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约定的时间是十二点,沈浔早来了二十分钟,便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等。
只是没想到,等完二十分钟,又等了二十分钟。
服务员第三次拿着菜单走上前,“先生,请问您现在需要点单了吗?”
那语气在沈浔听来,隐约有种“要点就点,不点滚蛋,还有一堆人在后面等着排队用餐”的催促感。
主要是他觉得,相亲,还是让对方点单以示尊重。
于是沈浔说:“和我约会的人还没来,我再等等。”
服务员顶着职业招牌假笑走了。
收回视线,拿起手机,沈浔看一眼锁屏上的“12:21”,思索片刻,又去翻了翻自己和孟远柠屈指可数的几条聊天记录。
没发错消息啊,约的就是十二点。
那她怎么还没来?
是找不到地方了还是临时有事来不了?
要不发个消息问一问?或者打个电话?
他有孟远柠的手机号码,纠结了半分钟,还是没打,因为他和孟小姐不熟。
沈浔是有点社恐的天赋在身上的,能不和陌生人打电话就不和陌生人打电话。
最后只给对方发了一条微信:你到了吗?
一分钟后没有收到回复。
他对自己说,可能是堵在高速上了,再等等吧。
再说,如果真对方被放了鸽子,也没什么好生气的,他本来就不想相亲,换个角度想,嗯,还给他省钱了。
玩手机也没意思,沈浔开始一手拖着下巴,无聊地打量四周。
来花海西餐厅吃饭的,除了情侣,基本还是情侣,他们蜜里调油,她在闹,他在笑,他们旁若无人地秀恩爱。
沈浔看了没啥感觉,他如果想谈早就谈了。
毕竟从高中生涯落幕之后,沈母就从严打早恋派,摇身一变成了催人恋爱派。
可是谁想她的儿子一表人才、成绩优异,竟然孤寡到了大四?
对此,沈浔是这样回应的,“大学里没有遇到让我心动的,所以我不谈。”
沈母劝他,“感情都是处着处着慢慢产生的,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沈浔很有自知之明,这条规则在他这里根本不适用,“对我来说,距离产生美,远着看了都没感觉了,接近了岂不是要更讨厌?”
说完,那时还是大学生的沈浔顺带着畅想了一下未来,“其实我心里多少有点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我想我这一生只谈一次恋爱,遇到的那个人就是对的人,我和他能够携手度过余生。”
“我知道我这个想法听起来挺像在白日做梦的,做不到也不遗憾,但我确实向往。”
沈母听得双眼一黑,从此关心沈浔的情感状况变成了一件心头大事。
她还说沈浔心是石头做的,简直冥顽不灵,哪天真有喜欢的人,那叫铁树开花。
思绪转回现实,沈浔又看了一眼手机,十二点二十五了,人影也没见着一个。
他等了对方四十五分钟。
所以说谈恋爱不止费钱还费时间。
来的时候还是阳光灿烂,这会儿天忽然阴了,窗外淅淅沥沥下起小雨。
又有客人推门而入,转轴发出吱呀的声响,那人将伞收好,朝里走来,步伐匆忙。
大概是等的无聊,沈浔瞥了一眼。
个子很高,白衬衫,黑色西装裤,深灰色的长风衣外套。
手里握住的那把黑伞,像是欧洲中世纪时期贵族绅士的手杖。
气质出众。
于是等那人走进了一些,沈浔没忍住又瞥了一眼。
这次,他的视线捕捉到了对方的侧脸——从额头到眉骨,从唇线到下巴的曲线流畅且精致,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银边眼镜。
似乎是察觉到自己被注视了,那人扭头看过来——
沈浔急忙低下头躲避对方的目光,莫名其妙的,心有余悸。
短时记忆里还存留部分的关于对方的影像,还算清晰,沈浔垂眸兀自回味,对方从形象到气质也都莫名其妙地符合他的心意,而且还带细边眼镜——嗯,他的性癖。
想再看一眼,沈浔又想到自己差点就被对方逮到的经历,于是放弃。
不过在这个瞬间,他的脑海中划过某些念头——
比如,我刚刚是不是……心动了?
再比如,我或许可以主动去要个微信?
内心有些蠢蠢欲动,表面却没有透露出分毫,沈浔面无表情地坐在位置上。
直到短暂的冲动过后,他冷静下来了,告诉自己,所谓心动一定是差点被抓包带来的心虚。
至于要微信,同性恋毕竟是社会群体的少数,换位思考,忽然被一个陌生男子要微信,冒犯又奇怪。
再说,他们也有可能撞号,再说,来这家西餐厅吃饭的人不是有对象,就是在有对象的路上,再说,他看着年纪也不小,长这么帅,大概率不会还单身。
一套完美的逻辑,沈浔就这样成功地说服了自己,其实他心里清楚的很,他只是不敢。
不敢主动,不敢去想要微信会被对方怎样对待,周围的人又会怎么看他。
只要他不行动,就可以解决以上所有的顾虑。
他像是伊索寓言里那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笃定地说葡萄是酸的,以此来掩盖那几丝蛰伏于心底的、若隐若现的、微小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