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1942》大逃荒
陈时安想到的,正是《1942》那部片子。
片子本身就足够震撼,在缺粮的时候,人能有多卑微,能有多无助,
让后人心惊。
现代社会,已经大机器化生产了,又有袁老培育的良种,让粮食增产不少,
尤其是华夏,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很难缺粮,
人们吃得饱,很多时候,就会造成大量浪费,
很多时候,
许多人的家里,半锅半锅的饭菜被倒掉,
小餐馆里,用餐的人用完的餐桌上,剩下半盘半盘的菜,无人在意,
垃圾桶里,才喝了几口的奶茶饮料被扔在里面,
这些,都是因为没经历过饥饿的人,根本不懂得珍惜。
但这世界上,许多人看不到,许多镜头捕捉不到的地方,
还有许多人连最简单的饭菜都吃不到,
不论是国内的贫困山区吃不上饭的可怜小孩,还是国外一些地方面黄肌瘦的成人,
他们都渴望着过上能吃饱饭的生活……
这次的命题,是和环保相关,谈的是珍惜,《1942》就正合适。
而且,《1942》这部电影里,还有樱花侵略者的参与,正合陈时安心意。
盯着白板,陈时安思考了一小会儿,才终于开始敲打键盘。
“到底死了多少人?”
“政府统计,一千零六十二人。”
“实际上呢?”
“大约三百万人。”
这几句被陈时安看似平淡地写出来,人数才刚刚上千的直播间,弹幕突然炸了。
【卧槽,卧槽,这是什么情况,上来就这么劲爆?这是,这是小樱花造业?】
【表面和实际差这么多吗?】
【66号糊涂啊,要不要听听他在说些什么?怎么,怎么能这么写呢?】
【我觉得,66号一向注重真实,他能写出来,说明这件事真的存在。】
开头扔出来一个炸弹后,陈时安继续往下写。
“1942,南河遭遇难得一见的旱灾,旱灾导致饥荒,再加上蝗灾和一些人为的原因,导致一千多万人离开故土,踏上了‘逃荒’的路。”
“但地主家还有余粮,甚至地主家的儿子还有心情去做别的,他拿着粮食做威胁,胁迫村里的漂亮女人和他发生关系。”
“然而,老地主和这个女人的丈夫,却只当做什么都没听到。”
“有人喊山匪来了,这些山匪,都是走投无路,吃不上饭的流浪者。”
“他们组织起来,一起来地主家抢吃的。”
“但地主早有准备,他蒸了一大锅的窝窝头,又熬了一大锅的汤,用来应付这些山匪。”
“但实际上,老地主是让家里的长工柱子去县里面报案。”
“然而,柱子半路遇到了樱花人,他连滚带爬地连忙回来了。”
“但是报警这件事,让山匪们听到了,他们破罐子破摔,也为了报复老地主,直接开始了烧杀抢掠,一时之间,整个地主家,都陷入了混乱。”
“地主家的粮食,被洗劫一空,地主家的儿子也在混乱中被人弄死了。”
“本来还有余粮的地主,在发现家里被烧成了断壁残垣,没有吃的之后,只能带着全家人一起踏上逃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