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不止一名凶手?
这种作案手法,嗯,说句不好听的,相当“专业”。恐怕只会出现在一些电影画面中。
可1702室内的门窗并没有受到过破坏,房间里没有打斗的痕迹。凶手究竟是怎么不声不响的进屋的呢?
“大龙哥,我们找到了一个上锁的铁皮箱,被藏得很深。”
沐沐轻声喊道。
书房的落地书柜里,摆放的都是成排的仿真书,做个样子的。住在这里的人,看来并不喜欢阅读。但从上往下数的第二排书柜里,却藏了一个上锁的铁皮箱。
个子不高的人,还没办法一眼看到。
两名男警员踩在凳子上,才将它取了下来。箱子有些沉,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沐沐,你去试试风衣里的钥匙。”
“好。”
就在刚才,警员们从那件搁在沙发上的风衣里找出了两串钥匙。“阳光城”公寓使用的是加密电子门卡,那这些钥匙,肯定另有其用。
沐沐一把接一把的试着。
突然吧嗒一下,箱子上的锁还真被打开了。
沐沐掀开来一看,里面竟然是码放的整整齐齐的一些塑料小盒。每个盒子上不仅贴有写有编号的备注贴,里面还都装着一只只的u盘。
铁皮箱已经快被装满,粗略算来,这里面的u盘怕是有大几百个。
“把书房里的笔记本电脑也带走吧。这里面,恐怕就是那些偷拍的视频录像。”
扫黄组组长梁玲走过来说到。
看着那一箱子的u盘,她的神情严肃,脸色也越来越不好看了。
”大龙,梁玲。你们也看看,管理处昨晚的监控录像已经拷完了。”
魏猛带着几张刚打印出来的监控截图,快步走了过来。
“有发现吗?”
“嗯!这里,昨晚10点以后进入“阳光城”b座的,共有11人。其中8名都是这里的住户。1601的住户带了两个闺蜜,说是为了庆祝她升职开了个“睡衣party”。她的朋友是今天早上9点才离开的,现在都已经联系上了,基本可以排除嫌疑。
现在最可疑的是,这个带着黑框眼镜、白色口罩的男人。他在11点半持卡进入了b座,去的就是17层。”
梁玲惊讶的说到,“持卡进入?他是隔壁1701的住户吗?”
“不是。1701的住户姓李,前两天就出差去了上海。管理处联系到了他,对方表示从来没有将家里的电子钥匙复制给其他人。还有,眼镜男离开的时间是凌晨2点一刻。他直接乘电梯去了地下停车场,开走了王贺勇的白色奔马车。”魏猛回答道。
“奔马?王贺勇开的不是一辆沃小沃吗?”
“他同时租了两个停车位,沃小沃还在停车场。”
梁玲恍然大悟。这个眼镜男当然具有重大的作案嫌疑。他不仅有王贺勇的电子房卡,甚至还知道他在“阳光城”有两台车。
魏猛接着说到,“还有更奇怪的,小冬他们查到,那辆白色的奔马小轿车是在李秋蕊的名下,还是在她和王贺勇离婚四个多月后购买的。”
好嘛。这些错综复杂的线索滚成了一团,却又有些乱中有序。
李秋蕊说自己离婚后跟前夫就断了来往,她显然是睁眼说瞎话了。而这个身份不明的眼镜男,对王贺勇和他的公寓相当熟悉,绝对是名“熟人”。
警方拷录了“阳光城”b座往前倒一个月的电梯监控,对进一步理清王贺勇的社会关系,肯定会起到帮助。完成了搜证后,警员们迅速归队。
---------------------------“队长,找到那辆奔马了。““特调组”会议室里,麦小冬着急的找廖捷汇报道。
“车在哪里?”
从“阳光城”开出后,白色奔马一路开上了海港大桥。凌晨3点一刻,车子还打开双闪,在桥面上停留3分钟,但是无人下车。之后汽车继续启动,抵达对岸后,又转头回来。一路又开到了东山区,上了环山路,就没有再下来了。现在东山分局的同事们正赶过去搜查。
廖捷点点头,“好,有什么进展随时汇报。”
“明白。”
刚才,信息科与扫黄组已经加紧检查了那些u盘里的内容。
里面果真全都是些少儿不宜的视频录像。警员们发现,偷怕地点不止一处。从房间的装饰与视频里出现的女性面庞来判断,类似水利宿舍遇害者生前所在的场所,至少有10个。
但从画面中还无法判断,他们是否都在碧波。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王贺勇跟这些窝点有着直接联系。秦城警方也已经找到并控制了他的前妻李秋蕊,现在正在将其带往碧波的路上。
等她到了,这些疑问也许可以迎刃而解。警方势要尽快弄清那名年轻女死者的身份,以及摸查出躲在另一名死者王贺勇背后的,庞大而复杂的犯罪链条。
警方说不定就能很快搞清楚那名年轻女死者的真实身份,也能更快的牵出王贺勇身后,那更加庞大而复杂的犯罪链条。
伴随着呼啸的警笛声,东山分局的警员们在半山腰的一处空地,找到了已经被烧毁的白色奔马车。起火点位于车子的主驾驶座,车头部分几乎被烧完了。好在没有烧到车子的油箱部分,引起爆燃。
“各单位注意!立刻组织搜寻,对沿途路段尽心排查。嫌疑人已经逃窜。”
东山传来的消息让“特调组”警员们心头一紧,同时,深深的疑惑也涌上心头。3点多钟,车里的人还在东山山区。5点多,有人就在“阳光城”附近用他的手机发出了那条微讯。
凶手怎么可能又走了回头路呢?还是说,杀害王贺勇的凶手,根本就不止一名?
但南三环水利宿舍的案子,又是怎么回事呢?那名女死者的死亡时间判定为凌晨4点,那条喊人房东去收尸的消息,指向非常明确。两起命案,起码有三个嫌疑人分工完成,似乎才能比较合理的解释清楚。
但他们是怎么做到精准的把控时间,又在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不见的呢?
警员们不免担心。这次碰上的,是一个性质极其恶劣的犯罪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