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夫郎他旺夫呀 > 第61章(微修捉虫)

第61章(微修捉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声摸了摸他的头,说道:“考完就回来了。昨天下午出发的,晚上到的县城。昨天晚上后半夜在县城睡了一晚,今天一大早就往回赶了。"

    陆清赶紧接过他背上的书箱,道:“今儿个天太热了,相公快坐下来凉快凉快。”

    屋檐下的风一阵一阵的吹来,倒也凉快许多。

    宋声走回来又出了一身的汗,宋家村的这个天气四季太过于分明,冬天特别冷,夏天又热的厉害。他早上出门的时候才冲过凉水澡的,这会儿已经汗湿了衣衫。

    而且这里每到夏天就算天很热,也都穿的长袖长裤,而且里面还得穿一层里衣,就更热了。

    也有那些男的光着膀子下地干活的,但都是庄稼汉,倒也没什么。像他这种看起来文弱的书生要是光着膀子,被别人看见了就会指指点点,说有伤风化。

    宋声皮肤白,每次一脱衣服,陆清都害羞的低头不敢看过去。

    只是这夏天太炎热了,宋声十分想念前世的短袖和短裤,但没办法,在这个时代,在外面那是万万不能穿的。

    不过在自己屋里不出去的话,那倒还能穿一穿。

    宋声画了个大致的图样,让陆清给他做了个短裤,穿着很宽松,只要不出门在家待着,穿着十分凉快。

    就是短裤下面露出他白皙的腿,看的陆清直晃眼。

    “相公,府城怎么样啊大不大,人多不多街道挤不挤”

    陆清从来没去过府城,这会儿跟宋声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闲着问道。

    宋声在府城待了没几天,头几天都在房里温习功课,后面几天就去考试了。

    没怎么在府城里逛,也就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出来跟着转了两圈。

    他想了想,道:“大不大不知道,不过人确实挺多的,而且街道也比县城里的宽许多。”

    “那府城里的饭好吃吗”

    宋声道:“还行,跟咱们县城里的吃食也没什么两样。而且价格还很贵,在咱们城里一碗素面条三文钱,到了府城就是五文钱一碗。"

    “直接贵了两文呀!还是县城好,虽然地儿小了点,但吃的却很便宜。两个人在家里说着闲话,不知不觉就到中午了。

    />陆清起身去做饭,今天二嫂抱着孩子回娘家了,中午饭就不做那么丰盛了,等到晚上大家都回来

    了,再多做点好吃的给相公补补身子。

    天气也热,饭菜做的太热了吃不下去。陆清就做了一大锅捞面条,把面条先擀好,切成条状,然后下锅煮熟之后捞出来放到已经装好凉水的盆里,炒几个黄瓜加鸡蛋当臊子拌着吃,吃起来也香着呢。

    农家一般夏天都吃捞面条,因为天气热,面条从凉水里捞出来,再拌上香喷喷的臊子,宋老大他们几个一人能吃两大碗。

    中午张杏花他们回来,看到宋声回来了,都十分惊喜。

    “三郎,你怎么回来这么早咋样,考试还顺利不”

    这是全家现在最关心的事。

    宋声笑了笑,说道:“嗯,挺顺利的。”

    一听他说考得很顺利,大家纷纷笑的十分开心。

    三郎既然说考得顺利,那想必有很大把握能考上了。

    “这几天在府城吃的怎么样是不是都没怎么吃好来,你多吃点鸡蛋,怎么看着去了几天就瘦了许多。"

    宋声也不知道奶奶是哪里看出来他瘦了,大概就是心里觉得他瘦了吧,他乖乖道:“奶奶,我碗里有好多鸡蛋呢,你吃吧,不用给我了。”

    宋老大他们听到宋声说考得顺利,下午去干活的时候更有劲儿了。

    这天儿也太热了点,宋家几个兄弟因为去地里干活,皮肤晒的黝黑黝黑的,一回来就汗流浃背的。

    宋声让陆清熬了点去暑气的绿豆汤,走的时候给他们每个人都用竹筒装了两筒带着到田里喝。

    这个时候田里的黍黍已经长到半人高了,正是出天缨结棒子的时候,地里有什么杂草之类的得除干净了。

    所以中午饭吃完后宋老大他们在家歇了一小会儿就又去地里干活了。

    等到下午天凉快了的时候,陆鸣忽然来了。

    陆鸣这次过来是来找陆清的,之前宋声跟他提议可以考虑一下分家,他琢磨了许久,觉得是个好法子,想着找机会跟阿娘姜氏提一下。

    结果又赶上农忙,家里的事一桩接一桩,一直没寻着什么合适的时机。

    />

    原来是大嫂王氏嫌陆鸣吃的多干的少,又嫌姜氏身体不好,没法给她帮忙,在家里大吵了一顿。陆鸣趁着这个机会,找姜氏说了一下想要分家的想法。

    本来以为他要多费些哺皮子劝一劝的,没想到他刚提出来,他娘就答应了。

    不过前提是,他得成亲。

    只要他成亲,阿娘就分家跟他过。

    其实姜氏在这个家里也受了很久的委屈,只是碍于陆鸣这个儿子一直没成亲,还有自己的小儿子陆寻一直在家里待着,也没别处可去,等以后到老了还得是靠大房养老送终,所以对于王氏一而再再而三的蛮不讲理,姜氏能忍就忍了。

    可现在不同了,二儿子竟然说他要成家了。

    既然他有了成家的心思,那以后即便是分家了,二儿子以后也有人养老送终,她也不用担心了。

    还有陆寻这个小儿子,从小他就跟二哥陆鸣亲近,以后他俩就跟着老二一块生活,没了王氏这个胡搅蛮缠的,以后肯定能少许多糟心事儿。

    陆鸣已经探得了阿娘的想法,这会儿过来找陆清,就是跟他说一下要分家的决定。

    陆清一听十分高兴,一是小舅舅终于愿意成家了,二是分家之后,外祖母跟阿爹都可以跟着小舅舅一家过日子。

    没了大開母的压迫,肯定能生活的开开心心的。只是陆清有一点担心,他道:“小舅舅,到时候你提出来分家,大舅母会同意吗”

    王氏是个很会打算盘的人,现在陆鸣都已经三十出头的年纪了,还是孤身一人,以后肯定要靠他们大房一家给他养老。而陆鸣的田地,他们大房也在种着。

    每年家里服徭役需要出人丁,陆鸣还可以帮他们出这个人丁名额,这样自己的丈夫跟儿子就都不用去了。

    可一旦分家,这地要先分出去一部分不说,以后服徭役也没人再替他们大房了。

    到时候丈夫跟儿子总得有一个出去受罪,王氏想一想就心疼。

    还有那几亩地,要活生生的扒出去,她也舍不得。

    所以陆清觉得小舅舅只要提出分家,大舅母肯定不会答应的。说不定还会一块儿闹三上吊的闹—场。

    陆鸣也有些发愁,这事儿确实不好办。但又没别的法子,这个家肯定是要分的。只是在此之前,他还得先把婚事给定下

    。

    一说到成亲的事,陆鸣这么大年纪了,忽然有些不好意思。

    陆清看了他一眼,眼里含着笑意道:“小開開,是不是高家那个姑娘呀”

    陆鸣点点头,有些羞涩道:“嗯,她说不嫌弃我年纪大。”

    宋声在一旁道:“小舅舅这不叫年纪大,这叫成熟有魅力,自古以来老夫少妻都比较宠妻。”

    陆清也道:“对,小舅舅实在又厚道,到时候肯定会对人家姑娘好的。我这未来的小舅母肯定是个有福气的人。

    这还没给人家提亲呢,陆清就把这小舅母提前叫上了,臊的陆鸣一阵脸红。

    “我今天把这事儿跟你外祖母说了,到时候你外祖母找个媒人去上门帮忙提亲。”

    这件事儿还不能陆鸣自己操持,比如这个找媒婆提亲,那得他的长辈去才行。

    陆清一听这话就十分高兴,道:“外祖母知道了一定很高兴。她盼着你成亲不知道盼多少年了,如今你可终于是想通了。"

    陆鸣道:“也不是想通了,就是现在跟以前的想法不一样了。现在忽然觉得,成家也挺不错的。以后家里有个人,对你嘘寒问暖,凉了会给你做衣裳,生病了会忙前忙后照顾你,这种日子,想想也挺幸福的。"

    陆鸣说完之后看向陆清,陆清一脸赞同的看着他,"小舅舅说的对,两个人在一起就是这样的。相公每次都很关心我,天冷了还会给我暖被窝,冬天都不让我用凉水洗衣服洗碗,对我可好了。”

    陆鸣脸一黑,他说这话并不是想听这个侄子秀恩爱的。宋声在一旁道:“那小舅開打算什么时候提分家的事儿”

    陆鸣道:“再等等吧,我先把婚事定下来。到时候还要商量着给彩礼成家分房子的事,估摸着你大舅母还要一阵闹腾。”

    “那为什么不先分家再成亲呢”

    陆鸣叹了口气道:“这不是你们外祖母不信我嘛,怕我是哄骗她假意说要成亲,实际上就是为了分家。万一是假的,她怕以后分家了,我老了没人给我养老。

    陆清一听这话,赶紧道:“小舅舅你别担心,如果你不成亲,以后我给你养老送终。不过啊,我还是希望你成亲的。这样以后就有人能够照顾你了。"

    陆鸣摸了摸他的头

    ,这个侄子没白疼他。

    “嗯,先把成亲的事儿办了,到时候也好有理由跟你大舅母提分家。”

    毕竟陆鸣成亲之后就拖家带口了,人家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提出分家也合情合理,王氏也没什么站得住的理由来拒绝。

    不过万一她胡搅蛮缠起来,那就不好说了。

    陆鸣看陆清也是支持他分家的,心里头更有了底气。走的时候宋声和陆清都叮嘱他说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来说一声。

    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转眼就到了晚饭的时候。

    二嫂李氏也带着孩子从娘家回来了,宋峰是陪着她一道去的。回来之后娘家的人还让她带了两个西瓜回来。

    宋家村种西瓜的人不多,西瓜地是没有的。最多就是在家门口前面的小地块上种一点西瓜,长的也不大好。

    瓜农们每年光是打理瓜地都很辛苦,这西瓜种起来也不容易,地里的瓜长成之后摘下来,还要拉着车到城里去卖,赚的都是辛苦钱。

    农家们很少去买西瓜吃,一般就是自个家里种的有,就不用花这个钱去买了。二是舍不得花钱买,一个大西瓜也挺重的,就算一斤两文钱,一个大西瓜还要好几文呢!

    看到宋峰拎了两个大西瓜回来,全家都很高兴。他们家今年没有种,想吃的话还得出去买,不如家里种有西瓜的吃着方便。

    到了黄昏时分,外头的风逐渐停了。

    随着太阳的落下,温度也渐渐低了一些。但因为风停了,却也更热了。

    这个时候吃几块西瓜解解暑,那是相当凉爽的。

    张杏花看到有大西瓜,赶紧让宋夏拿到凉水里去放着。

    外面井里的水十分阴凉,西瓜放进去泡一会儿,吃着又凉又甜。

    宋家今年养了好几只鸡,公鸡母鸡都有。只是母鸡要更多一些,是为了下蛋养的。而养公鸡除了配种,就是为了吃鸡肉。

    今天宋声考完试回来了,张杏花发话道:“今晚杀鸡吃!”

    虽然现在宋家的生活好了许多,但也不是顿顿就能吃上肉的。

    一听说炖鸡吃,家里的孩子都乐开花了。他们最喜欢吃肉了,跟着三叔有肉吃。

    一说要杀鸡,孙氏把袖子往上一搀,就到后院的棚子底下捉鸡去

    了。

    几个小孩子觉得有趣,也纷纷都过去跟着抓鸡。

    闹到后院里的鸡直扑腾,没一会儿,几个小孩身上都沾了一点鸡毛。

    鸡抓到了之后,孙氏开始熟练的杀鸡褪毛。

    今天大家都高兴,虽然三郎的考试结果还没出来,但大家心里都在隐隐期待着。

    家里人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晚饭,然后把之前泡在水里的西瓜拿了出来,一个西瓜切成好几瓣。一人一块,吃了个爽快后便各自回房睡觉去了。

    夏日的天最省事,天气热只铺了张席子,晚上连被子都不用盖,稍微搭两件衣服就直接睡了。

    刚回到房里宋声就忍不住把陆清搂到了怀里,前段时间为了准备考试,他一直都清心寡欲的,每天晚上最多也就是亲亲抱抱,别的什么也没干。

    如今好不容易得了点空闲,他要把前段时间落下的都补回来。

    看相公这般模样,陆清知道他是憋久了。相公憋的慌,他也心疼,所以一晚上都很配合。

    天气太热了,加上运动之后又出了一身汗。宋声把人折腾的没力气了之后,从外面专门打了盆水回来给两个人都擦洗了一番,这才睡去。

    窗外的蝉鸣响彻夜空,时不时还有青蛙咕呱咕呱的声音响彻在耳边,伴随着嘶嘶的风声,夏天正在散发着活力。

    宋声考完之后好不容易能休息几天,不过他也没闲着,家中田里的活,他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多钻研一些别的,希望能给家里带来一些进项。

    之前跟梁又明一块儿去迎春坊吃饭的时候,里面的菜放了辣椒,他当时留意了一下。

    后来跟梁又明打听过一次,这个辣椒是从蜀中传过来的,但是因为他们这边的人吃辣椒的不多,所以辣椒一直都不温不火的。

    贩卖辣椒的人也很少往他们这边来,在杂货铺子里几乎都没有卖辣椒的。

    宋声想了想,如果有渠道可以买到辣椒,那这吃食就可以做出来很多新的花样来。

    有些人并不是不能吃辣,只是这辣椒没用到正地方。

    比如用辣椒炒菜,可能有些人就不喜欢吃。但如果用辣椒做火锅锅底,那可能喜欢的人会更多一些。

    宋声琢磨了一下,想弄个火锅出来让家里人试吃一

    下。

    现在虽然没有辣椒,但可以吃三鲜菌菇之类的。

    只是这火锅的锅子得定制,一般用铜锅或者铁锅的比较多。他得先画个花样,然后找铁匠做一个。

    对于宋声来说,火锅是最容易做的了,就是这个锅底要多费点功夫。

    前世他经常去一家老字号的火锅店吃火锅,跟那里的老师傅很熟,聊过一些用料之类的,他觉得可以试着改进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味道好吃的锅底来。

    景朝好吃的吃食太少了,大部分都很清淡,厨子的刀功还有经验都不错,但能用的调料太少,做出来的味道也就差了许多。

    宋声在家里把涮火锅的锅子图样给画了出来,准备有空掌到城里的铁匠铺子,让人给打造一个。

    这一个锅子可不便宜,尤其是还是用铁打造的,比一个铁锅都值钱。

    趁着这段时间,宋声打算好好琢磨一下这个锅底。刚好家里有炉子,烧的炭也能派上用场。

    到时候锅子也打好了,等到入秋天凉了之后就可以吃火锅了。

    宋家村地处北方,这边的吃食都以面饼还有面条为主,大多都是吃的面食。这边的大米都是从南方种稻子的地方运过来的,价格要比白面贵一些。

    不过这米饭吃了顶饱,一碗白米饭下肚,下午干半天的活都不觉得饿。所以每到农忙的时候,家里就会经常做大米饭吃。

    如果吃火锅的话,就可以配着吃大米饭。里面还可以加面条,吃哪样都可以。

    宋声一直都想开一个经营类的铺子,这样家里能够出来做个小本买卖,就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

    像是他们冬天里烧炭,只有冬天能挣的多一点。到了其他季节,这炭就不好卖了。

    春天种的棉花也需要长好几个月才能收起来卖掉,也都需要时间,不像是开个做生意的铺子,每天都能够有生意赚钱。

    宋声在家琢磨着锅底的配料时,全家都在等着县衙的传信官过来。

    不知不觉距离宋声考完试回来已经过了六七天了,算算时间,这个时候报信儿的人也应该过来了。

    然而都等到第八天了也没个报信儿的人前来,宋家每天都有人在门口张望着,脖子都快望断了,依旧没见官府有人过来报信儿。

    村里有人路过宋

    家看到他们家的人时不时的朝着门外张望着,忍不住笑道:“我说婶子,快别往外看了,没人过来。这再看下去,你这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人也没来!"

    大家都知道他们在看什么,不就是在等着县衙报喜的人吗

    看着情形,宋家三郎这次肯定又落榜了。要不然这都第八天了怎么还没个报信儿的人来

    张杏花瞪了他一眼,气鼓鼓的把门关上了。

    虽然心里一直觉得三郎这次肯定没问题,绝对能考上的,但这几天他们等的都很煎熬,现在又听到村里人这么说,心里忽然有些泄气,难不成三郎这次又没考上

    这几天村里的人说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人说他们老宋家想考上秀才公想疯了,天天没事的时候就倚在门口朝外面张望,可惜就是没有报信儿的人来。

    老宋家全家都很忧心,但又不敢在宋声面前表现出来,怕打击到他。就装个没事人一样的,该吃吃该喝喝,该说说该笑笑。

    其实全家的心里都记挂着这事儿。

    宋声倒是没想那么多,不过他心里也生起了一丝怀疑。对于这次的题目他还是很有信心的,怎么会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报信儿的人来呢

    他又仔细回想了一遍答题的内容,确认自己写的没什么问题,就连文章的字体,他都是特意写的时下很受欢迎的瘦体小楷,按道理来说,应该不至于会落榜啊

    这秀才每年整个府城录的人还是不少的,就算拿不了考前的名次,得一个附生应该还是够得上的。

    宋声觉得会不会是传信儿官耽搁了时间

    这几天家里的人都心不在焉的,其实心里挂念着什么他看得出来。

    他主动说道:“再等等,我觉得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能是传信官有事耽搁了。”家里人听到这话,心里多少好受了一些。

    只是村里的人说闲话的更多了,不过更多的人都是等着看笑话的。

    村里的读书人有好几个,不过像宋声这种十岁就有神童之名的人,一连考了三四次,都没考上秀才,比着那些平庸的人一直没考上秀才话题度更高,也更惹人笑话。

    张杏花带着几个重孙子从村里走过去,都有人故意道:“杏花婶子,这是干什么去呀是不是打算去城里问问宋声考试的情况啊"

    “还是去问问的好,问问更放心不是也省得整天老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了。”张杏花不想理他们,她心里虽然也很没底,但心里还是相信宋声说的话的。不过还有一部分人很有眼色,主动上前跟张杏花搭话,话语间都和和气气的。等张杏花走过去之后,有人问道:“你刚才干嘛要对她态度这么殷勤”

    那人道:“说两句好话又不会吃亏,现在这结果不是还没出来呢吗这指不定人家就考上了呢,那到时候人家可就是秀才公了,能跟秀才公一家攀上上关系,多说这几句好话算什么。再说了,就算考不上也不至于拉踩人家一脚呀,这谁还没有个困难的时候了,不能因为看不惯人家日子越来越好了,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这人的话说的通透,只不过能做到他这样的人却不多。又过了一天,还是没人来。

    眼瞅着太阳都要落山了,张杏花又在门口张望了一天,心里叹了口气,看来他们老宋家今年还是没戏了。

    都这个点儿了,应该是不会有人过来了。

    她刚起身要关门,就听见门口急匆匆传来了一个声音,“打搅一下,请问这是宋家村宋声的家吗"

    张杏花看这人十分陌生,不知道他来干什么,警惕的问道:“是,请问你找谁”

    那人一听是,喘了几口气儿,一脸高兴道:“太好了,终于找对地方了。这位大婶,我是来传信报喜的,宋家村的宋声榜上有喜,还是案首,这可是第一名的秀才公呢!"

    张杏花一听,整个人先惊后喜,反应过来之后都要高兴的昏厥过去了。

    “你说什么我们家三郎考上秀才了还是第一名!”在院子里站着的宋老三快步走过来问道。

    传信的人又重复了一遍,然后道:“恭喜恭喜,这可是案首呢!咱们凤坪县可是很久没有出过案首了呀!"

    宋老三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打量了他之后,道:“你真的是传信官吗怎么没有穿官服该不会是来唬我们的吧"

    难道是有人故意找人来戏弄他们的

    传信儿的人赶紧摇头道:“没有没有,我真的是来传信儿的!只是本来要过来的传信官是我哥,但是他前两天不小心摔伤了腿,没法过来了,我今天是替他过来帮忙传信儿的。&

    34;

    每年传信官因为争抢着给县里的头名秀才送信都要挤破了头,本来要给宋声传信儿的传信官好不容易抢到了,结果刚出门没多久就把腿给摔伤了,这才让弟弟帮忙跑一趟。

    说完后他挠了挠头,又道:“还挺不好意思的,前两天我哥因为伤到了腿,我忙着送他去看大夫,就把这事儿给落下了。不过好在这个时候报信儿也不晚,这是信帖,你们可以看一下,我真的没有骗你们。”

    他们站在门口说话,已经吸引了不少村里的人过来。

    宋声也听到了奶奶张杏花叫他过去,他到门口接过信帖一看,上面写着景朝四十四年夏院试案首宜阳府凤坪县宋家村宋声。

    最前面是考试的年份,后面跟着的是籍贯,最后是姓名。这怎么着都不会弄错的。

    而且这张信帖上面还盖了官府的官印,说明是官方认可的。

    那这就是真的!

    宋声看完之后笑了笑,看到家里的人全都过来了,满含期待眼睛一眨不眨的的看着他,都在等着他说话。

    他点点头,道:“我刚看了,他说的是真的。奶奶,大伯,爹,我考了第一。”这个消息一出,全家都沸腾了。

    比当初他们烧出来银骨炭的时候,高兴了几百倍不止。

    这只是一场院试,仅仅是科举入门的秀才而已,所以即便是他考了案首,也还没到县里的人敲锣打鼓过来道喜的程度。

    不过现如今,有个报信的人过来报了名次,已经很好了。

    周围不知何时已经聚集了不少村里的人围观,这会儿听到宋声是真的考上秀才了,纷纷道喜。

    “恭喜恭喜啊,宋老三,你可真是有福气了,以后就是秀才公的爹啊!”这话虽然是道喜,但充斥着满满的羡慕和嫉妒。

    人家儿子都已经考上秀才了,以后人家全家都不用再出人丁徭役,家里的田也不用再交粮税了,可真是有福气啊!

    “恭喜恭喜啊杏花婶子,我就知道你们家宋声肯定能行,这下不仅考上了秀才公,还是第一名

    嘞!那以后离举人老爷也就不远了!"

    张杏花爱听这话,他们家有个秀才公她就已经很高兴了,以后如果真的考上举人,那她可不就是举人老爷的祖母了!

    乖乖

    ,他们家祖坟真的是冒青烟了!明天她就去上坟去,希望家里的祖宗们能够保佑三郎能够—直聪明下去!

    宋家全家都高兴疯了,他们盼着宋声考上秀才都盼了多少年了,如今竟然真的考上了,可不得高兴的跳起来!

    传信的人还没忘今天除了报喜之外,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宋声。

    他道:“宋秀才,恭喜恭喜啊!这次考试的学子那么多,你一下子就中了案首,把府城的那些世家学子都给比下去了,给咱们凤坪县挣了不少脸面呀!我哥说知县大人说了,后日要请这次凤坪县的案首吃饭,到时候还请宋秀才别忘了时辰!"

    卢钰作为知县,县里边出了一个院试案首,这是可以写到政绩中的。

    况且他是范阳卢氏的人,请院试第一名吃饭,对那些正在备考的莘莘学子们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宋声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谢谢提醒。”

    陆清站在一边笑容止都止不住,从兜里摸了几个钱出来,道:“大哥,谢谢你过来给相公报喜,刚才出来的急,也没带什么东西感谢,这几个钱就当时请大哥喝酒了。"

    传信本来就是个辛苦活,每天要跑好几个村子去传信儿,有近有远,忙的时候连口水都喝不上。

    他们不像是考上举人来报喜的喜差有赏钱,给秀才报喜,大部分会给他们塞一些东西当做答谢。很少有这么上道的,给几个钱让他们去买酒。

    传信儿的大哥今天还是替哥哥来跑的这一趟,没想到就有这么好的运气,一看有铜板拿,十分高兴,乐呵呵的夸道:“宋秀才有个好夫郎啊!”

    报信儿的人把话带到之后就拿着钱走了,这下不只是宋家炸开锅了,围观的村里人也都沸腾了。

    他们刚才可全都听见了,这宋家的三郎不仅考上了秀才,还是第一名呢!更重要的是,县老爷都要亲自请他吃饭了!

    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得飞快,整个村子很快全都知晓了。

    他们这些老百姓哪里见过什么县老爷,可人家宋声,不仅能见到,还能跟县老爷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

    这是何等的荣耀啊!!!老宋家真的是不一样了啊!

    张杏花高兴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身边围了一群人,全都在向她道喜。如今宋声考上了秀才已经是板

    上钉钉的事儿了,那可是全村第一个秀才公啊!这个时候不巴结,

    以后再巴结那就要排队了!

    张杏花这几天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可这还不如悬着呢,现在她的心扑通扑通跳的飞起,摁都摁不住。

    宋老大那更是高兴了,嘴角都快笑歪了。

    那可是秀才公呀!他们老宋家出了秀才公!!!他到现在都感觉跟做梦似的,明明前两天都以为没戏了,今天就突然峰回路转,说他们家三郎考上了,还是个案首!

    旁边的人夸道:“还是你们家宋声有本事啊!这脑袋瓜子是咋长的整个府城那么多人去考秀

    才,这还能掌个第一名回来!真了不起!”

    宋老大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兴奋道:“那可不嘛!你还别说,我们家三郎那就是聪明!以前没考上呀,那都是为了积累经验,你看看这次,一下子就考了个第一回来,后天还能跟县老爷一起吃饭呢!也不知道县老爷长啥样,我到现在都没见过呢。"

    宋老大这摆明了是在炫耀,要是平时,别人不嘲讽他一顿算好的了。

    但今天可不一样,他说的也是实话,虽然在旁人的耳朵里听来酸的很,但没办法,谁让人家宋声真是有本事呢!

    有那好事的问张杏花道:“这次你们家宋声考上秀才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这次准备摆席不”

    张杏花难得阔气一次,乐呵呵道:“摆!让大家也都沾沾喜气儿。

    宋声有心想拦着点,毕竟如今只是考上个秀才而已,以后他还要考举人,考进士呢!岂不是摆不完的席

    但看到家里人这么高兴,他索性也就不拦了。

    对于宋家来说,宋声这个秀才是他们盼了好多年好不容易才盼来的,一朝得偿所愿,定然激动坏了。

    如今考上秀才对于宋声来说只是他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步,以后他还有漫长的格局之后要走,所以他脸上并没有多少激动。

    不过高兴肯定是高兴的,就算不为这个小小的秀才高兴,看到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心里也高兴的紧。

    一旁的宋老三更是高兴的开始得瑟起来了。

    年前烧出来银骨炭的时候,他就狠狠吹嘘了一把儿子的本事。

    现在可好,儿子

    考上秀才了,还是第一名,后天还要跟县老爷一起吃饭,这都够他吹好几年的了。

    陆清站在宋声旁边也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抱着宋声的胳膊不撒手,问了好几遍这是真的吗一转眼他真的成了秀才夫郎了,他怎么会这么好福气呢!

    相公真是太厉害了,他刚嫁进来将将一年,相公就给他挣了个秀才夫郎的名头回来。

    以后他再出门,那就更有面子了。

    这会儿已经是傍晚了,到了晚饭的时间,围观的人差不多也都走了。宋家开始准备做饭。

    今天晚上的饭想不丰盛都难。

    为了庆祝宋声考上秀才成为他们宋家村第一个秀才公,张杏花亲自操刀下厨,不仅炖了一只鸡,还煮了一锅的白米饭,甚至还去村里放着肉的人家里掌钱买了一大块肉回来。

    今天晚上炒菜,张杏花特别舍得放油放盐,一桌子菜做的香味十足,院里头飘的都是饭菜香,两边的邻居家里都闻到了香味儿。

    今天都知道宋声考上秀才了,闻见这么香喷喷的饭菜味,不想也知道人家今天晚上的饭有多么丰盛。

    王婶子嫉妒的一口白牙都快要咬碎了,村里的其他人这个时候都积极跟宋家交好,只有他们家最尴尬,以前关系闹得那么僵,王婶子根本拉不下脸来去人家家里道喜。

    宋家此时饭卓上已经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一家人收拾好坐下吃饭,宋老大专门去别人家里换了点酒回来,今天高兴,打算好好喝一顿。

    宋老大道:“咱们家三郎真是有出息了,今年说考上就考上了,真给咱们老宋家争气!来,我提议,咱们一起喝一个!"

    张杏花也没生气,脸上笑的褶子叠的满满的,道:“喝喝喝,今天晚上高兴,一起喝一个!”

    一家人闹腾到很晚,才各自回房间去睡觉。

    但今天晚上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因为实在是太高兴了,兴奋的压根儿都睡不着。

    张杏花和宋老大他们都商量好了,明天就挨个去亲戚家报喜,也让亲戚们都知道一下,家里的孙子出息了,考上秀才公啦!

    这摆席就放在三天后,这几天他们也好准备准备东西,省得手忙脚乱的。

    第二天一大早,宋家的门槛都要被踩破了。

    村里的人一会儿来一波

    道喜的,这次来道喜可不能空手来,得拿点东西过来,算是来添喜的,等到三天后人家摆席的时候,他们就能过来吃席了。

    一上午的人都没断过,到下午的时候李满也来了。

    他直接掌了满满一篮子鸡蛋过来。

    鸡蛋属于荤腥,这一篮子鸡蛋也值不少钱呢。李满个子高,在一种人里面属于鹤立鸡群那种。

    他在人群中找了一下,看到正在接待人的宋玉,径直走了过去。

    宋玉看到他,惊讶道:“阿满哥,你怎么过来了”

    李满把一篮子鸡蛋递了过去,道:“嗯,我来添喜。”

    宋玉坐在旁边的小党子上,在旁拿着小炭笔学着记东西。

    谁家来拿了什么东西,那都是要记下的。

    今年他也跟着宋声学认了一些字,现在已经会写很多字了。

    这是这字写的歪歪扭扭的,不过能辨认出来写的是什么。

    他坐在旁边低着头写李满的名字,然后在旁边写上一篮子鸡蛋。

    因为字有点多,他写的很慢。李满站在他面前低头看过去,一眼就能瞅到他白皙的脖子,纤细又好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