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嘉佑龙虎榜
“就他那改革和不改革之间摇摆,不失败才不正常,”朱翊钧拍了拍桌子道,“怎么说也应该像……”
声音戛然而止。
像他的老师……张居正一样……
【公元1056年,赵祯改元嘉佑。】
“嘉佑?”赵构看着神迹感叹道,“马上就是嘉佑二年了,最厉害的一届科举榜……”
随后又转头问秦桧道,“什么时候朕举办的科举,也有有这么多人才为朕和朕的后人所用?”
公元1057年的欧阳修,王珪等人主持的科举,在梅尧臣等人的阅卷下,选出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程颢,张载,王韶等参与科举之人,更有九人都担任过后来的宰相,为政坛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年后,连失三子的赵祯在包拯,司马光等大臣的劝谏下,立赵宗实为太子,改名赵曙。】
“连失三子?”一听这,赵祯觉得他的心在滴血,“为什么会这样?”
他的儿子明明那么小,为什么就接二连三的夭折了?
在一旁的韩琦则在心里腹诽道,官家,就你宠幸张贵妃的样子,后宫争斗,怎么不会这个样子……
【次年,赵祯重病不起,不久驾崩,享年五十四岁。】
“五十岁呀……”赵祯突然感觉脑袋空空的。
五十四岁,没看到神迹说他有新的子嗣的事,看来他这皇位,是只能留给旁支了。
他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五十四岁,”朱标有点伤感的说道,“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难怪他死后连辽军都为之而泣,算是对得起他仁宗的称号了……”
当初,朝廷官员包拯多次直谏,唾沫都飞溅到了赵祯的脸上,这要放到其他朝代,轻点也会被贬官,可是赵祯只是用衣袖擦了擦脸,继续接受他的建议。
苏辙在进士考试的试卷里对着赵祯一顿批评,更是写出只知道纸醉金迷,不关注百姓,不与官员的商议的话,这要是放到其他朝代,轻点会与仕途无缘,可是赵祯却在再众大臣认为苏辙恶意诽谤的说法下,认为如此直言,应特与功名。
另外,赵祯也对下人很宽容,赵祯吃饭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剧痛,这要放在其他朝代,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可是赵祯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告诉宫女不要声张,以免其他人听到宫女丢了性命。
【其养子赵曙登基称帝。】
【大赦天下。】
“可算登基了,和明英宗一样,登基坎坷,”乾隆笑笑道,“不过后者那就是自找,毕竟,宋英宗的坎坷是……”
因为他不是赵祯的亲生儿子,所以赵祯不想立赵曙为皇帝,甚至临终的时候都不甘心赵曙即位。
所以后来赵祯真的立赵曙为太子的时候,赵曙称病推辞,等得到赵祯的准信白勉强同意,还说出如果有了皇嗣,他就立刻回现在屋舍这句话。
而明英宗完全是正统即位,结果没有能力还要御驾亲征,被也先俘虏,其弟登基,他被赶下了皇位。
后来等到他回到明朝,他弟对他实行全方面的囚禁,最终在孤独和害怕中,他发动夺门之变,继续称帝。
【本想为赵祯守丧三年的赵曙让韩琦处理军政事务,在大臣的劝谏下,收回成命。】
【很快,在赵祯遗腹子的消息下,赵曙病倒,曹太后垂帘听政。】
“这都这么大年龄的人了,还有太后垂帘听政,倒是挺稀奇……”扶苏看着神迹,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起来这皇太后的势力也不小,”李斯若有所思道,“不过臣以为这应该和赵曙不是赵祯的亲生儿子有关……”
“这在担心什么?”刘邦不满道,“有遗腹子,直接找人做了不就行了,至于为此病倒?”
“这时候有遗腹子?”杨坚看着神迹道,“这个时候有遗腹子又如何,就算是皇子,赵曙已经登基,就算他同意退位给皇子,他的拥护者也不可能答应这件事,再发展发展,直接发展成陈蒨和陈昌的结果。”
“不会那么麻烦,”独孤伽罗看了眼杨坚道,“陈昌怎么说也是个二十多岁的人,这直接是个还没出生的孩子,能不能出生都是问题。”
“遗腹子!”听了这么久,赵祯终于听到了他想听的事。
现在出现了遗腹子,只要是个儿子,这皇位不就还在这一脉吗!
“遗腹子?”赵顼咬牙道,“就是陷害父皇的人!”
当时说她有身孕的女子,是私身宫女韩虫儿。
所谓私身宫女,就是在女官手下干活的下一级宫女,她们需要干有又重又累的活,也正因为如此,偶然被赵祯巡幸的她借赵祯去世的这件事,谎称有身孕。
得知此事的父皇病倒,曹太后垂帘听政。
也正因为如此,父皇和曹太后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
要不是众大臣劝劝曹太后,他们的关系能更差。
【在宦官的谗言下,赵曙和曹太后的关系紧张。】
【几个月后,病体恢复的赵曙亲政。】
【亲政后的赵曙缓解冗官的压力,重视读书典籍。】
“冗官问题一直在处理,又一直存在,他也不从根本上找问题,”朱元璋有点看不下去道,“你宋每次科举都选那么多人,又让这些人都当官,你不冗官,谁冗官?”
“就不会向朕学习一下,少录取些人,对他们严厉一点吗?”
朱标:……
父皇,宋朝可是在唐末和五代十国那种乱了那么久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赵匡胤可是一开始就刑不上士大夫,并让后人严格实行,就你在朝堂上庭杖,根本不会实施。
【韩琦等人向他提议关于其父濮王的名分问题,赵曙以过大详后再议。】
“还要等一等?有什么好等的,直接称皇伯不就行了?”赵祯感到莫名其妙,扭头对韩琦道,“你直接让他称皇考。”
【一年后,韩琦继续提出这个问题。】
【赵曙将绍令送往太常礼院讨论。】
【以王珪为首的两制认为称为皇伯,以韩琦和欧阳修为首的宰相认为称为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