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皇陵,祖龙(一)
在吃过午饭之后,隋天鞅就动身飞往了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8年,完成于公元前208年,是大夏墓葬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陵墓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
陵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8公里,南北宽16公里,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陵内布置严谨,设有三重壕、四重围墙、五大院落、多道铜门等严密防御系统,气势恢宏,设计巧妙。陵区还埋葬了大量的宫廷建筑、车马和奴隶以及陪葬品,展现出当时秦朝的强盛和文化特色。
秦始皇陵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大夏文明古代辉煌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然而,由于考古技术和科技条件的限制,秦始皇陵至今未得到完全的开发和探索,其中的许多秘密和珍宝仍然在等待人们的探索和发现。
很快,隋天鞅就抵达了秦始皇陵外,感知到纷繁复杂的内部结构,隋天鞅也是一阵头疼,在动用自己的秩序异能轻松进入其中之后,映入隋天鞅眼帘的正是一条幽暗深邃的长走廊,两边的墙面上有着两列整齐的灯盏,不过里面早已变成了空壳,并没有任何光亮,不过并不影响隋天鞅的前行。
在黑暗当中前行了一段路之后,一个转弯,前面的路变的宽敞了一些,走廊的两边也是多出来了两列整齐的、庄严的兵马俑,用一种极其严肃的目光注视着前方。
在兵马俑的注视下,隋天鞅继续前行,感受着这庄严而神秘的氛围。每一尊兵马俑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跃然而动。他们身着战袍,手持兵器,排列有序,宛如一支无比庞大的军队。
隋天鞅从兵马俑之间走过,静静凝视每一尊兵马俑,并感受到其中散发出的军威和雄壮,静下心来,隋天鞅仿佛能够听到一阵阵的“风!风!风!大风!”的声音,仿佛能够听到金戈铁马,仿佛听到了秦军热血澎湃的呐喊,仿佛看到了秦军势不可挡的冲锋。
除此之外,隋天鞅还惊讶的发现,站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看向这些兵马俑,会觉得他们不论是外表或是动作都完全一样,好像是一个模子里雕刻出来的,但在隋天鞅近距离观察之后,发现尽管那些兵马俑的表情都十分的严肃,眼神当中都有着极其浓烈的敬畏和崇拜,但他们的无关和微表情都有所不同,就好像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给人的感觉就好像随时都可能跳下来一巴掌呼你脸上。
此外,还有一点极其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兵马俑都不是向着正前方的,而是微微倾斜,面朝内侧,呈众星拱月之态拱卫着中央的主墓室。
隋天鞅顺着长走廊走了一段时间,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扇宽阔的大门。门上雕刻着各种奇异的符文图案,古朴而神秘,散发着一股诡异的气息。隋天鞅心中不由得有些紧张,但仍然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情绪,稳定了一下呼吸,迈步走进了大门。推开青铜大门,隋天鞅来到了一个巨大的殿堂。殿堂内部宽广而高大,布置精美,墙壁上镶嵌着珍贵的宝石和彩绘,地面上有着一个巨大的水银所构成的池子,空气中弥漫着水银的气味,这股浓重的味道,普通人进来就得当场暴毙,不过对隋天鞅还是毫无影响。
大殿的顶部悬挂着一盏巨大的龙鳞灯,灯盏内部都是厚厚的油脂,尽管历经千年光阴,依旧散发着微弱的光线,映照出整个殿堂的辉煌,而在殿堂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水晶棺,石棺上刻满了奇异的符号和神秘的图案。
隋天鞅走近石棺,仔细观察每一个图案。这些图案记录了秦始皇一生的伟大事迹,正像一首诗中所讲的那样: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详见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看到画中睥睨天下的始皇帝的身影,隋天鞅也是恭敬的对着水晶棺行了一礼,对打扰始皇帝陛下的沉眠表示歉意,便准备退出这间墓室。
然而,就在隋天鞅打算退出去的时候,背后突然传来了一阵声音,
“咳咳······”
隋天鞅回过头看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正式水晶棺的位置,在水晶棺上方,浮现出来了一个虚幻的身影,尽管身影异常的不稳定,宛若无根浮萍一般,但丝毫不影响身影的威严和气势。
隋天鞅定睛看去,那个身影是一道面容威严的中年人,身披黑色的衮龙袍,上面闻着九条五爪金龙,头戴十二旒帝冠,用威严中夹杂有几分慈祥的目光看向了隋天鞅的方向。
看到身影出现的位置和时间,隋天鞅顿时明白了身影的身份,随即便再次作揖,恭敬的行了一礼,口中说道:
“后辈子孙隋天鞅参见始皇帝陛下。”
始皇帝的身影脸上多了些许好奇与笑意,看向隋天鞅,问道:
“哦?你是怎么猜到我就是始皇帝的?”
隋天鞅淡定的回答道:“这个时间,能出现在这个地点,再加上这个威严的外表,只能是,也只会是陛下您了。”
始皇帝的身影点了点头,说道:
“也对,大夏,或者说人族,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隋天鞅开始详细的给始皇帝的身影讲述近日来的情况,尽管以始皇帝的现在的情况(猜猜是什么情况(手动狗头)),可以知晓大夏各地发生的诸多事情,但终究无法得知具体的细节,对大部分的消息的了解只能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了解到其本质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