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逃荒八
就知道会这样。
宋词真想不管不顾的大吼几句,问什么问,直接喝不行嘛!
为他好的事,她还得动脑子找借口。
这叫个什么事!
宋二郎的声音并不低,所以好些人都听见了,陈芸娘自然也听到了,她疑惑的看向宋词,她们家应该没糖吧?
应该吧?陈芸娘不确定,这两天宋词给了她太多意外,所以她也拿不准家里是不是真的有糖,只是她没注意到。
闭口不言看来是混不过去了。
宋词清了清嗓子,扬起标准的微笑脸,“二郎哥,这糖应该是小虎以前藏起来的,我先前看到就顺手给带上了”
宋小虎已经睡着,宋词甩锅甩得毫无负担。
虎子对不住了,先替姐姐把锅背一会吧。
“我怎么能吃小虎攒的糖,不行不行,你把碗端回去等小虎醒了给他喝”,宋二郎摇着头想将碗塞回宋词手里。
“这糖化都化了,还怎么给他喝”
宋词皱眉,不由分说的将碗强硬的推回宋二郎手中。
“喝!”
磨磨唧唧的烦不烦。
宋二郎被吼得噎了一下,接着就老实的端着碗将糖水给喝了。
莫名地他有点不敢反驳大丫的话。
好甜!
大丫莫不是把小虎的糖都给化了吧?
宋二郎喝得有点心疼,他也没多大点事歇息片刻就行,真的用不着喝这么甜的水。
想是这么想的,但大丫舍得给他甜水喝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见宋二郎老实将葡萄糖给喝了,宋词才起身走到宋有福跟前道:“大伯,二郎哥现在的情况不太好,我也不懂医术,咱们还是尽快赶去县城,找个大夫给他瞧瞧,别留下什么后遗症”
“对,对,是得找个大夫好生瞧瞧”
宋有福听了宋词的话,猛地反应过来,儿子刚刚的情况可是十分凶险,若不找大夫看看,怎么能让人放得下心。
所以听了宋词的建议,他赶忙回到自家板车前利索的收拾东,然后招呼人启程。
宋二郎的情况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尽管还没有休息好,宋有福一招呼大家伙还是都跟着动了起来。
都是一个村里出来的,彼此沾亲带故,谁都不想看着长大的孩子出事,所以看宋有福着急大家也都体谅,收拾的速度跟着快了起来,一盏茶的功夫都不到,所有人己经拖家带口的往县城方向走去。
宋词挺意外。
大家之前都累得不轻,她还以为最多是她们家和三叔三婶跟着大伯先进县城去给宋二郎找大夫,其他人会留在原地休息好了才进城,没想到所有人会跟着一起。
瞧着好像也没人抱怨。
宋词有些不解就问陈芸娘:“娘,大家都跟着一起去吗?”
陈芸娘叫了宋小虎半天没把人叫醒,无奈之下只好把板车上的东西使劲扒拉到一起,腾出些轻便易背的东西塞到自己背篓里,好容易腾出一小块地方,她刚把小虎安置好就听见了宋词的话。
陈芸娘手上动作不停:“不是你说要进县城给二郎找个大夫瞧瞧吗?你大伯着急咱们自然要快些进城”
“不是”
宋词见她没理解自己的意思正要解释,陈芸娘倒是着急了。
“快,快你这孩子,怎么这会儿磨蹭起来了,没看见你大伯他们都要走远了”
陈芸娘背上东西,拉着宋清风一个劲儿催促宋词追人。
行吧,听她娘的。
宋词也不再多啰嗦,拉起板车就去追大部队。
夕阳西下,微风徐徐。
空气中残留的燥热被吹散,只余丝丝凉意,令人心旷神怡。
连续走了近两个时辰,终于看见了县城的大门,众人都忍不住松了口气。
太累了!
上午赶路的时候还有些年幼的孩子受不住哭闹,到了这会儿却是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宋词也是累得够呛。
她就算力气再大,拉着几百斤的重物连续走了七八个小时也快吃不消了。
真是遭老罪了。
“大家再加把劲儿,前面就到县城,咱们去城里找地方休息”
三叔爷扯着嗓子给大家伙儿打气。
他这老胳膊老腿的,一路上走得很慢,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板车上被儿子推着走的,精神头还不错,所以现在才有力气给大家鼓个劲儿。
没人应答。
实在是累得慌!
众人都拖着沉重的步伐闷头朝县城走。
三叔爷也不在意,他知道大家这是累得都没力气说话了。
完县不大,却也有守门的官兵。
所以宋词一行人在城门口被拦了下来。
“你们是打哪儿来的,到完县所谓何事?”
一个手持长矛,身穿深墨色短打的官兵走了出来冲众人问道。
“回,回官爷,小人乃涞水县长水村人氏,到完县是想要给小儿看,看病的”
宋有福放下车把手,弯腰向为首的官兵解释,一句话被他说得磕磕绊绊的。
民不与官斗,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所以普通百姓对官府的人向来畏惧,宋有福虽然怕但好歹还是把话给说明白了。
“看病?”
为首的官兵明显不相信:“你们这拖家带口跟逃难似的,怎么瞧也不像是来看病的样子”
“说!你们到完县来到底是想干嘛!”
官兵一声厉喝,将手中长矛对准宋有福,他身后的官兵见状也将武器对准众人。
“官,官爷”
宋有福被吓得脸色发白,还是手撑着车把手才没跪在地上,他哆哆嗦嗦的开口:“小人真是,真是带着孩子进城看大夫,不不敢,做,做坏事的!”
“哼!”
官兵冷着脸,将长矛收了回去,却没放行。
宋词拖着板车走在最后,这会儿才到城门口,她隔着人群看见宋有福和三叔爷在和官兵交涉,以为他们是在交入城费。
以前她看小说都写着入城要交费,还以为是作者夸大的呢。
毕竟她看史书的时候,也只看到关税或者城门税之类的好像是针对商人而言的,非商人的话一般是不收税的。
而且商人需要交的关税和城门税,应该是指比较大的或者比较重要的城池吧?
若是连完县这样的偏远小县城都要收城门税,层层剥削下来,哪个商人还愿意在外跑商。
宋词深感无奈。
她回想了下原主的记忆,好像没有收入城费的这回事。
不过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
谁知道完县这地界的小鬼会不会为了钱私下收费。
毕竟只要他们不过分,想必上头的也只会睁只眼闭只眼,权当是给属下的福利。
而百姓们虽有怨言,但谁也不会真为了那么一两文钱跟官兵过不去。
毕竟谁知道招惹了他们,以后会不会被为难,没必要为了这么点小钱就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不是!
所以这不成文的规矩就这么定了下来。
千百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