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夫郎他旺夫呀 > 第 208 章

第 208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边宋声带着玉哥儿回到家之后,宋家人纷纷上前问他们李满的情况,其实他们最主要关心的还是李满现在的态度和想法,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想要真心娶玉哥儿。

    宋声道:“奶奶,二伯,二伯母,你们放心吧,李满还是那个李满,我瞧着变化不大。他都跟我说了,都听咱们这边的安排,听说家里人都来京城了,要给他和玉哥儿操办婚事,他高兴的不得了。”

    宋声的话宋家人都信,他说李满还是真心求娶玉哥儿的,那指定是真的。

    宋老二还有赵氏都十分欢喜,李满跟从前可不同了,以后人家也是当官的,他们玉哥儿跟着他到时候也成官夫郎了,真是有福气。连带着他们老两口都觉得沾光了。

    到时候回到村子里一说,谁家不羡慕他们老宋家有这么个好郎婿!何兰香跟老李头老两口子不得气疯了,这么好一个儿子不知道对人家好点,反倒是把人赶了出来。

    上次因为参军的事儿,李满彻底跟他们断绝了关系,要是让他们知道李满以后在外头做官手握实权,他们不得悔得肠子都青了。

    不过这些跟他们老宋家可没什么关系,一切都是何兰香和老李头他们两口子作出来的。听说他们两个一心供着何兰香生的这个儿子读书,花了不少钱。因为考上了童生,欢喜的不得了。

    天天到处吹嘘着他们家二郎是个读书的料,以后考科举肯定也没问题。可那秀才能是那么好考的?

    他们家三郎考秀才考了第四回才考上,在他们老宋家人的眼里,他们家三郎是他们家最聪明的人,最聪明的人考秀才都还要考好几次呢,何兰香那个儿子还能比他们家三郎更厉害?

    反正他们是不信。

    听说已经考了一次了,但是没考上。以前大家说起来考秀才,宋声是个反面例子,因为他考了好几次,前几次全都落榜了。

    可现在人家有出息了,反而被当做正面例子来教育别人了。比如何兰香,他儿子没考上,他动不动就拿宋声出来说事儿。

    啊,你看人家老宋家那个宋三郎,那不也是考了三四次才考上的吗?我们家二郎才考了一次,没考上有什么要紧的?反正以后还有机会,多考几次总能考上的。

    村里人嘴上不说,听的次数多了,心里头也有几分不屑。

    人家宋三郎跟他家二郎能一样吗?宋三郎现在多有出息,人家那才叫厚积薄发,艺考不就考了个状元回来。你家二郎能考个状元?

    何兰香不吭声了,嘴里还念叨着等着瞧吧,他家二郎肯定能考上的。

    玉哥儿的事定了下来,宋家人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尤其现在是到了宋声这里,渐渐放松了许多,开始竹筒倒豆子似的,一点一点的跟宋声他们说着村里头发生的事。

    家里今年种的棉花长势极好,收棉花的时候也没遇见什么大雨,算是大丰收。

    还有二房宋峰和李氏两口子接手的麻辣烫铺子,生意是越来越好了,宛平府城里有好多人开

    始跟风开麻辣烫铺子,虽然有了竞争者,但他们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今年一年挣了不少钱。

    家里的田地今年上半年其实收成不好,种的麦子本来粒粒饱满,麦穗也沉甸甸的挂着,可是天空不作美,连下了好几场的雨,天气就没怎么晴过。

    错过了收割的时间,麦子还长在地里头,就开始长出了麦芽,全都发黑了。这种麦子不能磨成细面吃,做出来的面有着大量的麦芽,影响口感不说,吃多了也不好,只能拿出去卖掉。

    但外面收这种麦子价格极低,就算是官府的粮仓收,价格也是往常麦子价格的一半,相当于这半年的劳作都白费了,宋老大他们难过了好一阵儿。

    好在今年棉花大丰收,在何县令的带领下,他们整个凤坪县有不少人家都开始大量种植棉花了,棉花的价格很高,如果卖出去的话能卖不少钱。

    但张杏花只卖了一部分,剩下的说是冬天还需要做棉衣棉被用,要是都卖出去了,到时候需要的话还得到镇上去买,图啥呢?

    所以这棉花虽然长得好,收的多,但其实他们也没卖多少钱。本来留给家里头今年冬天给大家做棉衣棉被的棉花,这次也全都给宋声打包带过来了。

    好在虽然上半年的麦子收成不好,但下半年的蜀黍长势喜人。蜀黍需要剥壳,再打成子儿,但粒粒饱满,长的棒子也大,秋收的时候村里头人人高兴。

    尤其是那些种的地比较多的农户,这才算上是大丰收,光是把这次的粮食卖出去,都能抵得上去年一年粮食的收成了。

    说完这些,宋平还说了一些关于陆家的事。陆清的那个大舅舅,之前跟小舅舅陆鸣分了家,家里头他不当家,都是王氏在做主。

    但王氏又是个偏心的,什么事儿都偏心他那个小儿子。她的大儿媳妇儿小王氏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两个人三天两头的吵架,他们出来之前的那一阵儿,听说还在闹分家。

    陆清听到大舅舅家里头的事情,心里头没什么感觉。他跟大舅舅一家本来就不亲,再加上大舅母王氏之前做的那些事儿,只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陆寻听到这些也没说什么,他的那个大哥自小就是个温吞憨厚的性子,有个这么厉害的媳妇儿,以后的委屈只能他自己受着。

    宋平又说了一些村子里别的事儿,他自幼性子跳脱,说起事情来也都带着三分笑,听起来还有几分幽默,说到个别地方的时候,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张杏花看着一家子人其乐融融的在一块说着话,她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本来她还有些担心,大家都来了京城,这地方太过陌生,担心大家不适应,但现在看来,只要一家子在一起,其他都不是事儿。

    一家子坐在一起,光是说着闲话就说了一天还多。

    接下来就要张罗着玉哥儿的婚事了。

    这不比在宋家村,在宋家村的话,亲朋好友都是要请来的,那肯定光摆席面都要摆上十好几桌。

    现在挪到京城办了,除了宋家

    的人,只有宋声这边的好友在。所以不用大肆操办,只需要自家人坐在一块,请上两桌好友,见证一下新郎跟新夫郎的成亲仪式就行了。

    但说到底,其实还是有些简陋的,村子里的人都不在,不能大办一场,其实是委屈了玉哥儿的。

    但玉哥儿并不在意这个,现在能够见到李满,他们两个能早早成亲,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张杏花在旁边说道:“也是为了赶时间,不知道李满以后会安排去哪,等有机会回宋家村了,再给你们俩好好办一场。”

    玉哥儿乖巧的点了点头,“都听奶奶的。”

    本来过年前陆清给家里置办年货的时候,就买了不少东西。

    但现在看来他买的还是不够多,这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光是鸡鸭鱼肉他就买少了,还不够大家过年吃的呢,更别提还要办婚席用了。

    刚好宋家的人还没逛过京城,借着这次置办年货,陆清和陆寻父子俩又带着他们到集市逛了一圈。

    鸡鸭鱼肉自是不用说,肯定是要再买一些的。还有猪肉,之前买的十几斤肯定不够吃,家里人多,现在跟以前不一样,条件变好了,肯定是吃得起的,当然要多买一些。

    这猪肉还是去集市里头的吴屠户那里买的,先前就买了十几斤,吴屠户有些印象。现在看到陆清又过来买猪肉了,还说再要二十斤,他十分惊讶。

    但毕竟是给自己家添生意的,挣钱的买卖,他高兴的嘴角扬起,扯着大嗓门儿道:“宋家夫郎,给你割后腿上的肉咋样?这块肉好吃,你来的早,还剩不少呢。”

    陆清点点头,“行,就这块吧。”

    吴屠户一边拿麻布包着肉,一边唠着话:“今天不是在我这买了十几斤的肉了吗?这么快就吃完啦?”

    陆清笑笑,“没有,这不是家里头来人了嘛,不够吃,就再来买一点。”

    陆清身后站着宋平他们,吴屠户刚把肉递过来,宋平就乐呵呵的把肉接过去了,笑说道:“哟呵,这肉可不轻嘞!”

    来了京城,宋家人啥都是好奇的。集市上有很多东西他们都没见过,毕竟宋家的人去宛平府城的次数都少,更别提来京城这么大的地方了。

    一家人在集市上转了一圈,回去的时候每个人手上都提了不少东西。

    买东西付钱的时候张杏花心疼极了,拉着陆清说要自己买,陆清自然是不可能让家里头的人花钱的。

    他自顾自的付了钱,又安慰了一下张杏花。说在京城开了一家奶茶铺子,生意很好,这几个月挣了不少钱,不说过年了,就算是给玉哥儿操办婚事,这钱也是够花的。

    宋佳人早就对他这个奶茶铺子感兴趣了,之前在信里就听到他提起过,这会儿听到他说,纷纷问道奶茶铺子是卖什么的?

    陆清稍微解释了一下,说过年的时候亲自做奶茶给他们喝,让他们也尝一尝。

    从集市出来,路过布行的时候,又进去买了一些布。都是红色的,家里头得装点一下,不光新郎跟新

    夫郎要穿红色,宋老二和赵氏这两个做爹娘的肯定也要穿红的才喜庆。

    买了红绸,又买了一些红烛。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成亲需要用的东西,还顺便给大嫂二嫂英子姐她们每个人都添了一盒首饰和胭脂。

    一家人手里拿的满满当当的回了家。

    成婚的日子没怎么挑,也没找什么道观里头上香让道士给算一下吉日,干脆就定在了大年初一。

    初一这一天算是贺新年,宋声打算到时候请几个相熟的好友过来一起吃个席,反正初一他们都在家,不走亲戚,日子刚好。

    而且初一这一天李满也放假了,他跟上司说了一声,这几天就不排他的班了,刚好有时间办婚事。

    大年三十这一天,整个宋家热闹极了。宋声他们这个宅子的灶房要大一些,家中几个女卷全都挤到了灶房里头帮忙,又是炸鸡又是炸鱼的,还炸了一些丸子跟豆腐块儿,闻着都香。

    几个孩子在院子里头围着转圈圈做游戏,大毛已经九岁了,在那一本正经的跟团团和圆圆说着话,看着像个小夫子在教学生,透着一股子滑稽感,让大人瞧见了纷纷捂着嘴发笑。

    刚炸好丸子,炸好肉,几个孩子忍不住了,全都围到了灶房门口等着吃肉。

    男人们总是在屋里头围着桌子坐着,女人们已经给他们炒好了几个下酒菜,桌子上还摆了两壶酒,一边喝酒一边说话。

    宋老二今年是最高兴的了,玉哥儿的事在他心里头搁了好几年了,今年终于办了,他高兴的直接喝了两碗酒。

    不过酒桌上说着说着,他又有几分难过惆怅,今年全家人都在,唯独缺了他们家四郎。

    “三郎啊,四郎啥时候能回来跟咱们一块过年呀?”宋老二忍不住问道。

    他就这一个儿子,还指望着他回来传宗接代呢。虽然是在后勤上,但到底是参军,当父母的心里头都担心。

    尤其是今年过年,他还回不来,宋老二一想起这个心里头就有些难受。

    宋声给他倒了碗酒,说道:“二伯,你别担心,四郎在军营里头好着呢。他现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上次我还接到了他的信,说是上面又提拔他了。他现在可是混的比我都好,专门给那些军队筹集粮草的,好多将军对他都得客客气气的。”

    说起宋成,他从军之后本来是负责押送粮草的。但因为在一次押送粮草的过程中出了事儿,再加上雨雪天气,这粮草受到影响,还坏了一部分不能用。

    宋成自己想办法弄到了一部分粮草填补了上去,得到了上面的赏识。现在他在四处跑着做生意,做的就是这军中的生意。

    国库里每年都给拨军饷,而这军饷除了要买兵器之外,另外一部分都是买粮草了。

    从吃的到穿的,铠甲,衣服,鞋子,等等,薄的跟厚的,夏衣跟棉衣,都要花钱置办。还有军中所需的药草,也要花钱购买。

    宋声不知道宋成现在具体负责哪一块,信里头不能明说,但从信里宋成那得意洋洋的口吻来看,应

    该混得很不错。

    “那他有说啥时候能回来不?”宋老二问道(),他太想这个儿子了。

    宋声道:应该也快了()_[((),现在已经不打仗了,四郎应该快稳定下来了。他不用随军,肯定能回来的。”

    其实宋声想得更多,宋成如果在这方面干的很好,说不准还能捞个什么小官儿当当。

    他们老宋家的人参军入伍后各有各的机缘,李满这种就不说了,全靠自己的一身力气,还有到了战场上那股子狠劲儿,活出命来才有现在的官职。

    宋成就不一样了,说到底,他得有七成全都是靠机遇,另外三成是自己的努力。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大家一直以来对宋成其实并没抱多大的期望,自从他参军入伍后,大家的期望就是希望他平安,也不求他建功立业。

    宋声想到前一阵子宋成给他写来的信,说是还得到了一个官员的赏识,想把自家女儿介绍给他。

    不过这事儿八字没一撇,宋声没敢跟家里人说。万一这只是人家的一句戏言,做不了数,到时候空欢喜一场,二伯跟二伯母心里也会失落。

    一个桌子上坐着的都是男人,宋老大宋老二,还有宋老三,再加上宋平和宋峰,以及宋声,这是他们老宋家现在所有的成丁了。

    不过除此之外,桌子上还坐着一个人,就是薛四。

    宋声没想到他也跟着来京城了,看来之前奶奶他们说的话不假,这人对英子姐确有几分真心,不过到底是一个外人,宋声跟他接触不多,不清楚他这个真心到底有几分。

    想起之前听说过的京城里头的薛家,他心里头还是有疑虑。

    他起身倒了杯酒,端着酒杯道:“我敬薛兄一杯,听说这两年在家里,你帮了不少忙。英子姐那你也出了不少力,多谢你帮忙照应了。”

    薛四站起身喝了这杯酒,说客气了。

    酒桌上他并不怎么吭声,几乎都是在听宋老大他们说话。

    其实自从来了京城之后,他心里一直都不平静。自家那一摊子事儿一直逃避也不是办法,他打算等玉哥儿成亲的事儿过去之后就回薛家一趟,把家里头的事给处理好。

    可是一方面又担心,不知道该怎么跟宋英解释,所以他这几天比往常更加沉默了。

    宋声看出来他情绪有些不大对劲,但也没多说什么。毕竟人家的事如果不想说,也问不出来什么。

    大年三十的晚上,宋家十分的热闹。全家一起吃了个团圆饭,除了四郎宋成没回来,其他人全都到齐了。

    按照惯例,张杏花坐在上首。

    宋声现在这个宅院比宋家村他们宋家的老宅要小上不少,屋子自然也没有宋家村的敞亮,全家人都挤在一起吃团圆饭,甚至都有些坐不下,孩子都是站在旁边吃的,压根没有什么座。

    不过这一顿饭吃的热闹,李满从军营里出来之后,也在宋家住。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会被安排到什么地方,这几年其实也攒了一些钱,不过有很多他都寄回宋家村给玉哥儿了。

    ()    说实在的,玉哥儿现在攒的钱,可是比他还要富有。

    这回出来他还没有来得及置办宅子,就先在宋家住了。

    李满跟宋家人一块吃了个团圆饭,过了个年三十。

    等到初一的时候,全家人一大早开始张罗着做饭办席面,今天家里头只请了宋声的几位好友,像是秦元白和乔哥儿他们家,还有楚越,以及罗大人夫妇俩,都来了。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花溪巷的几位邻居,也请了一些过来吃席。

    就在自己家院子里头办的,也不占什么地方。

    玉哥儿的嫁衣是他自己绣的,其实这嫁衣他早早就绣好了,一直在箱底里放着,今天终于拿出来穿了。

    红盖头上还坠的流苏,今天他成亲,陆清一直在婚房里陪着他。婚房是临时收拾出来的,在东厢房,里头装饰的十分喜庆。

    李氏还特地给玉哥儿上了点妆,看着更加明艳动人了。

    家里头几个年纪小的娃娃都被打扮了一番,穿着红色的小衣裳,头上扎的红色的小啾啾,让他们到新郎跟新夫郎的婚床上充当吉娃娃滚了滚,寓意着多子多福。

    高堂之上坐着宋老二还有赵氏,旁边还坐着张杏花,以及宋家的其他长辈。

    小两口在大家的见证下拜了堂,以后就是正经夫夫了。

    家里头人也不多,也没什么人闹洞房。只有宋平和宋峰他们几个凑了凑热闹。不过没多久就散了,想着他们小两口也不容易,好不容易成了亲,就不闹他们了。

    新房里,玉哥儿在床上安静的坐着,他的盖头还没有掀。

    过了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从盖头的里面能看到是一个身形高大的人进来了,他一眼就认出来是李满。

    李满今天实在是高兴,多喝了几杯酒,整个人脸上红红的,带了几分醉意。

    这会儿其实天色刚暗下去,时辰还早,他就迫不及待的进来了。

    他坐到床边,伸手去掀玉哥儿的盖头。

    红色的盖头被拿开,露出了一张同样红扑扑,明艳动人的脸。

    李满整个胸腔中都充满了激动和欣喜,真好啊,他念了这么多年的人,终于是他的了。

    “玉哥儿,你放心,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以后我发了俸禄,全都上交给你。家里的钱都归你管,你不用给我留啥,我不花,都给你花。”他拉着玉哥儿的手说道。

    玉哥儿心里也高兴,今天是他们大喜的日子,天知道他在等待着这几年有多么难熬,可是又不能表现出来,怕家里的人看到了担心,晚上实在是难过了,只能偷偷躲在被子里哭。

    好在这几年总算熬过去了,苦尽甘来,他和阿满哥成亲了。

    李满看玉哥儿羞涩的低下了头,他真的好喜欢他,心里头更痒痒了。

    “天色不早了,咱们、咱们歇息吧。”李满脸红红的说道。

    玉哥儿轻轻的点了点头,李满看他同意了,一下子把人抱在了怀里,一双唇急急的亲了上去。

    红烛燃了一夜,他们现在条件好了,不像是以前在宋家村的时候,成个亲都还是借的红烛,还不敢烧的久了,到时候还要还回去。

    玉哥儿和李满一成亲,宋家人的心事放下了一大半。

    薛四听宋英说过他们之间的事情,看着他们两个人修成正果,也为他们高兴。

    想到自己的现状,他琢磨着这几天得回去一趟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等到他回薛家,就在大街上被人认了出来。

    这天宋英和两个妞妞一块出门,说是想要去东市逛逛。听清哥儿说,东市有很多东西都不常见,便想去看看。

    薛四不放心她出门,刚好他自己对京城很熟悉,就陪他们一块儿去了。

    本想着是年节,这个时候城里的人应该都忙着走亲戚,可没想到在东市上竟然碰到了熟人。

    “这不是薛家大少爷吗,是我见鬼了?薛君昊不是说这个兄长在外头打仗的时候已经死了吗?”

    说这话的人十分惊讶,要知道薛家大少爷薛君堰自从传出死讯,已经有一年多了。现在突然活生生的出现在这里,难免让人觉得震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