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河山风啸令 > 第17章 巧思妙计脱险境

第17章 巧思妙计脱险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蜀国皇帝孟昶坐在勤政殿的龙椅上,脸色苍白,眉头紧锁。他心中充满了震惊和焦虑,因为他最宠爱的人徐蕊竟然被不明身份的人掳走了。

    在大殿中,王昭远、步之宗、米云翰、胡一梦、胡一南等齐聚,他们都在紧张地商讨此事。

    “陛下,此事十分严重,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徐妃的下落。”王昭远首先说道。他是蜀国的谋士,一直以来都是孟昶最得力的助手。

    “我已经派出了所有的侍卫和士兵,四处搜索徐妃的下落。”步之宗接着说道。他是蜀国的禁军统领,负责皇宫的安保工作。

    “我们需要更多的线索,才能找到徐蕊姑娘。”米云翰皱着眉头说道。

    “最近有没有可疑的人物出现在宫中?”胡一梦问道。

    “我已经派人去查了,不过目前还没有任何发现。”步之宗回答道。

    “我们必须先搞清楚这些人的目的,才能找到徐蕊姑娘。”胡一南说道。

    孟昶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焦虑不已。他知道,徐蕊是他的至爱,他不能失去她。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寻找徐蕊,并命令王昭远等人继续调查此案。

    孟昶骑着马,带着侍卫们四处搜索。他们在城中四处寻找,询问路人是否有看到可疑的人物或车辆。不过,直到夜幕降临,他们仍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回到皇宫,孟昶感到心力交瘁。他坐在龙椅上,心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这时,王昭远等人走了进来,他们带来了一个消息。

    “陛下,我们找到了一个线索。”王昭远说道。

    孟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是什么?”他问道。

    “我们在事发现场发现了一串珠链。”米云翰说道。

    “珠链?”孟昶有些疑惑。

    “是的,这串珠链不是蜀国的物品,应该是外来的。”米云翰解释道。

    “那么,你们认为这串珠链是谁的?”孟昶问道。

    “我们怀疑是那个黑衣人的。”胡一梦说道。

    “那么,你们认为这个黑衣人和徐蕊被掳走有什么关系?”孟昶问道。

    “我们还在调查中。”王昭远说道,“不过,我们可以从这串珠链入手,追查这个黑衣人的下落。”

    孟昶点点头,他感到了一丝希望。“很好,你们要尽全力追查此事。”他命令道。

    众人齐声应是,他们立刻开始行动,追查这个神秘的黑衣人和徐蕊的下落。

    当几人在皇宫商讨完毕之后,米云翰和胡一梦疲惫地回到上清宫成都分观。他们的脸上满是焦虑和愧疚,因为他们没有能够保护韦庄和徐蕊。

    看到他们的样子,欢喜道人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安慰他们说:“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们也不要太自责。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找到他们,让他们平安回来。”

    胡一梦低头不语,她知道自己的任性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如果不是自己急着去寻找杜甫草堂,韦庄和徐蕊也不会被掳走。她感到非常内疚,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米云翰看着胡一梦,心中也十分难过。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疏忽,但是现在责备已经没有意义。他轻轻握住了胡一梦的手,试图给她一些安慰。

    此刻,他们只能静静地等待,希望韦庄和徐蕊能够平安回来。他们一起祈祷,希望上天能够保佑他们,让他们早日团聚。

    在城中,皇帝孟昶派出了更多的士兵。他们搜查了街道、商店、客栈和所有的公共场所,询问路人是否看到了可疑的人物或车辆。他们四处搜索,但是仍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在城外,皇帝孟昶派出了更多的士兵和猎人。他们搜查了山林、草原和湖泊,寻找任何可疑的踪迹。他们骑着马,带着猎犬,仔细搜索,但是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信息。

    尽管皇帝孟昶派出了大量的士兵和侍卫,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找到徐蕊和韦庄的踪迹。这让皇帝孟昶感到非常焦虑和沮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皇帝孟昶一直在皇宫中等待消息。他派出了更多的人去搜索,并命令王昭远、步之宗、米云翰、胡一梦、胡一南等人继续调查此案。

    在这个困难的时刻,皇帝孟昶需要团结他的臣子和人民,共同面对这个危机。他不断鼓励他们,告诉他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找到徐蕊和韦庄,让他们平安回来。

    徐蕊和韦庄发现自己被带到了一个小黑屋里。他们醒来后,一片漆黑,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徐蕊,是你吗?”韦庄问道。

    “是的,韦庄,我们这是在哪里?”徐蕊疑惑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只记得我们被一些黑衣人掳走了。现在看来,我们被关进了一个小黑屋里。”韦庄说道。

    “我们得想办法逃出去。”徐蕊说道。

    “是的,但是这里一片漆黑,我们不知道被关在了哪里。我们需要先弄清楚情况,再想出逃脱的办法。”韦庄说道。

    于是,他们开始仔细倾听周围的动静,试图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他们听到了一些奇怪的声音,但是无法确定具体的位置和含义。

    突然,他们听到了门外传来脚步声。他们赶紧安静下来,藏在角落里。门被打开了,一道光线照进了小黑屋。

    一个黑衣人走了进来,他拿着一盏灯,四处打量着。徐蕊和韦庄紧紧地贴着墙壁,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

    黑衣人看了看他们,然后离开了房间。门被关上了,小黑屋又陷入了一片黑暗。

    徐蕊和韦庄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必须尽快想出逃脱的办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被关了几天的徐蕊和韦庄一直在想着怎么出去,徐蕊本来就聪明伶俐。她趁关押他们的守卫来送饭时,徐蕊和韦庄都装睡、装昏迷,徐蕊故意把一个比较值钱的首饰落在了门口旁边。送饭的守卫起了贪心,四下看了没人,见钱眼开,悄悄的拿走了。

    徐蕊和韦庄被关在牢房里,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诗词歌赋的热爱。每天,他们会在牢里相互对答,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一天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走廊上,徐蕊和韦庄相向而坐,开始了他们的诗词对答。徐蕊先起头,吟诵了一首《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韦庄听后,也以一首《凤求凰》回应: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徐蕊听后,微微一笑,又吟诵了一首《上邪》:

    “我与君,永相谐。除非山海变,此情方可歇。”

    韦庄沉思片刻,又以一首《关雎》回应: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徐蕊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她又吟诵了一首《子夜歌》: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良缘易错过,珍惜眼前人。”

    韦庄听后,不禁点头赞同,他们又以一首《浣溪沙》对答: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这个寒冷的牢房中,他们的诗词对答仿佛带来了一丝温暖。通过这些诗词,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找到了彼此的共鸣。即使身处困境,他们的心灵仍然自由,用诗词歌唱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果不其然,送饭的守卫拿着值钱的首饰去当铺换钱,因为首饰上有徐蕊的独特隐秘标志,孟昶皇帝的密探捕捉到了这一信息。拿着首饰去给孟昶皇帝看,孟昶皇帝一看,这是自己送给徐蕊的,于是顺着这条线索,送饭的守卫被盯上了。

    步之宗带兵迅速赶到了关押徐蕊和韦庄的地点,但是对方已经得知了消息,准备采取极端手段防止证据被留下。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步之宗的部队赶到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守卫们被迫退却,徐蕊和韦庄得以脱险。虽然有一些士兵受到了伤害,但是没有人员死亡。

    孟昶皇帝赶到现场后,看着被救出来的徐蕊,心中满是心疼。他扶着徐蕊回到宫殿,一路上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孟昶皇帝表示,今后要让徐蕊住在皇宫里,以免她在外遭遇危险。

    回到宫殿后,孟昶皇帝为徐蕊安排了舒适的住所,并派专人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徐蕊感激不已,她深知这次遭遇险些丧命,但现在却得到了皇帝的关爱和保护,这让她倍感荣幸。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孟昶皇帝经常陪伴徐蕊,两人共同赏花、品茶、吟诗作画,享受着彼此的陪伴。徐蕊的才情和美貌深深地吸引了孟昶皇帝,而孟昶皇帝的英明和深情也让徐蕊感到安心。

    然而,与此同时,蜀国的政局却日趋动荡。一些反对孟昶皇帝的势力暗中活动,试图推翻他的统治。孟昶皇帝深知自己的处境并不安全,但他相信徐蕊的智慧和才能能够帮助他化解危机。

    在这段历险和奋斗的日子里,徐蕊和孟昶皇帝的感情也日益深厚。他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共同为蜀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努力奋斗。

    一个密林深处,守卫徐蕊的守卫们被悉数杀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