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 第218章 元世祖驾崩

第218章 元世祖驾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天下,是不是大得离谱?”扶苏看着神迹问道,“这种情况,他该如何治理?”

    “这也不难理解,”秦始皇解释道,“他自己就是从偏的地方发展而来,那些地肯定纳入自身版图,至于如何治理……”

    怕是治不了多久。

    “这大小,”刘彻眼睛放光,“朕也要当这么大领土的帝王。”

    “没想到真的统一了,”刘裕摸着下巴道,“还以为他会像北魏一样,治理北方。”

    刘义隆:……

    父皇,这怎么可能,拓跋焘也是攻宋的,只不过……

    他没办法吞并……

    “这么广阔?”拓跋焘看着神迹道,“朕要向他学习,开疆扩土,吞并南方。”

    忽必烈满意地笑了起来,这只是一个开始,朕会继续开疆扩土,朕会让朕的地盘,越来越大。

    “大又怎么样?”朱元璋问道,“最后不还是治理不到最北方?”

    “是比清大,”乾隆点了点头。

    不过……

    也就看着大,真要比统治的范围,那必须是朕的清更胜一筹。

    【统一后的忽必烈开始疏远汉人,重用回回人阿合马。】

    【整顿盐,茶,酒,醋等税收,清算账籍。】

    【阿合马也利用手中的权利,顺带打击异己,培养党羽,引起了他人,甚至是太子真金的不满。】

    【公元1282年,王著和高和尚谋划,杀死阿合马,忽必烈也因这事更加不信任汉人。】

    不信任汉人?胡亥盯着神迹看了好一会,暗暗想道,怎么也是汉人更多,你蒙古人才多少?不信汉人,不怕被推翻?

    “你任用个这样的权臣,还不允许其他人反抗了,”刘邦反问道,“非要继续下去,遍地起义才肯罢休?”

    “和尚?”萧衍听见这两个字,抬起头,“这名字,有意思。”

    “这么回事吗?”忽必烈之前没注意到阿合马的动作,原来这才是他被杀的原因?

    不过汉人……他眯起眼睛,汉人也不值得信任,要不是他们误国,宋朝会灭国?

    “真金,为人仁厚,处事得当,”朱标为真金不平道,“可惜受到忽必烈的猜忌,要不然登上皇位是必然。”

    【在此期间,忽必烈继续四处征战,打高丽,攻日本,击安南,击爪哇信诃沙里王国,没有多大成果。】

    【唯有平诸王使得政权稳定。】

    “划重点,没有多大的成果,”刘邦高兴地说道,“看来元也不是能一直胜利,这么一看,朕的心里舒服多了。”

    “高丽?”杨坚提高声音道,“广儿,快来看看,和你一样打高丽的皇帝。”

    杨广:……

    父皇,这一看就不是一个政权,别的不说,大隋时期的横跨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而神迹里的高丽就在朝鲜半岛上……

    ……

    “打高丽?”高元吓得站了起来。

    又来打?

    不对,他高丽不是被李治给灭了吗?

    怎么现在又来了一个高丽?

    “又来一个高丽?”李隆基反问道,“这名字有什么好的?不久抵御住了杨广的百万大军?”

    就杨广那百万大军,有杨广在后面助攻,想不抵抗住都是问题!

    【公元1294年,忽必烈驾崩,享年八十岁。】

    【其孙孛儿只斤·铁穆耳登基。】

    “八十岁?”秦始皇皱起眉头,“这后面的皇帝怎么回事,一个两个,都活了这么久?”

    “一上来就是八十岁?”刘邦不禁说道,“也就赵构能和你拼一拼。”

    “南征北战还能八十岁,这身子骨是真的好,”司马炎有点羡慕地说道。

    “八十岁而已,”李隆基马上说道,“朕要不是被儿子虐待,也早八十岁了,一般般。”

    “又一个八十岁?”萧衍开口道,“武则天八十二,赵构八十一,忽必烈八十,朕八十七,这么算,朕还是活得最久。”

    “八十岁……”赵匡胤没想到这开国皇帝能活这么久,怎么他没能活这么久,要不然……

    燕云十六州早就被他收回来了。

    “八十岁?”赵构不禁说道,“这是和朕同岁的节奏?”

    “八十岁……”忽必烈看着神迹,“这么说朕就剩下几年的寿命了?”

    “行了,”他自我安慰道,“已经不少了,就是这后来继位的帝王……”

    也不知道他这个孙子靠谱不靠谱。

    【登基后的铁穆耳马上减赋税,免积粮,停一切非急需的工程。】

    【同时停下忽必烈四处征战的事,专心治内。】

    【处理冤案,诛杀权臣。】

    【哈剌哈孙入丞相位,按照铁穆耳的要求,改婚聘,减刑罚。】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君主,”刘秀点了点头,“能用这种方式来对待百姓,这元是坐稳了政权。”

    【在此期间,铁穆耳的皇后鲁罕也和朝中大臣交结,在皇太子病逝后,出真金之子,试图干预朝政,推阿难答上位。】

    “皇后?这是后妃干政?”忽必烈皱起眉头,怎么在他大元也有这种事出现?

    看来有必要制定一些法律,免得这种事再次出现。

    【公元1307年,铁穆耳驾崩,享年四十二岁。】

    【无子。】

    “也无子?”赵构直勾勾地盯着神迹,也不知道元会用什么方式来选新的继承人?

    ……

    “这才没继位多久?”忽必烈感觉什么都没看,怎么铁穆耳就驾崩了?

    那接下来……

    按照他们蒙古的要求,不就是皇后先摄政,然后召开忽里勒台,选出新的帝王,可是……

    皇后提前和阿难答有联系,这会不会是他元新的帝王?

    【得知铁穆耳驾崩的哈剌哈孙立刻暗中通知在漠北的孛儿只斤·海山和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到咱们了,”海山看向爱育黎拔力八达,有点激动,也不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他的哪个儿子登基称帝了。

    【海山带领大军回朝。】

    【另一边,得知两人已知此事的卜鲁罕切断漠北之路。】

    【海山见状,暂且放缓脚步,观望局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