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80后尚有一战之力
叶凯的文章火遍全国,无数80后的青少年欢饮鼓舞。
因为叶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而叶凯的名声,也一如当年的陈寒,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就声名鹊起!
各大媒体,也开始对叶凯的文章进行报道,毕竟这件事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孙芸代表的权威专家,也开始了反击。
教育界和文坛的很多专家和作家,都站在孙芸的立场,对叶凯展开了批判。
他们这些人影响力巨大,尤其是在传统的报纸杂志等纸媒上,可以说是随便可以发表言论,有着很强的话语权。
孙芸的辩驳文章《无知少年叶凯根本不懂教育》。
在这篇文章之中,孙芸先是为自己洗白:
“众所周知,文学有一种技法叫做夸张化,例如李白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难道卢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真的能有银河系大小?”
“显然没有,这是文学上的修饰,是一种浪漫的想象。我在《夏令营的较量》这篇文章中,对于东瀛小学生的过度描述,就是夸张化的手法,进行对比而已。”
“我是希望用这种对比,来激励龙国的80后奋发图强,这几年,效果很显著。”
“不止有一次,有家长对我说,孙老师,多亏了你这篇《夏令营的较量》的文章,我家孩子知耻后勇,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也开始自己做家务了……”
洗白了自己一番之后,孙芸在文章中继续写道:
“近来有个什么新概念作文大赛,看似标新立异,实则哗众取宠。”
“我国需要的是理工科方面的人才,而不是会矫揉造作小作文的差生。”
“第一届新概念捧出的所谓作家陈寒,六门功课全部不及格,连语文都不及格。”
“他的《三重门》我也看了,根本不能称之为文学……”
“叶凯这个无知少年,和陈寒一样,用叛逆来哗众取宠,不过是新时代的小丑。”
“孩子,还是以学习为重,别扮演作家了,你们不配!”
孙芸主要批判叶凯的点,就是叶凯的学习成绩,因为有陈寒“珠玉在前”,孙芸下意识的觉得学习成绩是叶凯的软肋。
她认为叶凯是一个学渣,估计成绩和陈寒也是卧龙凤雏,只要使劲攻击叶凯的学习成绩,就能打击到叶凯。
而别的专家,也以叶凯的成绩为攻击点,大肆贬低叶凯。
例如著名作家王猛,就在《文汇报》上发文称:
“一个基本考试都不及格的少年叶凯,居然用自己粗鄙不堪的文笔攻击孙芸老师这样的教育专家。”
“这简直就是关公门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又比如著名教育学家陶楷在自己的专栏上也对叶凯提出了批评:
“叶凯是有点小聪明,似乎发现了《夏令营的较量》的漏洞,但他似乎低估了孙芸老师。”
“孙芸老师,是故意用夸张化的手法,来激励我国的80后的……”
“叶凯同学显然和陈寒一样,上课不好好听讲,语文不合格,连阅读理解都不会做,还想当作家?”
“年轻人有雄心壮志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为。”
一时之间,各路专家,学者,作家,这些社会上拥有话语权的权威人士,发挥出影响力,对叶凯口诛笔伐。
叶凯一下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
孙芸的家中,孙芸十分满意,冷笑道:
“80后当然是支持叶凯的,但我们无需打动80后,我们的声势,获得老师家长的支持,就可以了。”
“80后能怎么办?他们没有话语权啊!话语权掌握在我们手里!”
“继续保持这样的单方面舆论压制,叶凯只需要一周,就会身败名裂!”
“我已经给教育系统的老朋友打电话了,这个叶凯,我会让他连学都上不下去!”
孙芸彻底发狠,她是一定要置叶凯于死地。
她却不知道,80后并非完全没有话语权。
来自80后的反击,很快开始了。
……
率先出手的,是如今红遍全国的陈寒。
陈寒是很讲江湖道义的,答应过叶凯,要帮叶凯反击。
而且陈寒很欣赏叶凯这种不惧权威的精神,有些惺惺相惜。
陈寒的小说和散文集,累计销量超越了100万册,是全国最畅销的作家,炙手可热。
他这样的人,自然不缺少发声的渠道。
陈寒的文章《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什么坛到随后都是骨灰坛》,发表于《江南周末》上。
一经发表,就震动全国,惊动四方。
光看这文章的标题,就很犀利了,别说陈寒的言辞了。
在文章中,陈寒写道:
“叶凯不过是实话实说,指出了某位孙芸老师当年造谣的真相,孙芸老师就急了!”
“她好像是铜锣湾扛把子一样,一呼百应,自己打头阵,一群小弟以笔墨为砍刀,要把叶凯当街砍死。”
“我仔细一看,原来孙芸是教育圈的大佬,再一看,原来孙芸是文坛的巨鳄。”
“于是乎,她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自以为刀枪不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但我们80后就不信这个邪!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建立在谎言上的城堡,其实就是粪墙,靠欺骗年轻人存货的老骗子,迟早作茧自缚!”
“教育圈,文坛?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什么坛到随后都是骨灰坛!”
“权威算个屁,谁也别装逼!”
陈寒这篇文章非常辛辣,属于是年轻人不讲武德,直接把孙芸一干人打了个晕头转向,鼻青脸肿。
很多学生一看陈寒的文章,就感觉大大出了口恶气,一扫之前舆论战场被那些专家压制的憋屈。
“还得是陈寒啊!”
“陈寒和叶凯,都是我的偶像!”
“是啊,权威算个屁,谁都别装逼!”
80后学生们扬眉吐气,气势如虹。
而这时候,另一个独属于80后的新的舆论战场,开始发力了。
那就是互联网。
孙芸那些人,对互联网很陌生,而80后却能熟练使用互联网,进行舆论大作战。
一场互联网上的舆论反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