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纯败家?
刘非虽是农家人,但性格孤傲,桀骜不驯。
即便是当初见到天景帝的时候,他也没有如同此时这般客气。
原因无他,眼前少年乃是周铮!
“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刘老三这般样子啊。”
孟胜也算是比较了解刘非,正因如此,所以见到刘非这等态度的时候,才会相当惊讶。
当然,他知道,这并不是刘非攀附权贵,阿谀奉承,而是因为刘非打心眼里对周铮佩服。
“太子殿下,能站在百姓的角度,实行新政!”
“草民在这里,替天下的农民给您说一声谢谢。”
待周铮入座,刘非深吸一口气,一脸认真和严肃,旋即就再度朝着周铮一拜。
这一次,周铮没有拦下来。
“殿下,他性子就是这样的。”
“要是你不让他拜一下你,他定然浑身不自在。”
倒是孟胜摇摇头,让周铮随他而去。
“晚辈不过是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情罢了。”周铮自然清楚,百姓是大周王朝最低等级的层次,天下人能为百姓发声的,极少极少。
这也是为何,周铮提出新政的时候,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刘非身为农家之首,其目的很简单,自然是为了兴盛农业为了让百姓生活更好。
谁能站在百姓和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谁就能获得好感。
“天下能如殿下此般者,甚少。”
听到周铮的话,刘非苦涩摇摇头。
这个世界,就是权利的世界,底层人民除了被奴役之外,别无选择。
当初刘非将野生的小麦种植成为了大周王朝的主要农作物的时候,他曾经一度认为自己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农民可以有幸福的生活。
可惜的是,事与愿违。
农民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路有冻死骨屡见不鲜。
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而且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力,以此满足统治者的贪欲。
他曾经寄希望于天景帝,希望天景帝可以出台一些政策,让农民可以过得好一些。
然而,天景帝除了给他加官进爵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有效的动作。
这一度让刘非绝望。
他不知道是对这个世界绝望,还是对自己无能的绝望。
从此后,刘非选择隐匿于田野间,因为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无法改变这个社会。
直到周铮出现!
不管是摊丁入亩的税法,还是青苗法,无一不是在透露一个信号,那就是周铮真真实实在为百姓着想,尤其是为农民着想。
为了推行新政,周铮不惜与大地主为敌,甚至斩杀了无数的人!
这让刘非相当感动。
因为这足以说明,周铮的新政不是装装样子,而是确有其事,而且无论如何都要落地!
所以,刘非重新出来了。
并且来到了晏城!
没想到,孟胜所谓的惊喜,会是将这个让刘非相当尊重的周铮叫来!
再想到刚才自己对周铮的态度,刘非一脸惭愧。
而周铮在这个时候内心也兴奋了起来。
农家之首,足以号召天下的农家子弟。
要知道,在大周,最大的群体不是儒生,而是农家!
若能得到这一部分群体的支持,很多事情,就会方便很多。
“本宫有几个不请之情”
再度坐下来后,周铮也不废话,开门见山。
农家人不像儒家,他们说话做事喜欢直来直去,而不是藏着掖着打哑谜。
“太子殿下,但说无妨。”
“只要是力所能及范围之内,我一定不推辞!”
刘非一脸认真。
就冲着周铮能为天下农家人谋福,他刘非就义不容辞。
“本宫想将先生的犁,量产。”
“现在象郡铺开,以后有机会再推广到全国。”
周铮语不惊人死不休!
将犁量产!?
咕噜咕噜!!!
饶是刘非知道自己的犁对于庄稼有重大有益处,能提升不少的效率,可他也从未想过全面推广开来。
因为这需要的资金不是几百两,乃是几十万两甚至几百万两!
“哈哈!”
“刘老三,钱财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太子殿下想做一件事情,就一定可以做成。”
还是孟胜了解刘非,看出他脸上的犹豫之色,连忙开口。
“可是”
“农民也没有那么多钱来购买的。”
刘非同样摇摇头,他一脸苦笑,随后也有些泄气。
他自然知道,以周铮的的身份和能耐,练出来这么多的犁问题不大。
但重点是农民负担不起。
因为一个犁的成本,是锄头的二十倍不止。
就算周铮愿意不挣钱,可成本也不是农民可以轻易负担的起的。
“如果,本宫不收钱,用送的方法呢?!”
周铮手指敲打着桌面,轻声开口。
送?!
听到这个字,刘非猛地抬起头,瞳孔扩大,一脸不可置信,。
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自古以来,他还从未听到如此大言之话!
数百万量白银,收送就送!?
“先生放心,殿下说送,就一定是送。”
宫檀微微一笑,轻声解释。
见周铮点点头,刘非脸上的震惊再也不掩饰。
当场就冲着周铮跪下来:“殿下如此大德,老夫替天下百姓叩谢!”
刘非不知道为何周铮要如此,可他此时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波动和震撼,再度朝着周铮跪下去。
“不仅是送,本宫还会对着犁进行简单的调整,变成曲辕犁,甚至增加铁制的成分。”
“就算不能全部达到铁制的要求,至少也要有一半达到铁质的要求。”
而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就连宫檀和甘墨瞳孔也不自觉的收缩了起来。
这已经不是大方了,这简直就是败家啊!
不说制作犁的成本,光是这铁的需求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哪里搞这么多的铁?!
至于刘非,早已愣在原地,久久不语。
刘非强行压住心中的波动,径直朝着周铮磕头。
“能遇太子,是天下农人之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