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三河刘的葫芦
顾闳中是谁?
他是南唐画院待诏,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顶阶大画家,深受南唐后主李煜的信任。
著名国宝古画《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出自他的笔下。
诚然,这幅《风雨夜归图》的画功也不错,单单构思就可以称一句巧妙。
人物栩栩如生,风雪好似让人身临其境,以景衬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但若说这是顾闳中的真迹,不仅李凡不信,去古玩街上随便拉一个懂字画的普通藏家估计也不会信。
因为造假者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折扇是北宋时期才传进来的,南唐时根本就没有折扇。
并且竹子热胀冷缩,传世古扇扇骨周边的扇纸必有细微的小裂痕,这是物理原因,谁也无法改变。
而此扇之扇骨周围没有任何裂痕,说明裱糊时间可能还没有一年。
看到这里,李凡已经有了鉴定结果。
这柄折扇的扇骨是真的,但扇面不知是何原因损坏了,于是造假者弄了一幅赝品重新制作了这把湘妃扇。
放下折扇,看了看腕表,“六件古玩已经排除两件,只是现在已经18:15分,为何那位还没有把画送来寄售?”
上一世,李凡也只是大致知道一个大致的时间,具体是不是晚上六点,他也说不准。
因为上一世李凡听到这个事情时已是几年后了,并且当时的李凡凭借精湛的医术与鉴宝早就积攒下了巨额财富。
三千万虽然不少,却也不值得李凡问个明明白白。
他只是大概知道那件唐画是2009年9月2号下午六点到晚上八点有人放在天籁阁代为售卖。
然后这幅画在9月3号的中午被一个叫老章头的人用三万块钱的底价买了去。
保险起见,李凡才选择这个时间段来店里截胡。
“既来之则安之,哪怕拿钱砸,也要将那幅小李将军的真迹买到手!”
放下湘妃扇,李凡开始观察剩下的四件古玩。
分别是:
一个葫芦。
一方古砚
一枚子冈牌。
一尊青花梅瓶。
想了想,李凡将木桌最中心的葫芦拿了起来。
这葫芦不大,是个小葫芦,不过巴掌大小,但是品相不凡,其色如金,包浆厚重。
葫芦上端刻山水人物,葫芦下端雕龙凤呈祥。
并且还用黄花梨做了镶嵌口。
这物件李凡认识,乃是文玩中的葫芦器。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匏器。
匏器是普通葫芦的一种深加工,好似陶器与瓷器的关系。
普通葫芦只是可以装水装酒,但做成匏器后却是价值大增,成了与木雕竹雕一样的珍稀摆件。
到了清咸丰年间,葫芦器再次名声大涨,因为在靠近京城的三河县出了一位制作匏器的奇才,此人唤作刘显庭,他所范的葫芦,因叫虫出音,为人所珍,世称:三河刘葫芦。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葫芦器中的爱马仕与劳斯莱斯。
传说三河刘制作葫芦从不用别人种的,他范制葫芦都是自己种。
这样就保证了葫芦的质量。
坊间也传闻他所种的葫芦种子来历神秘,谁也不知道是从何处得来的。
神秘种子结出来的葫芦是糠胎瓷皮,也就是表面坚硬无比,而葫芦内部却是舒舒服服,乃是制作匏器一等一的好葫芦。
就算说一句天下第一也不为过。
更为重要的是,三河刘在处理葫芦内部时还有一手从不示人的绝顶秘技。
众所周知,清代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巨商富贾很多都喜欢斗蛐蛐或者斗蝈蝈。
不斗蛐蛐,往往也喜欢养鸣虫。上至天子亲王,下至富商名士,从宫廷到民间,玩虫赏匏,已经算是一种流行的社会风尚。
而蝈蝈蛐蛐进了三河刘制作的葫芦器后,马上就好似打了鸡血一般,搏杀之时战斗力直接爆表。
单单叫声就能吓退对手。
鸣虫的寿命都是极短的,到了冬天基本全挂。而传说三河刘葫芦可让蝈蝈蛐蛐在里面安稳过冬,第二年照样是斗王之王。
可以这么说,三河刘的葫芦从清代一直到民国,都是斗鸣虫人群中的至宝。
而李凡手中就是一个底部刻有“刘显庭”三个字的三河刘葫芦。
闭上双目,李凡用双手细细盘了盘这件所谓的三河刘葫芦。
手感很好,温润细腻,如果不是知道手里握着的是一件葫芦,李凡甚至感觉这是一尊葫芦状的玉雕。
“难不成这六件古玩中属此物最真?”
睁开眼再次端详,李凡有些拿不定主意。
要说鉴定字画瓷器或者玉器,李凡绝对不怵。
但是三河刘的葫芦,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李凡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
以前逛古玩市场或者古玩街看过不少所谓的三河刘葫芦,但无一例外都是赝品。
因为这物件很稀有,甚至比清代官窑瓷器都稀有。
有传言,三河刘的成品鸣虫葫芦每年出产的数量不超过两百个。
就算三河刘从三十岁开始制作葫芦,到八十岁寿终正寝,也不过制作万余个罢了。
一百五十多年下来,能完整传下来并且品相完好的十不存一。
也就是说,整个古玩收藏界最多也就是千八百个三河刘葫芦。
除去已经有主的或者流传到国外的,目前在古玩市场上能买到的可能也就是两三百个。
所以手里这葫芦到底是不是三河刘真的很难说。
呼!
深深吐出一口气,李凡决定用【观气鉴宝】的金手指作弊了。
心中默念一声观气,一层薄雾将葫芦笼罩其中。
可惜接下来的一幕,让李凡有些诧异。
这件所谓的三河刘葫芦竟没有任何的宝光现出。
一丝一缕,一丁一点都没有。
要知道就算是清末民初的也会有豆粒般大小的宝光出现。
没有宝光,那只能说明此物并不是一个老物件,而是一件现代仿品。
“现在这造假的技术真可说神乎其神了,如此精美的葫芦器竟是一件仿品,可惜,实在是太可惜了!”
将手里的葫芦轻轻放下,李凡再次将桌上那枚子冈牌拿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