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 第71章 淮南一叛

第71章 淮南一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见司马懿势力变大的太尉王凌心生不满。】

    【遂欲与同掌握重兵的外甥令狐愚,谋立五十七岁的曹彪。】

    “谋立五十七岁的曹彪?”扶苏惊讶地说道,“这才是真正的忠臣啊。”

    “长君,才是维护王朝稳定的人选。”

    “汉朝就是因为接连的小皇帝,没能掌握大权,才导致的灭亡。”

    “理论上确实是这样,但是,”秦始皇话锋一转,“汉朝的灭亡这是一部分,也不可能是全部。”

    “除了制度在运行过程里产生的各种漏洞,刘宏的卖官鬻爵的影响,可能更大。”

    “通过借钱买官上位的官员,那贪污的速度,可不是一般地快。”

    “如果他是个小皇帝,有其他臣子的压制,什么结果也不好说。”

    “不过这种事也不绝对,小皇帝没能力,被取代的可能性,太大了。”

    【没等行动,令狐愚就已死亡。】

    【公元251年,王凌借口出兵讨吴,被司马懿制止。】

    【司马懿下诏书安慰王凌的同时,派兵突至。】

    【见大势已去的王凌只好投降。】

    “他还敢投降,”刘秀摇摇头,“曹爽的例子就在眼前,他就这样投降了。”

    “这应该是没有办法,”邓禹想了想说道,“看这个情况,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死。”

    “倒是不如投了,还有一线希望。”

    “一个能隐忍那么多年的人,怎么会轻易改变他的作风,”刘秀继续说道。

    “这王凌的结局,怕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你说,”刘秀突然扭过头看着邓禹说道,“你觉得朕对待投降的人如何?”

    “陛下对所有人广施仁慈,自然是没错可挑,”邓禹立刻说道。

    “是呀,那你说公孙述怎么就不愿意投降呢,”刘秀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朕对之前投降的人,也是给了高官厚禄,也没有对他们有什么惩罚,怎么他就不知道怎么选呢。”

    “若是他早日投降,朕也不必失去两位大将了。”

    一想到岑彭和来歙是被公孙述派来的刺客刺死,刘秀就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们。

    “可能公孙述觉得他是最后一个政权,怕陛下真的会好好收拾他,”邓禹缓缓说道。

    “他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被送往洛阳的途中,因为绝望,王陵服毒而死。】

    【不久,王凌被剖棺暴尸。】

    【而参与的其他人,也都被杀。】

    【就连无故躺枪的曹彪,亦被逼得自杀。】

    ……

    曹操一愣,就这?

    就因为有人想立曹彪为皇帝,他就被杀了?

    什么时候,他儿子的命,这么不值钱了?

    看到这里,刘协也吐出一口气。

    还好还好,他是权臣立起来的皇帝,要是像这样,在封地被有心之人计划,他的下场,可能就和这位差不多了……

    【同年,司马懿时常梦见王凌。】

    【很快,病重而亡。】

    【享年七十三岁。】

    “可真能活啊,”刘协感慨一句,“应该是最长寿的大魏忠臣了吧。”

    曹操:……

    “丞相做得不错嘛,”刘协继续夸赞道,“若不是眼光好,怎么能找到这样一位可以辅佐几代的忠臣。”

    曹操:……

    【其子司马师,成为抚军大将军,执掌大权。】

    “看看,看看,”刘协啧啧嘴道,“都不用担心用什么人了。”

    “直接就挑选好,忠心度高,完全可信。”

    【公元252年,孙权驾崩,享年七十一岁。】

    【其子孙亮即位。】

    “七十一岁,”杨坚看着神迹说道,“在古代帝王里已经算是长寿了。”

    “要说这孙权,虽然打仗不怎么行,但是他治理国家还是有一套,就是这身后事安排的不行。”

    “长子孙登去世,立三子孙和,孙和就孙和,结果因为孙和和孙霸的争斗。”

    “把孙和废了,赐死孙霸,立了谁也没有想到的孙亮。”

    “继承大事,就这样草草决定,真是不幸。”

    “是呀,”独孤伽罗看了一眼说道,“不过储君一直都处于比较敏感的位置上。”

    “这也说明了,作为储君,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可别什么时候就做了什么荒唐事。”

    说着,她的目光飘向杨勇。

    杨勇被她一看,立刻站端正。

    【留下诏命,令诸葛恪辅政。】

    【得知消息的,已经升为大将军的司马师,出十五万大军,采用三路进攻。】

    【却被诸葛恪击败,魏军伤亡惨重。】

    “挺有趣,司马师是刚刚辅政,诸葛恪也是刚刚辅政,不过这两个人的结局,差别挺大,”李泰笑着说道。

    “也不能这么说,”李治摇摇头,“司马师算是继承家业,不过权臣的位置,不是简单的东西传下去。”

    “而诸葛恪是受命辅政。”

    “诸葛恪比司马师要正得多。”

    “不过司马师倒是淡定,都已经是一个局势了,还能如此的淡定……”

    “能干大事者,都要沉得住气,”李世民看了两人说道,“至于正不正,就是个说法,最后成功了,就是不正,也变成了正。”

    【次年,诸葛恪派遣二十万大军,包围合肥。】

    【因瘟疫流行和魏军的精确判断,吴军大败。】

    【回到吴国的诸葛恪为了掩盖过失,更为独断专行。】

    【在卫将军孙峻和孙亮的合谋下,诸葛恪被刀砍死。】

    听到这里,曹操觉得后背发凉。

    他现在是不是要考虑一下,他也可能会遭受这样做的情况。

    而刘协则是两眼放光。

    他现在是不是要借鉴一下,杀了权臣,夺回权力。

    曹操一看刘协的反应,立刻猜到他想的什么,幽幽地说道,“陛下,就算是在孙峻的帮助下,孙亮成功杀死了权臣。”

    “但是,权利可能是掌握在孙峻手中。”

    “孙亮还是没有权利。”

    “而且弄不好,孙峻比诸葛恪还要过分,这时候,如果孙峻趁机废了孙亮,他又能怎么办。”

    刘协听着,眼神黯淡下来。

    “陛下,朕对汉室的忠天地可鉴。”

    “是呀是呀,”低头的刘协立刻抬头回道,“就像司马懿那样,对吧?”

    曹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