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女子赴丧宴,见狐狸难产出手相助,狐狸说吃席记得脱鞋
明朝末年,在应天府江宁县城中有一个福贵商行,据说早年是以帮助百姓起家,后来深得民心,日益发展壮大。
当地人只要提起福贵商行,都会投来尊敬的目光,原因是商行的掌柜叫朱建宁,不仅眼光独到,更重要的是她的生意还帮助了很多生活困难的老百姓以及困苦的女子,是个女中豪杰,她一直信奉“谁说女子不如男”,于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据说还是朱家的后人。
在明末清初这样的乱世,能出这样的女子,令很多读书人都啧啧称赞,自愧不如。
今天的故事还要从江宁县杨柳村说起,这个村始于万历七年,是明朝开国皇帝第十一代孙朱候山以及后人所建,朱候山是当时金陵的大富翁,在县城有很多的当铺,钱庄以及田地。
杨柳村被称为“小九十九间半”,村里的朱家大院就是朱候山为儿子建的,后代人丁兴旺,宅院之间以青石板铺路,条石为阶,素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地”的说法,是一条洁净的“青石街”。
这个村有一户姓秦的人家,丈夫叫秦大福,妻子叫李菊花。
因为丈夫原本是秦淮河另一边的居民,可奈何朱家在杨柳村家大业大。秦大福为了生计,决定搬来杨柳村。
他想这边都是富贵人家,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后代,虽说和清兵连年在打仗国库空虚,但好歹是皇亲国戚,在县城也有产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平时总需要跑腿的或者一些办事人员吧,运气好的话,妻子李菊花接个活帮有钱的夫人缝缝补补,也能赚个外快。
就这样他们刚成婚不久就搬来了杨柳村,还生了个儿子,取名秦大贵。
老秦家真的太穷了,取的名字都特别讨喜,希望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大福大贵。
好在搬来杨柳村之后,一切都很顺利,别的男孩子都特别淘气,大贵却让父亲很省心。
秦大福出去跑腿的时候,大贵就在后院劈柴,让他一回家就有饭吃。
李菊花做饭的时候,大贵就帮母亲洗菜、切菜,让母亲尽量少干活。
一到冬天,整个金陵就会下起漫天大雪,女子总要把手伸进冰冷的河里洗衣服,大贵却对母亲说:“娘,让我来,你和爹爹平日养育我已经很辛苦了,这么冰的水让我一个男子替你分担便是,我是个男子汉了,可以帮你分担家务了。”
不等母亲发话,端起一盆的脏衣服就往河边冲过去了。
别人家的女子一到冬天就双手长满茧子,而李菊花有两个疼爱自己的男人,双手虽比不上那些大家闺秀,但从来没有长过茧子。
望着河边的方向,李菊花想到山上去挖点野菜来慰劳一下父子,在这种季节,用霜打过的野菜,有一丝丝甜甜的味道,可美味了。
就这样说走就走,她背起竹篓,拿起镰刀,匆匆地出发了。
傍晚洗完衣服的大贵回到家,推开了门就喊道:“娘,洗了一下午的衣服,我好饿,能不能先给我来碗热汤?”
话音刚落就听见屋里传来了“哇哇”的哭声,一会儿哭声就停了。
大贵赶紧放下手中的东西往床的方向跑去,只见床上躺着一个婴儿,他的母亲正坐在床边,轻轻地拍打着婴儿的身体在哄睡,见大贵进来了,抬起头,拿出自己的另外一只手放在嘴边,说了声“嘘”,示意大贵声音轻一点。
哄完孩子睡下,李菊花从房间里走出来,大贵好奇地问:“娘,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你从雪地里捡的吧?”
李菊花微微一笑,说道:“你猜得真准,还真的是我从雪地里捡的。”
原来下午李菊花上山挖野菜的时候,刚刚发现一株荠菜,拿着镰刀往下铲雪,忽然听见大树后面传来了婴儿的哭声。
“奇怪,这荒山野岭怎么会有孩子的笑声呢?”她寻声找去,绕到了大树后面,只看见厚厚的雪和大树,什么都没有。
李菊花想:该不会是一个人上山,碰到什么脏东西了吧!她一边想一边在心里打了个寒颤。
可这哭声越来越嘹亮,而且此起彼伏,不像是假的。
于是李菊花趴在地上,一只耳朵贴地,那个样子像是在探查敌情,她发现哭声是从地底下传出来的,就自言自语:“不会是真的有孩子,跟野菜一样被雪埋住了吧!”
李菊花确定好声音的来源之后,就拿起镰刀准备开挖,可当她把镰刀挥舞到空中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如果孩子真的埋在雪地下面的话不是会伤了孩子吗?又扔了镰刀徒手在雪地里刨,这么多年被保护着的双手忽然有了刺骨的感觉。
“天呐,真的是个孩子,谁这么狠心扔在雪地里。”李菊花挖到孩子的那一刻惊叫了起来。
她赶紧脱下自己的棉袄将孩子包起来,连野菜都没有挖就背着竹篓下山了。
晚上秦大福干完一天的活回到家,妻子连饭都没有煮,还抱着个孩子,就问:“替哪家看孩子呢?又接活了?”
李菊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秦大福,他怎么也不肯相信,还说:“得了吧,别骗我,我们家三个人都养不起了你还捡个孩子,今天我来煮饭,明天把孩子抱回去之后可得你煮啦,我做一天活,真的很累。”
李菊花见相公不信,掏出了一块玉,说:“你看看这块玉,是从这婴儿的襁褓里发现的,我要是帮人带孩子,别人会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吗?”
秦大福拿着玉佩看了半天,这玉佩晶莹剔透,色泽纯正,虽然秦大福出身贫寒,但是经常出入富贵人家做事,好东西还是能分辨的。
研究完之后,便对妻子说:“这玉是块好东西,可不是属于我们的,还是别贪了,这块玉连同孩子,哪里来就哪里去,别管了,一家三口自己温饱都有问题,捡这玩意儿干嘛?”
李菊花见相公不肯留下这孩子,便说:“相公,这是个女孩子,把孩子留下,我们就能儿女成双了,再则你看这块玉佩,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应该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若是这孩子长大了亲人不来寻,我们便多了一个小棉袄,若是来人寻,或许会感谢我们,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秦大福一听,觉得妻子说得有点道理,有那么一瞬间心动了,就说:“你让我再想想,这可不是小事。”
儿子秦大贵也在旁边掺和着说道:“爹,留下妹妹吧!这样就有人陪我玩了,以后我一定和娘一起照顾妹妹,不让爹爹操心!”
在妻子和儿子的双重攻势下,秦大福没法,只好同意了。
好在,这孩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和儿子一样,都很乖巧,让人省心,除了偶尔发发女孩子的脾气外,哄哄就好了。
李菊花有了女儿之后觉得自己更幸福了,她给女儿取名叫秦建宁。
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女儿优先,而哥哥也从不吃醋,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个宝贝。
有句话说得好,“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一转眼六年过去了,想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秦大福和妻子商量把后院再扩充一下,多建个房间,这样两个孩子会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毕竟男女授受不亲。
秦大福来到县城,找到卖木材的铺子,还请了木匠,一起搭建房屋,在房子快要完工的时候,秦大福为了赶进度,让两个孩子先去自己的房间睡觉,自己则和妻子李菊花直接睡在还没有建好的房屋里,一直赶工,为了节省人工费,等木匠走后,他们一直自己动手,累了,就躺地上休息一会儿再干。
一天夜里,他们和往常一样睡在还没有完工的房间里,可是暴雨来袭,还刮了一晚上的狂风,结果房梁塌了,掉下来砸中了两夫妻,他们两人双双毙命。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小小年纪的秦大贵和秦建宁将父母安葬了,自此以后,兄妹两人相依为命了。
好在,秦大贵从小就对妹妹爱护有加,从来舍不得让妹妹受半点委屈,他自己无所谓,但是他希望妹妹将来能找个好人家,不要像他一样吃苦。
而且,在他心里一直有一件心事,那就是妹妹不是亲生的,那块玉一看就价值不菲,可能是个千金大小姐,所以要更加照顾好。
渐渐地,秦大贵长大了,那模样生得秀气,个子又高,要不是家境贫寒,加上从小父母双亡,来说亲的人可能都要踏破门槛了。
秦大贵对于自己的婚事一点儿也不在意,倒是妹妹天天调侃哥哥,说道:“哥哥,每天都是我们两个,给我娶个嫂子吧,家里可以热闹一点。”
每当提起这个话题,哥哥总是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心里一直在敷衍,原因是他现在没钱还带着妹妹,谁要嫁给他呢?他觉得妹妹太天真了。
可能是他的遭遇连上天都看不下去了,一天傍晚,秦大贵刚刚干完活回来给妹妹煮饭的时候,隔壁李婶来了。
秦大贵忙招呼李婶坐下,倒了杯水给她,心想:李婶不是附近一带有名的媒婆吗?她不会是过来说媒吧!虽然我也很想成家立业,可我现在的情况还要照顾妹妹,哪有钱娶媳妇,不然早就娶了。
他正想着,李婶先开口了:“大贵呀!你爹娘都走了那么多年了,一个人带着丫头又当爹又当娘不容易呀!要不要李婶给你说门亲事?”
秦大贵就知道要面对这个问题,他说:“没办法,长兄如父嘛,照顾妹妹是应该的,李婶我也想要娶媳妇,可是我的情况你也看见了,哪有钱,还带着妹妹呢!”
李婶摆了摆手说:“娶不起媳妇不要紧,入赘不就行了,只要你愿意入赘,你要带着妹妹,我来替你摆平。”
秦大贵好奇地问:“到底是哪家姑娘,愿意让我入赘?”
李婶笑着说:“你小子有福气,镇上的大户赵员外家的千金小姐看上你啦,她央求她爹爹派人来说亲,我也和赵员外说了你条件不好,可人家姑娘就是看上你了,他家就一个女儿,赵员外只得答应。”
秦大贵这才想起上个月自己去赵府办过事,运气这么好竟然被看上了,他自己也很意外,如果对方肯让他带着妹妹,他是愿意的,毕竟赵府家大业大,入赘也比一辈子打光棍好。
几天之后,李婶又来了,她让秦大贵赶紧跟着她去入赘,秦大贵说先收拾一下行李,李婶告诉他别收拾了,到了赵府就是体面人了,无论衣服还是别的行头,都会按照有钱人家的规矩给办,还带什么东西。
秦大贵听了牵起妹妹的手就带了简单的随身物品出发了。
一路上,秦大贵嘱咐妹妹,虽然她有嫂子了,可哥哥是入赘,以后还是要谨言慎行,妹妹点点头答应了。
李婶和秦大贵兄妹来到赵府,敲了敲门,出来赵府的刘管家,对他们说:“从侧门进,正门不开。”
秦大贵当时就不开心了,虽然是入赘,可连正门都不让进,太看不起人了,以后的日子还会好吗?
李婶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说道:“以后要住在这里,可能这是人家对你的考验,好日子在后头呢!”
看着旁边的妹妹,秦大贵虽有些不开心,还是把气压下来了。
在赵府住了一段时间,都准备妥当了,秦大贵就这样和 从未见过面的赵小姐成亲了。
成亲当晚,秦大贵掀开了新娘的头盖,是个美娇娘,接下来这个美娇娘就对他说:“我可没看上你,要不是我爹硬要我嫁给你,我才不干。”
秦大贵这才明白为什么赵家的人在成亲之前不让他和新娘见面,原来一切都是个局,可女儿明明不愿意为什么赵员外还要一个穷小子入赘,他更想不通了。
事已至此,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况且妹妹也被他带过来了,万一有什么不好,连累到妹妹就不好了。
都说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可赵小姐不仅动作粗鲁,还脾气很差,动不动就对秦大贵一顿数落。对于他带着妹妹入赘也颇有微词。
赵小姐之所以对秦大贵诸多挑剔是因为赵员外拆散了她和心爱的人,硬要她嫁给秦大贵,而秦大贵也是毫不知情,当了这个冤大头。
赵员外虽然骗他入赘,但也还算个讲信用的人,赵员外答应秦大贵只要入赘,就让妹妹去学一门手艺,秦大贵知道妹妹喜欢刺绣,可原来没钱,现在可以让妹妹找个老师好好学一学了。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秦建宁这里可没有这回事,她不仅努力学习刺绣,性格也和男孩子一样非常豪爽,既有女子的心灵手巧,又有男子的英雄气概,秦大贵经常对妹妹说:“你要是个男的就好了。”
入赵府已经三年了,妹妹也渐渐长大,一日赵府接到邀请函去参加知县夫人的生日宴,不知送什么好,秦建宁站出来说:“我在赵老爷的帮助下已学了三年的刺绣了,何不让我试试,给知县夫人绣件衣服。”
赵员外问:“你要绣什么呢?”
“我想在外套上绣牡丹,自古以来,牡丹都表现了一个人优雅的气质,在内里的衣服上想绣上梅花,代表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突出知县夫人骨子里坚强的性格。”秦建宁不假思索地说道。
赵员外听了连声称赞,想不到这女婿带来的拖油瓶还能这么聪明,虽然他不喜欢秦建宁白吃白喝还白花钱给她学习,但关键时刻还是有点用处。
到了赴宴这一日,赵员外让秦建宁打扮成丫鬟的模样和他一起去赴生日宴,在建宁的解说下,知县夫人对自己的礼物爱不释手。
这时,建宁说:“知县夫人如此喜欢,何不去穿上试试,让我们这些客人一睹夫人的美貌与风采。”
知县夫人禁不住夸赞,去换了建宁绣的衣服,一下子年轻了十岁也不为过。
见此,建宁又以自己的巧舌夸赞道:“听闻夫人年轻的时候就能歌善舞,今日演奏的老师也在,能否有幸欣赏到夫人的舞姿?”
秦建宁是聪明之人,早在赴宴之前就差人打听了知县夫人的喜好,知县老爷是个大男子主义之人,觉得女人嫁给男人就应该相夫教子,不能再抛头露面,而知县夫人偏偏是个多才多艺之人,她想展现才艺的愿望几十年来一直被压制着,今天正好借这个机会让知县夫人舞一番,既圆了夫人的梦想,又可以让知县脸上有光,真是一举两得。
知县夫人舞完之后,赵员外成了大赢家,夫人夸赵员外有福气,能找到这么伶俐的丫头。还赏赐了很多东西给赵员外。
赵员外看了秦建宁的这一番表现,简直目瞪口呆,他想这丫头真是个人才,虽然佩服得五体投地,可还是想压制住她,不然她太嚣张的话自己就不能控制了,一定要为自己所用,不然就毁了她。
回到赵府,大家看见知县夫人赏赐的东西,都夸奖建宁厉害,赵小姐却命人把所有东西都收到自己的房间。
秦大贵看不下去了,禁不住在一旁说道:“娘子,这些都是妹妹靠她的嘴赚回来的,她绣那件衣服也花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不该分她点吗?”
赵小姐白了一眼道:“胡说什么,她能刺绣还不是我赵家花钱培养的,她就是给我们家打工的,这些年吃我们家的饭钱都还没给呢!”然后就叫人拿了所有的东西走了。
秦大贵愣在原地,他知道妹妹虽然性格像男孩子大大咧咧,可是她也有自己的梦想,她想开个刺绣店。
并且秦大贵觉得凭妹妹的手艺加上做事风格,肯定能成功,就是没有钱。
说来他一直觉得自己很窝囊。因为是入赘,从来也不敢反抗什么。
秦建宁知道哥哥很自责,便笑笑说:“哥,没关系,由她去,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
其实她心里想的是:总有一天我会找她算账。
盼星星盼月亮,机会终于来了。
一天早上,知县夫人路过赵家就进来看看,赵员外喜出望外,前去迎接。
夫人说想见见上次那个机灵的丫鬟,赵员外以她回家探亲为由拒绝了。
赵员外的一举一动都被躲在暗处的秦建宁看在眼里,她非常生气,就在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惩罚赵员外,至少把他和知县夫人之间的关系搅浑。
恰巧知县夫人说自己要上茅房,秦建宁灵机一动,知县夫人如厕的时候,在茅房门口扔了块香蕉皮,知县夫人一出茅房就踩在香蕉皮上滑倒了,由于年纪已经一大把,疼得直哆嗦。
虽然请了大夫,可伤筋动骨一百天,要回家好好休养,加上知县夫人是个迷信之人,她一摔,就觉得赵府不是个好地方,也不要跟赵员外等人交往了,自此他们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缝。p8
赵员外找到秦建宁,怪她不把家里好好打扫一番,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
秦建宁冷笑道:“我已经打扫过了,这又不是我扔的,有时间怪我还不如再去看看家里别的地方还脏不脏。”
“好你个臭丫头,平时不好好干活,我花钱供你学习,现在还顶嘴,如今与知县夫人关系不好了,以后在镇上的势力就会变弱,我们家没那么多闲钱养你了。”赵员外此时原形毕露。
秦建宁觉得反正自己能学的都已经学完了,被人这样侮辱,还不如直接还口,于是说道:“哼,要不是我哥,这个赵家谁要待。”
秦大贵知道妹妹的性子跟男子一样刚烈,赶紧拉着她走了,问道:“你老实说,这件事是不是你做的?”
秦建宁不敢欺瞒哥哥,便说:“没错,是我做的,我就是要离间他们的关系,哥,你收拾东西和我一起走吧,这个家根本容不下我们。”
秦大贵听了,一巴掌重重地甩在了妹妹的脸上,说道:“妹妹,虽然我们没钱,但毕竟赵家对我们有恩,怎么能说走就走?”
她出生这么久,从来没有被哥哥打过,秦建宁赌气说道:“你不走,我走,以后我和你再无瓜葛。”
说完就回到房间收拾好行李往外跑,秦大贵知道自己劝不住,自己也没有资格劝她,便拿出了一个锦囊,说:“好歹把这个带上。”
秦建宁见哥哥把锦囊塞进自己的包袱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秦建宁自从离开赵府,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秦大贵也曾让家里关系比较好的下人去打听,自己也出门去寻找过一段时间,可一无所获。
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了,又到了寒冬腊月,秦大贵像下人一样在扫后院的落叶,而后院的小门是开着的,方便出门倒落叶。
就在秦大贵伏着身子倒落叶的那一瞬间,一个人影闪到他的后面,他一看,是妹妹,顿时泪流满面,哽咽道:“妹妹,你终于回来了,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哥哥,当时我太小,还不懂事,哥哥打我打得对,我很好,我们去马车上说吧!”
说着就指了指停在巷口的马车。
秦建宁领着哥哥上了一辆豪华大马车,把这三年来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秦建宁离开赵府后,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到了晚上徘徊在大街小巷,忽然经过一条灯红酒绿的巷子,她就往巷子里面走。
建宁发现这条巷子很热闹,只不过是很多姑娘在招揽客人,而客人都是男性。
凭她的聪明才智马上就猜出这是一条花街,每家店的名字和特色都不一样,有万花楼、百花楼、牡丹阁等等。
秦建宁觉得这里不是女孩子久留之地,要快点走,就加速了脚步。
当她快步走时,经过一家店门口,忽然从里面传出了琴声,这家店非常素,没有其他酒楼那样花枝招展,也没有姑娘出来拿着手绢在那边招蜂引蝶,除了琴声,就只有店门口的招牌,写着“雅阁”两个字。
安奈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秦建宁走了进去,里面倒是有很多姑娘,但是她们招待的都是文人雅士,个个器宇轩昂。
里面的头头是个女的,大家喊她赵姨娘,她见了秦建宁便说这里只招待文人雅士,不招待女子,除非她也要在这里卖艺。
秦建宁才知道这是一家只卖艺的花店,里面的姑娘不是旁边的庸脂俗粉可以比的,她正好无处可去,决定留下来。
赵姨娘说要留下来起码待半年才能走,不会勉强秦建宁做任何事情,但是也不能任性,这里只卖艺,所以不用担心,既然留下来就要好好学习才艺。
秦建宁一一答应着,可只待了不到三个月,就和客人起了冲突,脾气倔强的她说自己要离开。
赵姨娘平时是个好人,可得罪了客人她便会生气,而且秦建宁还待了不到半年,万万不可以走,除非拿钱赎身。
秦建宁气不过,拿起自己的包袱,边抖边说:“你看看我哪有什么钱?”
这时哥哥给她的锦囊掉了出来,赵姨娘一把夺过,说道:“还说自己没钱,这是什么?”
赵姨娘拿出了里面的几两碎银子,还有一个玉佩,她见到玉佩,哭了起来,边哭边说:“你……你可知道我都是因为你才开的这个‘雅阁’。”
说实话,当日与哥哥吵架,秦建宁连自己都不知道锦囊里面有什么,今日要不是赵姨娘,她也不会翻自己的包袱,见赵姨娘如此伤心,她更加好奇了,便问:“姨娘啊,我知道我大大咧咧像个男孩,可关我什么事?你先别哭了。”
赵姨娘擦干眼泪,告诉秦建宁,十几年前她在杨柳村做接生婆,有一次在朱老爷家帮小妾接生,这位朱老爷是我大明先祖皇帝朱元璋的后人,可接生完之后,小妾就和赵姨娘说大夫人要害她和腹中的胎儿,她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没命,就把老爷给的玉佩和孩子交到赵姨娘手中,希望赵姨娘可以救她的孩子。
赵姨娘接生过那么多孩子,也算心地善良,便说小妾和孩子难产而死,便把婴儿偷偷带出了朱府。
她把孩子连同玉佩一起用毯子裹住,放在山上的雪地下,希望有人可以抱走。
可才过了半天,赵姨娘就后悔了,又重新上山,令人遗憾的是,孩子已经不见了。
在自责中,赵姨娘决定金盆洗手,再也不干了,就拿着以前的积蓄开了这间“雅阁”,收留世上可怜的女子,只卖艺,从不勉强她们,也算是赎罪吧!
本来秦建宁是不信的,赵姨娘说:“你后背有一块印记,是蝴蝶状的,娘胎里带出来就有。”这才确认了身份。
之后,赵姨娘带着建宁去了朱家,说明了一切,认祖归宗。
朱老爷自知亏欠女儿,便给了她很多金银珠宝作为补偿。
拿到钱的建宁改了姓,还和赵姨娘提议让“雅阁”的姐妹都从良,自己会刺绣,开个绸缎庄,大家一起创业,盘了好几个店铺,生意越来越好,还时常救济可怜的人。
秦大贵知道一切之后,含着眼泪说:“没错,你的确是娘在雪地里捡的,可看见你如今过得好,我便安心了。”
“哥,这钱给你,我知道入赘这几年你过得不好,如若可以,离开赵府吧,我养你就是了。”朱建宁自豪地说道。
“你给我一段时间考虑一下,我不能说走就走。”秦大贵说道。
聊完之后,朱建宁驾着马车走了,此后还经常联系。
话说自从赵员外知道曾经的黄毛丫头有钱了就客气多了,从来不让秦大贵干下人的活了,还一口一个女婿,叫得可亲热了。
遗憾的是正在秦大贵想着何时投奔妹妹的时候,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睡着睡着就去世了。
赵员外写信给朱建宁,请她来参加丧宴,建宁握着信,哭成了泪人。
她叫人去通知赵姨娘,自己赶着去赵家赴宴了。
刚刚到了半路,马车忽然坏了,车夫修车的时候,建宁下来环视一下周围,这里是半山腰,周围是白茫茫的一片雪。
这时建宁听见周围有野兽的叫唤声,她寻声望去,是一只被压在雪地里的狐狸,在痛苦地挣扎。
她看见狐狸,想起了自己就是被赵姨娘这样埋在雪里的,顿时对狐狸起了怜悯之心。
于是赶紧跑过去,扒开狐狸身上的雪,把它拉出来,就算如此狐狸还是不走,只是躺在雪地上不停叫唤。
车夫已经修好马车,看着狐狸说:“小姐,你看这狐狸肚子这么大,准是怀孕了,应该是难产,不然早就跑了,还躺在那里任人宰割吗?”
朱建宁听了赶紧脱下自己的外套,把狐狸抱到马车上。
车夫见了问:“小姐你是要接生吗?我们快要迟到了,马车已经修好了。”
朱建宁说:“急什么,迟到一会又没事,赵府那种地方我可不想多待,况且我在救狐狸的命,哥哥知道了不会怪我的。”
“可小姐,你会接生吗?”车夫不解地问。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不就是生孩子吗?赵姨娘教过我,没事儿。”说完就开始揉狐狸的腹部,慢慢地小狐狸的头一只接一只露出来,大功告成。
接生完,朱建宁就把狐狸妈妈和三只小仔抱出马车,刚刚好看见被雪罩住的狐狸洞,上面的雪已经化了,就赶紧把它们放到洞中。
朱建宁一看天快黑了,说:“快走!”
“多谢恩人,我是刚刚被救的狐狸,开席后记得要脱鞋!”建宁耳边响起了一阵声音,她点点头示意明白了。
朱建宁刚进赵家大门,赵小姐就穿着寿衣在门口迎接了,还故意挽着朱建宁的胳膊。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让朱建宁的心感到一阵恶心。
开席了,一帮人都不动筷子,朱建宁觉得奇怪,便问:“各位好汉,你们都吃啊!”
谁知旁边的人说:“等朱小姐动筷了我们再开吃,不然失了礼数。”
这时,建宁放下筷子,脱去了脚上的鞋,还把鞋子放到了桌子上,对着众人说:“不好意思,我要先动筷的话就要脱鞋了,吃席先脱鞋,这是我的习惯。”
她把鞋放在桌上不一会儿,菜里面忽然爬出了蜈蚣,全部钻到建宁的鞋里,若是这鞋还穿在脚上,建宁此时恐怕已经一命呜呼了。
朱建宁早就猜到赵小姐不会这么好心,刚刚挽着她的胳膊的时候,应该就是赵小姐趁机把引蜈蚣的药粉洒到她鞋子里之时。
赵家父女计划失败,便想叫人活捉朱建宁,正在这时,赵姨娘带着官兵进来捉住了他们以及所有宾客,据调查,这些宾客都是土匪假扮的。
原来真的赵家父女早在十几年前就被这伙山贼所杀,这赵家父女也不是真父女,都是土匪头子,他们召秦大贵入赘是想把十几年前杀真的赵家父女之罪,嫁祸给他。
可谁曾想到半路杀出妹妹这个程咬金,离开了赵府还创业成功,于是他们改变了计划,先杀掉秦大贵,再嫁祸给妹妹,然后吞掉妹妹的财产。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建宁早就察觉,便开始偷偷调查,果然找到了很多罪证。
她出发前派人通知赵姨娘,请赵姨娘带着罪证去报告官府来抓人。
自此,一切水落石出,这帮土匪全部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