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只要没回应以行动,那想法,就只是想法”
一刹那的晃神,让李欣有一种错觉,对面坐的不是吕先生,而是自己老家的一位长辈。从小到大,李欣最怕与这位长辈交谈,因为无论说什么,都总会听到对方常挂在嘴边的那些句子:“你不要如何如何”“我是担心你啊,担心如何如何”“我说这些不是咒你啊,怎么是咒你呢,这都是关心你啊!”“你看你看,我就说会如何如何吧!让你不听我的!”……
李欣提醒自己,特意从银行工作中抽了一个小时出来做咨询的吕先生,还在对面等回应,于是她本能地先说了一句:“我能理解您说的情况,我们也有一些应对方法,不过还不清楚您适合哪种。可不可以请您举个例子聊聊更多细节?您到之前,我点了两杯香草拿铁,您可以吧?”
“唉,”吕先生像是答应了一声,又像是叹了口气,“我都可以。举例,那可太多了,从哪里说起呢……”
“如果今天或昨天有刚发生的,就可以先从这件事说起。”
“有,昨晚上我下班晚,在路上就担心,家人可能又会放纵孩子晚睡。所以回去前就打电话给他们了,提醒他们不要晚睡。你知道,我儿子小学才2年级呀,你说,这个时候作业少、还能早睡,孩子干嘛不早睡?就算为了健康、为了长身体,也一定要早睡呀!”
“理解理解,然后呢?”
“然后我打完电话,就觉得还是担心。就尽快结束工作,尽快赶回家了。果然,我到家时儿子还没去睡!我真是……唉,算了,其实我也都习惯了!”
“您到家时,有没有看时间呀,几点钟?”
“看了,10点了。本来我们约定的是,儿子每天晚上9点半睡觉。”
“嗯嗯,明白。那这个约定,是谁跟谁约定的呀?您跟孩子吗?您和孩子怎么商量的呀?”
吕先生端起刚才说话间上来的香草拿铁喝了一口,似乎放松了一些,他回想了一下才说:“其实我儿子在幼儿园的时候,还是很听话的,所以当时,是我和孩子妈妈说定了,然后一起说给孩子听,上学了也要保持9点半睡觉,孩子就答应了。没费什么商量的功夫。”
“那当时您看到孩子答应了,感觉如何呢?是很高兴,相信他会做到吗?”
“那肯定不是,我一把年纪了怎么会不知道孩子什么特性,答应了是答应了,做不做得到当然是另一回事啊!我当时就担心他做不到,所以才时时监督他、提醒他,还做了奖惩制度来帮他早睡,凡有没做到的都标出来罚掉一些他的奖励积分的。谁知道越大越不行,他后来总是跟我对着干似的,非要晚睡!”
李欣点点头,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杯子喝了一口,然后从自己的工作背包里拿出了一张科普卡,上面只在最中央印着一句话:
“只要没回应以行动,那想法,就只是想法”
李欣给对方展示后,把它放在了对方手边,然后问:“吕先生,您看着这句话,我们回想您刚跟孩子约定好9点半睡觉的那个时候,我稍微梳理一下哈:孩子刚答应的时候,对他来说,做到,或者,做不到,其实都是可能的,对不对?”
“嗯……对。”
“然后,我们作为家长,难免会希望孩子做到,担心他做不到,这都是很常见的心态,我很理解您。但是,当我们没有针对‘孩子做不到’而去说任何话、做任何事的时候,这个担心,其实就只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并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对不对?”
“对。”
“所以,我想跟您确认的一个关键事实是:时间精力花在哪里,往往事实就会走向哪里;换句话说,只要没回应以行动,那想法,就只是想法。
具体到您例子里的问题,如果是我,我会针对‘希望孩子做到’组织自己的言行,比如,跟孩子分享我自己早睡后的良好感觉,或跟孩子确认他自己某天早睡后的良好体验,等等,吸引孩子的关注点尽量集中到‘早睡的良好体验’这个方面。”
“那他还是做不到呢?”
“这就是很好的对比机会,可以跟他确认晚睡带来的不良体验,然后再聊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良好早睡体验,让孩子从中自主选择。就我的观察而言,其实孩子们都很忠实于自己的身体体验,只要事实确认到位了,他们就会做出恰当的选择。”
吕先生沉默了一会儿,沉吟着说:“你的意思是,‘不要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只会起反作用?可我们一般要做提醒,不都这么说吗?”
李欣不禁笑了,“许多时候这么说,我理解是因为省力呀,不做语言组织都可以脱口而出。但实际上这种提醒对我们的大脑来说,首先起的是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现场测试一下,比如,我提醒您:不要想一头大象。您听了,脑海里先想到的是什么?”
吕先生也笑了,“一头大象。”
“所以啊!”
恰在这时,二人手机上4:00的闹钟都响了起来。李欣按照现行的标准流程,除了请客人收好科普卡片,还在工作微信上,用准备好的总结模板记录下关键事实,发送了本次咨询的文字总结给他。
二人握手道别,吕先生回银行工作,李欣则迅速去赶地铁,希望在广州地铁3号线的晚高峰到来前回到家。她没想到的是,躲开了晚高峰地铁里的拥挤,却没躲过咨询公司工作群里的信息扎堆:
丁宏在不停地贴数据截图,来反映:公司现有的内容传播,育儿方面的,常被各种不负责任、却偏流量巨大的营销号及育儿歪理所淹没;医馆方面的,虽然订阅号涨粉情况不错、可以开流量主了,但却很快就出现了萧雨撰稿的临床故事被抄袭的问题!
他也汇报,自己除了在编辑时应用更合适的编辑模板,还尝试了不同风格的配图与宣传海报,寻找适合各个账号调性的图片风格。
最后,丁宏强调公众号需要图文并茂,吐槽了一下医馆原来合作的海报设计师画面风格不够灵动,就介绍了自己物色来的画手,又贴了一些她的作品,说是简洁活泼的手绘风格,他认为很适合当前咨询公司业务的需要。
还在地铁上的李欣,不免有一些图片显示不全,便先回了一句“还在路上,回到了用电脑看。”她想,涉及医馆方面合作的平面设计师,那也需要跟萧雨等人商量一下。
此刻更加占据李欣心思的,还是刚结束的这个咨询个案。她感受到,虽然,没有经过筛选的客人,的确有些沟通难度,但她觉得十分值得。
因为,从丁宏完成预约时,李欣在“商家助手”上收到的收费数据看,这回的咨询费已直接在咨询公司到帐了。李欣看着那条收款记录,直接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工作价值兑现而带来的喜悦,于是便不觉得客人有带来多少消耗感了。
现在的问题只是:若约了带孩子一起咨询的客人,就不能只带常用科普卡片了,原来用收纳箱充当的“育儿百宝箱”又太笨重,那要怎么改造成方便带到任何地方的百宝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