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县令开始无敌 > 第17章 死有余辜

第17章 死有余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郑朝安坐上断案台。

    一时间觉得气氛有些严肃。

    “台下何人?何事报官?”

    郑朝安指着老妇和小伙。

    这时候的老妇情绪崩不住了。

    心里的苦水像决堤了一样。

    涌来出来。

    小伙在一旁搀扶着老妇,让老妇节哀顺变。

    “县令!我儿死有余辜!请大人一定要给我做主呀!”

    老妇一边哭着一边用头在地上狠狠地撞击。

    嘴里在不停地哭诉。

    可能是声音嘶哑的缘故。

    有些听不太清楚。

    郑朝安害怕老妇伤心过度一下晕厥过去。

    就示意张辽去拉上老妇劝慰一下。

    要真伤心过度死在公堂上那可真的是有点晦气。

    郑朝安想要等着老妇情绪稳定一些再断案。

    看这形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听清楚事情的原委。

    郑朝安摇着头叹息。

    是什么案子能让人如此悲痛万分!

    “看这情况,现在由你来陈述!”

    郑朝安指了指老妇身边的小伙。

    小伙这时情绪像被点燃的鞭炮。

    要的就是一星半点的火星。

    就可以把人炸飞。

    等待情绪释放。

    小伙子跪在地上。

    “县令!这个案件已经被搁置数年了!”

    小伙摇了摇头很是无奈。

    不知道这一次报官能不能一雪前耻。

    “数年?”

    郑朝安脑子里突然想起了被尘封好久的卷宗。

    那些案件应该都搁置很多年了!

    只知道上一人县令贪婪不作为。

    也就不存在能够为百姓造福的说法。

    为了给报官的百姓吃个定心丸。

    “没有什么好顾忌的。大胆说只要我在任。我肯定为你做主!”

    郑朝安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县令,那地主的儿子张颜龙杀害了我的亲弟弟!”

    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肯定是他干的。

    “张颜龙?地主的儿子”

    刚提及到这里。

    郑朝安的脑子猛地回忆到昨天下午看的卷宗。

    其中之一的卷宗就是吴氏的小儿子吴宣博被杀。

    此时郑朝安的脑子像放电影一样。

    昨天的记忆历历在目。

    郑朝安的嘴像复读机一样。

    将卷宗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读了出来。

    张辽一听突然觉得郑朝安跟以前不一样了。

    变得很厉害了。

    跟他之前认识的郑朝安大不一样。

    形象立刻高大了起来。

    本来怀有顾虑的报官两人。

    都睁大眼睛盯着郑朝安。

    “县令!看来您有关心我们百姓的事情!”

    小伙停止了自己的讲述。

    就凭郑朝安对卷宗的熟悉程度。

    觉得翻案有了希望。

    对郑朝安的信任又多了几分。

    “张辽!传地主儿子张颜龙。”

    “顺便把他的下人朱正和张燕传来!”

    郑朝安这一吩咐。

    直接让张辽有些不解。

    冤有头债有主。

    两仆人又啥好见的。

    打狗都还要看主人。

    张颜龙在场更别想套出什么话来。

    张辽心里想着。

    不知道郑朝安的下一步是干啥。

    只有郑朝安才清楚地知道突破点在哪。

    张颜龙传来好久才带着一帮人来到公堂。

    一副天王老子来了都不敢把我怎么样的嚣张。

    那蛮横的样子给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

    身边带着的朱正是他的贴身仆人。

    干什么都得带着他。

    一脸奸诈的样子。

    而张燕这样看遍觉得是个与世无争的弱女子。

    其实暗地里和朱正勾结。

    走得很近的两人有些苟且之事。

    主要是张颜龙喜欢利用朱正来干坏事。

    让朱正履行自己的意思。

    如果真的到事态严重的那一天就直接让他做替死鬼。

    毕竟张颜龙的爹是家喻户晓为董卓上阵杀敌的得力助手。

    后来由于生病便退位回故居修养身体。

    这是一部分原因,张颜龙仗势欺人。

    其次张颜龙家境也比较殷实。

    一般钱能解决的问题不用人解决。

    这是他的一贯作风。

    然后吴氏小儿子的死。

    也是个巧合和意外。

    朱正长期为张颜龙出谋划策。

    还有张颜龙长期干借刀杀人的事。

    让朱正心里也有过担心。

    毕竟哪一天脑袋被人嘎了!

    自己都还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虽然跟着张颜龙也捞了不少钱。

    但不是长久之计。

    随着日子长久。

    朱正看上了张燕。

    一方面是想有人照顾自己。

    另一方面是想有个志同道合的人。

    其实身边的很多人很厌恶张颜龙。

    但是畏于权势。

    不敢发声。

    朱正和张燕的密谋出走。

    准备谋害张颜龙的策划。

    无意被吴宣博在回家的路上听到。

    刚好是晚上。

    吴宣博从酒馆喝完酒回来的路上。

    吴氏的小儿子没有什么特长。

    唯一的爱好就是喝小酒。

    闲来听听小曲。

    那天吴宣博喝醉了。

    听到朱正和张燕的对话。

    醉醺醺的吴宣博大笑起来。

    大喊:“我要告诉张颜龙!”

    就这一句话,让两人彻底慌乱了。

    这要是张颜龙知道了!

    别说两人跑了。

    都会死的很惨的。

    朱正干惯了坏事。

    直接拿着一块布直接将醉醺醺的吴宣博。

    活生生地捂死了!

    事后两人在晚上将吴宣博抬到附近的一小渠里。

    营造喝醉跌入小曲被水溺死的假象。

    吴氏刚开始没有怀疑自己的儿子被杀死。

    知道四天后。

    被在地里耕种的百姓无意发现。

    这才知道自己的儿子死了。

    泡了几天几夜。

    什么都看不出来,更别提找证据了。

    但是吴氏一直很坚定。

    自己儿子一直很老实本分。

    又不是头一天喝酒回家。

    一直是喜欢喝酒。

    不至于自己喝醉了家都不知道回去。

    到处都是疑点。

    但是当地的百姓都知道。

    坏事是十有八九跟张颜龙有关。

    唯独这件事跟张颜龙什么关系都没有。

    吴氏失去儿子的痛苦没来得及宣泄。

    一气之下就想到先报官。

    吴氏带着大儿子报官。

    奈何前任的县令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子。

    朱正跟他打交道不是一两次了。

    见面就自来熟。

    早早打点好一切。

    县令草草地将吴氏之子意外身亡结案。

    压根就没给百姓伸冤留余地。

    从这以后。

    百姓即使有什么冤情。

    也不敢报给这等狗官。

    报官等于自讨没趣。

    吴氏和大儿子。

    一直坚信可以找到证据。

    为儿子洗刷冤屈。

    等待着机会能够翻案。

    直到郑朝安的出现。

    让真相可以水落石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