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张居正改革下
【公元1577年,张居正父亲去世,已经十五岁的朱翊钧不愿张居正丁尤三年,遂以夺情为由,请求张居正留在朝廷。】
“这时候夺情可就远离权利的中心,已经十五岁的皇帝一亲政,你就别想着回来了,”司马炎看着神迹,好心提醒道。
不过你留在这里怕也不是什么好下场,自古以来权臣的下场都很惨。
“张居正怕不是也求之不得,”赵顼顿了顿说道,“毕竟这个时候回去丁忧可就前功尽弃了,改革这种事,可不是说放就能放。”
“你看看你,都十五岁了还不亲政,怎么,想靠张居正一辈子?”朱元璋看着朱翊钧留张居正就来气,一个连我非相,乃摄也的话都说得出来的人,你还在这挽留什么,怎么朝廷里那么多人,就没有能用的?
直接把他放回去杀了,诛九族不行?
“十五岁朕都可以亲政,”朱祁镇对着神迹里的朱翊钧说道,“直接放张居正回去,提拔一些你自己的官员。”
【张居正一番申请不许后,夺情。】
“朕当时的权利还不够大,”朱翊钧皱起眉头,他想到了他的母后李太后。
早在夺情之前张居正就提出辞退,他听到消息后是激动的。
当了那么多年的傀儡,他早就想亲政了,但是他又有点害怕张居正走后,他不能治理好朝堂。
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放张居正辞退,亲政,也体验有权的感觉。
结果还没等他说出口,他的母后李太后就替他做了决定:直接辅佐他到三十岁再说。
他一听,晴天霹雳。
天,到三十岁才能亲政,他这还要等十几年?
历史上哪有皇帝三十岁才亲政?
这不是扯吗?
他无奈也没办法,从此,他对张居正就不全是尊重,有了憎恨……
这夺情也是,如果不是朝臣那么支持,再加上他母后和他有点害怕震不住那些朝臣,他定然让他回去丁忧。
【有官员听说后,遂上疏弹劾张居正,这上疏的官员中,有两人是他的学生。】
【朱翊钧在和张居正商量后,对弹劾之人实行廷杖。】
“又是实行廷杖,你们就没有新的惩罚人的方式吗?这一次是打死了多少人?”刘邦抬起眼皮问神迹道。
“学生弹劾老师?”刘秀对弹劾老师这一情况震惊道,“师生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关系,连学生都弹劾你你就不反思反思有没有做对?”
“这么看张居正在朝中的政敌不少,夺情这事古往今来也不少,像他这种连学生都要弹劾的,倒是少见,这就是改革后的夺情?”杨坚对着神迹说道,“去世后大概率众人推。”
“谁弹劾的他?”赵祯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忙问道,这些学生在官场,哪有老师不提拔的?
这样弹劾张居正,张居正该多寒心?
“连你自己的学生都这么弹劾你,张居正,看看你做的好事,”朱厚熜对着神迹里的张居正说道,“你要是有点头脑,现在就回去,这朝堂,没了你照样转。”
“何止这两个,后面还有,”乾隆接着说道,“张居正治理国家治理的是真不错,一系列改革下来,直接让府库充盈,倒是他这教学生……”
又是教出来像万历这样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又是教出来连他都弹劾的大臣,真是不会挑选。
【本以为廷杖能让官员安生,未曾想一名叫王锡爵的官员跑到张居正府上,慷慨陈词,逼得张居正拿着剑请王锡爵杀了他。】
“逼得张居正拿着剑请人杀他,”赵祯有点疑惑地说道,“张居正连我非相,乃摄也的话都能说出来还能害怕这样的官员?”
这个夺情,会不会真有什么难言之隐?
“让你杀你还不杀,”朱元璋对神迹里的王锡爵说道,“他都让你杀了你害怕什么?”
直接杀,他一死,朱翊钧再来个诛九族,完美。
【朱翊钧得知后,下诏再谈夺情一事,格杀勿论,这才平息夺情风波。】
【次年,全由嘉靖时期桂萼提出的一条鞭法在福建试点。】
【清丈土地,统一赋税,禁止乱收税。】
【除了极少数地区,计亩征银。】
【三年后完成全国推行,增加百万顷土地。】
“直接增加百万顷土?”萧衍突然觉得张居正不容易。
他南方的各个政权也都清丈过土地,结果那群人不配合不说,还合伙叛乱,导致他们的清丈土地的事只能搁置。
不愧是掌握最高权利的张居正,清出来这么多该损害多少人的利益。
【国家府库也逐渐充实。】
【在此期间朱翊钧曾向张居正提出多要些钱财的想法,被张居正拒绝。】
“朕堂堂帝王,连点钱都要不来,这就是张居正你做得好事,”朱翊钧看着神迹平静地说道,“不过现在已经好了,朕已经有了赚钱的好方法,朕的钱可比你治理朝政的时候还要多太多。”
【公元1582年,操劳过度的张居正病逝,朱翊钧辍朝,赠上柱国。】
【然而仅过数月,反对张居正的呼声越来越大,张居正也从有功之臣变成乱政奸臣。】
【两年后,朱翊钧剥夺张居正谥号,下令抄家,只抄出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的官员对张居正长子张敬修用刑,张敬修受不了的自杀,】
“从你当权臣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个结果,”刘邦看到这个结果,一点也不意外。
他要是朱翊钧,可不是抄家那么简单。
“嗯……”司马炎看着神迹说道,“既有功劳也有苦劳,累都累死,最后换来抄家的结果,意料之中。”
“万两黄金,十万多两白银,”赵构在心里默算道,“怎么说也是当了数十年权臣的人,这么点财,确实不算多。”
“就抄家?”朱元璋对朱翊钧接着说道,“光抄家哪够?直接诛九族,这就是跟皇权作对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