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陈玉和他的养鸡场
宋福国眼眸深深的盯着陈玉看了一会儿,问道:“那你以后打算做什么?”
陈玉甩甩发酸的手腕,看着自家破败的黄土房,沉默着,然后说道:
“我想带弟弟妹妹走出大山,我这辈子就是小学五年级的命,但我弟弟妹妹未来肯定是大学生。”
宋福国听到这话,心脏不由得抽动了下,这句话中的力量,无比的沉重,看着这个一边擦汗一边干活的男人,心中没有感慨和赞叹,而是难以言喻的酸涩。
一个被称之为顶梁柱的18岁男人。
有了宋福国的帮助,鸡场很快圈好。
陈玉把鸡棚子里的鸡赶到鸡场,又切了两大盆猪草,扔进去。
然后,
一边把驱虫粉倒进水桶里,一边说道:
“宋叔,养鸡别的都不重要,就一条千万记住,驱虫,内部驱虫要用驱虫粉,去镇上的国营店有卖,外部驱虫用沙子搅拌洗衣粉,供销社就有,一个月一次,直到鸡卖出去为止。”
“鸡饲料不用多给,喂鸡的时候掺点就行,咱们养的不是肉鸡和蛋鸡,不需要快,等以后养鸡场规模大了,你安排大哥和二哥出去学习,到时候,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宋福国认真的听着,他不是个摆长辈谱的人,能让家人过好日子,他当然愿意学。
“谁能想到你心里这么有数,之前村里人还想看你笑话呢。”宋福国坐在大石头上,看着鸡场里的几百只鸡,感叹着说道。
陈玉一笑,没有说话。
宋福国转头看陈玉,问道:“就没想过自己把养鸡场做大,让那帮看你笑话的人好好看看?”
陈玉摇摇头,轻笑道:“我做这些并不是给谁看的。”
陈玉转头看宋福国,拍拍胸口,说道:“宋叔,我心里藏的不是一口气,而是一股劲儿。”
宋福国怔怔看着陈玉,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无法形容,自己在听到陈玉这句话之后,是怎样一种震撼。
“走吧,去家里吃饭。”
宋福国拿着烟袋锅敲了敲脚底,敲出烟灰,站起身,拍着陈玉的肩膀。
“行,我把门关上。”
陈玉把后屋门关上,跟着宋福国从侧面下了山坡。
不多时,
陈玉家的鸡“出棚子”的消息传遍了整个3队,紧接着,传遍了整个三沟村,有不少人都特意拐个弯儿,来陈玉家不远处看着后山小树林的几百只鸡。
这种规模,在20年后不算什么,但这是1982年,大力发展经济初期,470多只鸡圈在了一个鸡场里,几乎遍布半个小山坡,场面相当壮观。
他们难以想象,这些鸡是怎么养出来的,值多少钱,正常人家,一家有十几只鸡,都是能用鸡蛋去国营店换钱了,几百只母鸡产蛋,一天能赚多少钱?
他们算不出来,
他们只知道,四个月前,陈玉把自家仅有的一亩五分地租出去三年,得了85块钱。
宋福国家,陈玉送来的五香酱牛肉没都吃完,而是留了一半,桂花婶给切成了薄片,让几个爷们儿下酒。
今天陈玉来了,桂花婶和宋家两个儿媳妇都没上桌,领着儿子回了屋,等着男人们吃完饭,她们再领着孩子吃剩菜。
陈玉看了看桌上,酱牛肉、大葱炒鸡蛋、蒸鸡蛋酱、土豆炖豆角、萝卜条蘸酱,土豆丝饼,
对于女人没上桌的做法,他是不认同的,但他又不能随便开口说人家的事,只能尽快吃完饭,撤到一边去,让女人和孩子吃饭。
桌上,
陈玉把事情说了,宋家两兄弟没什么表示,都看向宋福国,因为没分家,还是宋福国当家作主。
宋福国看了两个儿子一眼,没说什么,只是跟陈玉讨论着养鸡的事,需要投多少钱之类的。
从他的态度和言语上看,宋家开养鸡场这件事,基本是板上钉钉了。
陈玉喝了一两酒,把碗里的二米饭吃了,就放下了筷子,
“叔,大哥二哥,咱们去旁边再合计合计?”
宋福国抹了把嘴,放下酒杯,“行,咱们去屋里合计。”然后,他冲屋里喊了声:“家里的,吃饭了。”
桌上的酱牛肉和大葱炒鸡蛋,四个男人基本没动。
宋福国和两个儿子都省着给孩子吃,陈玉也不是那种不懂事儿的,胡乱扒拉菜,只吃了些豆角炖土豆。
桂花婶从屋里出来,看着桌子上的菜,脸色有些尴尬,也有些欣喜,招呼儿媳妇带孩子吃饭之后,用蜂蜜冲了四杯蜂蜜水送进屋里。
宋福国说道:“大队里的三轮自行车你拿去用,支持年轻人发展致富,不算占公家便宜。”
“爱民,你明天不用去地里了,去鸡场帮着干活,等小玉下班回来,跟着学习。”
宋爱民是大儿子,敦实憨厚,手指夹着没有过滤嘴的烟,点点头,嗯了声。
宋福国又对小儿子说:“建设,这俩月你收拾地,等小玉出去做生意的时候,你跟着走。”
“知道了,爹。”宋建设点点头。
陈玉把烟碾灭,起身道:“叔,大哥二哥,我就先走了,这事儿,您家好好商量着,我回去照看着鸡场。”
“好,你俩出去送送。”宋福国吩咐道。
陈玉三人出来的时候,喊了声桂花婶,大嫂、二嫂,然后,快步离开。
办养鸡场,不是陈玉的目标,当时他只有85块钱,能选择的最大获利项目,就只有养鸡而已。
但凡当时他有两千块钱或者县里有关系,他都会选择另一条路来积累原始资金。
不过,还好,最难熬的三个月已经过去了。
陈玉坐在鸡场边的大石头上,跟不断前来聊天询问的村民聊着天,大部分是来问这些鸡能赚多少钱,还有一部分是来问鸡怎么卖的。
陈玉今天圈鸡场的举动,在三沟村掀起了一阵热潮,不出意外的话,今晚三沟村家家户户的饭后话题,都是陈玉和他的养鸡场。
傍晚,陈玉骑自行车去接兄妹俩,小元坐在横梁上,陈生坐在后座,一人手里攥着一根雪糕,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又引来一阵羡慕的眼神。
老陈家这俩小的,咋天天都有冰棍吃,汽水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