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夫郎他旺夫呀 > 第 210 章(捉虫)

第 210 章(捉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军功被贪冒这种事常有,但一般都不严重。比如按人头算的时候,上战场杀敌砍了十个人头,最后给你记军功算三个,另外七个则是被冒领了。

    但这种一般都不会全都冒领,最起码给人家留点汤底儿。李满这个就太奇怪了,活捉高丽王室的事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是一般的小功劳,随随便便就给他冒领了,他心有不服。

    李满看了下时间,这个点葛将军应该已经回到营中了,他起身过去找他说这个事儿。

    葛将军也很纳闷,封赏下来之后,竟然没有李满的。这可是他手底下的一员猛将,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能当接班人的那种,怎么会啥封赏都没?

    他明明把功劳都报上去了啊!

    葛将军琢磨了一下,,觉得应该是上头有人动手脚了,这时候谁最需要这个军功?还不是那些被塞到军营里面历练的世家子弟。

    只是这还不是一般人能动手脚的,能够越过他直接把军功冒领了,怎么看都不会是个普通的世家子弟。

    李满过来的时候葛将军正在寻思这个事儿,看他过来,赶忙把他叫了过去。

    “正说要叫你过来呢,你来的刚好,有个事儿再跟你说一下。”

    李满还没出口询问,葛达就先一步把这个事儿说了。

    “这个军功不知道是谁这么大胆子冒领了,你放心,该是你的就是你的,底下的兄弟也都看着呢,这事我会给你问清楚的。”

    葛将军都这么说了,李满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先谢过他,然后回去等消息了。

    等到傍晚的时候他回家吃饭,把这个事儿跟宋家人说了。

    本来他就指望着这次军功能够升官呢,之前跟玉哥儿他们都说过了,这次封赏下来,大概能封个从六品的有实权的官,只是不知道到时候去哪里上任。

    现在可好,煮熟的鸭子都能飞了。本来都说出口的话,现在兑现不了,李满有些沮丧,但也实话实说了,说是葛将军会帮他问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宋声晚上回来的时候听说了这件事,心里也是十分惊讶。自古冒领军功的事儿也有,但是没这么明目张胆的。

    清哥儿在旁边一边铺床一边说道:“我今天看玉哥儿脸色不大好,估摸着也是因为这事儿心里闹得慌。咱们家又没有什么背景,你说万一真的有人冒领了阿满的军功,咱们到哪儿说理去?”

    宋声知道他担心,拍了拍他的手宽慰道:“你别想这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糟糕。既然封赏的旨意还没有正式下来,一切都有转圜的余地。葛将军不是说他会去打听吗?我也去问问那些同僚,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本来这次高丽打仗的事儿,就塞了很多世家子弟过去,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说什么。

    但现在不同,有世家子弟冒领军功,一旦被捅出来,摆到明面上,谁家脸上都不好看。

    第二天中午,宋声寻了个空去了兵部,去找了秦元白。

    秦元白帮他打听了一下,但他这边也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毕竟论功行赏的名册不在他这。

    葛将军有爱才之心,他欣赏李满,所以也愿意为他尽力打听这个事儿。

    结果最后打听到,竟然是陈王世子把这个军功算到了自己头上。不光如此,除了他之外,还帮忙给几个世家子弟挂上了名号,其中就有薛侯府的薛君昊。

    葛将军叹了口气,人家是陈王世子,虽然才年仅十八岁,但正是建功立业的年纪。身后背靠着倍受皇上宠爱的陈王,李满一个无名小卒,压根儿争不过他。

    就算在这事上努力争了,也难免会被记恨上,以后他还要在军营中生存,得罪陈王,又没有后台给他撑腰,怕是以后的日子难过。

    宋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十分诧异,据他所知,陈王不是还在宛平的地界吗?他什么时候有个这么大的世子还在京城了?

    也怪他平时没注意,稍微打听了一番,陈王的确有个世子在京城,并没跟他一块前去封地。

    怪不得之前常鸿想要四处运作给自己弄个好官职搭上了陈王的线,原来京中有人在。

    葛将军很是气愤,但上头的关系错综复杂,都不建议他插手管这事儿。

    宋声想了想,寻了个空,去了一趟东宫。

    东宫里现在住着的不是太子殿下,而是皇长孙李凌尧。太子殿下早先前在宫外开府之后就搬出去了,李凌尧这个孙儿是由景帝教导长大的,一直住在东宫,还没搬出来。

    过了几天之后,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关于此次高丽打仗行军途中,不仅有官员贪墨军饷,还有一些人冒领军功。

    景帝龙颜大怒,这两件事儿都不是小事儿,本来打胜仗是件高兴的事,现在弄得他很是生气。

    薛君昊也是倒霉,本来这事儿他好不容易才搭上陈王世子的,送了不少东西过去,世子才答应把他的名字划过去,也给他算一份军功。

    现在倒好,封赏的旨意还没彻底下来呢,这事儿就被查出来了。

    不光是他,还有另外两个世家子弟,这次都有份儿。

    景帝大概是为了以儆效尤,直接下令把他们几个的军功一并抹去了,除此之外,还禁止他们入仕,家里有荫蔽的也一并取消掉。

    陈王世子有什么下场,宋声不是很关心,他关心的是这个薛家。

    没想到这其中竟然还有薛君堰那个不成器的弟弟的事。这个薛君昊,这次不仅没成功冒领军功,还连累了侯府,直接取消掉了他们世袭的资格。

    薛君昊傻眼了,他跟他娘做了这么多,谋划了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能够继承侯府的爵位。现在皇上下旨以后南平侯的爵位不再世袭,这不是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

    薛君昊听到消息的时候一下子没缓过来,瞬间晕了过去。

    薛四,也就是薛君堰自然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只能说恶有恶报,他这个弟弟最想要的就是这个爵位,现在突然没了,还不知道要伤心成什么样

    。

    这些都跟他无关了,以后侯府的事情都跟他没有关系。他已经自立门户,这京城中多了一个薛家。

    冒领军功的事非同小可,皇帝下令彻查,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下子肃清了不少这种风气。

    李满的军功也如实报了上去,得到了相应的封赏,倒不是封了个六品官,而是直接一跃成为了从五品官,直接到禁卫军任职了。

    因为过年的时候被借调到禁卫军过,刚好今年禁卫军也缺人,就把他调过去了。

    那就意味着以后他在京城任职,玉哥儿也能一块跟着他留在京城。

    禁卫军的小统领朝廷是给分配宅子的,虽然不大,但也是一处两进的院子,够玉哥儿他们两个住了。

    这个消息一下来,宋家人高兴极了。

    李满这个运气实在是太好了,能够留任到京中做个京官,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而且宋声也在京中,到时候玉哥儿他们一块相互都能有个照应。

    薛君堰倒是没那么顺利了,他一年多没回来,军营中的空缺很少,最后他谋得了一个五品的通州都尉,到时候要去通州任职。

    通州有官宅,他平日里是要住在通州的。好在通州离京城也不算远,如果以后宋英和孩子跟着他一块去了通州,也不算委屈了她。

    年后的日子过得极快,等到李满和薛君堰为官的事情尘埃落定,张杏花就开始着急想回宋家村了。

    宋家人出来的时日也不短了,但这过完年也不过才一个月,宋声还想让他们再多住几天,张杏花死活住不下去了。

    一会儿说走的晚了,到时候要耽误春耕了,一会儿又说放不下地里头的粮食,得回去看看。

    宋家人一走,宋英自然也是要跟着回去的。

    可薛君堰要去通州任职,宋英如果跟着回到宋家村,以后他们俩见面就更难了。

    他都还没有跟宋英成亲,相处了一年多的时间,前不久他终于跟宋英表明心迹了,可是却被拒绝了。

    宋英还是有些害怕,在勇敢迈出这一步和退缩之间,选择了后退。

    但薛君堰看样子并没有放弃,人但凡有空的时候就来宋家陪宋英,还会经常给两个孩子带好吃的好玩的。

    张杏花看得出来,宋英对他其实是有心思的,只是因为前面经历的不幸,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罢了。

    她也不想看到宋英一直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着,也没个人照顾她,她这个做奶奶的总归是不放心。

    最后干脆拍板决定,让宋英跟两个孩子暂时留在京城,不跟他们回去了。

    京城离通州很近,薛君堰往来想要看她们也方便。以后他们能不能走到一起,就看他们自己了。

    现在看看,宋家有两个人都是当官的了。

    一个是宋声,一个是李满,两个人都在京城,一个在文,一个在武,也算是他们老宋家在京城扎的根了。

    张杏花要回宋家村,宋声拦不住,只能请了一天假,送他们出城。

    送他们走之前,陆清和陆寻给他们操办了不少东西,来的时候骡车上面堆的满满的都是东西,回去的时候一样堆得满满的,全都是京城这边的特产,什么丝绢布匹,甚至还有一些杂货,全都给他们装上了一些。()

    出城的时候,一家子仍旧坐的牛车。虽然回去的天气没有来的时候冷了,但陆清还是给他们准备了两床被子带着,万一路上冷了也方便盖,总比冻得生病了的好。

    长亭渡提醒您《小夫郎他旺夫呀》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宋声心里很不舍,家里人在路上紧赶慢赶的走上一个月,在京城才呆了一个月,就要回去了。这一回去路上还得走一个月,这还是快的。慢的话一个半月两个月都有可能。

    可是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交通不便,出门只有马车牛车这种代步工具,去哪里都很慢。

    宋家人来的时候十分急切,赶路也赶得急,回去的路上就没那么着急了,牛车一路赶到宋家村,差不多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还好,刚好能赶上春耕。

    村里头在田埂上正劳作的人老远瞧见牛车过来,一看是老宋家的人回来了,惊讶道:“杏花婶子,你们这么快就回来啦!”

    瞅了瞅,牛车上没有玉哥儿,也没有宋英,又道:“玉哥儿和英子呢,没跟你们一起回来?”

    “这才四月,你们就回来了,不是去京城享福了吗?咋回来这么早?是不是京城里头的宅子太小了,你们家人多,铁定是住不下了吧。”

    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下地干活了,看老宋家的人回来了,纷纷扛着锄头从田间走出来,上前搭话。

    “咋还是坐牛车回来的?不是说你们家三郎在京城挣钱了吗?怎么连一辆马车都不给你们雇啊?”

    能听得出来,村里人心里都是羡慕的,甚至还羡慕的发酸。

    这真不是宋老大他们想炫耀,听听这语气,酸的牙都快掉了,不得让他们好好听听他们在京城过的啥好日子呀?!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