还是中了萧裕的计谋,被甄慧进了谗言将将杨岩父子三人处死。

    不过这也只是明面上杨岩父子三人被甄慧陷害被杀。

    是泰康帝昏庸错杀了杨岩父子三人,错杀了大梁除了北方边将外仅有能够抵御外敌的将领。

    当然,正值用人的萧裕自然是不可能让杨岩父子三人真死了。

    而抵御羌国的西北精兵,萧裕也早已经暗中将其换了防。

    直接将西北各地驻军给调派到了边关。

    这西北各地的驻军已经不能称之为是军队了。

    西北的军队称之为土匪也不为过。

    像是什么打家劫舍,强抢民女,赌钱,杀人越货他们是无所不作。

    哪怕是杨岩父子三人镇守西北边关,从泰康帝登基至今,因为兵祸偌大的西北之地人口死的死逃的逃直接锐减了五成乃至更多。

    西北之地虽然大,人口也稀少。

    但那也是有数百万人口存在的。

    可是现在的西北之地却有许多荒无人烟的村落。

    乃至一些镇子也都没了人烟了。

    如此忠君为国的杨岩才会同意萧裕的提议。

    用西北边军将西北各地军队悄悄拿下运送西北边关镇守边关。

    而后西北边军又在西北境内遣散了一批西北百姓。

    不过这也并非是遣散,而是有偿让那些个迁移的百姓先离开家一段时间。

    因为这些百姓所居住的地方正是羌国大军南下的路线。

    这不最后是羌国十六万大军南下,直接将换防的西北边军给打的溃不成军。

    而在这些溃兵的逃跑路线上,杨岩的两个儿子率军将其一一补杀殆尽。

    而杨岩负责率领十万大军对羌国大军一路监视。

    直至最后,羌国十六万只按照规定掠夺了皇宫。

    将皇宫财务洗劫一空并将泰康帝一大家子给掳走。

    如此羌国还在做着大梁割地并重金换回泰康帝这一大家子的美梦。

    只是杨岩父子三人却在萧裕的命令下精兵十万前往了西疆,并将西疆七万大军收拢驻扎在了西疆边关抵御西域诸多小国。

    并操练西北七万大军。

    至于为何羌国当初不敢肆意妄为的掠夺大梁,甚至是直接举兵拿下大梁的疆域,那全是因为羌国惧怕萧裕与大梁北方五十万边军。

    同样也惧怕萧裕麾下的铁骑与禁军。

    所以,如今萧裕现在剩下的就是内忧。

    只要把内忧解决,大梁才能够强盛。

    如果因为自己的决策从而导致了外患。

    那别的不说,自己就是领兵大将。

    哪个敢入侵大梁,那自己绝对要带着五万大秦铁骑踏平其疆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