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捐东西
众人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给张氏捐钱,捐什么钱?
一时间,大家都面面相觑,似乎都被这个问题搞得云里雾里。
李忠超站在众人对面,他的声音在安静的院落里回荡。
“咱们捐钱的目的有两个。”他开始解释,众人相互对视,疑惑在他们心中蔓延,“一是给张氏治病,她的腿被李锋打断了,李锋又不愿意赔钱,咱们又不能干看着,不然的话万一她死在院子里怎么办?二是她们一家没个男人,大家伙也看到了,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咱们每家每户出一点粮食或者钱,她们家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我相信各位不会跟李锋一样,见死不救吧?”
李锋在人群中沉默着,他冷冷地看着李忠超,他算是明白了这个李忠超又在给自己下套,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这是一种阳谋,逼迫众人站在他的对立面。
然而,李锋并不在乎,如果他再次挑衅自己,他会用拳头让对方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另外,此时的李锋心中不禁浮现出一个疑惑,捐钱的这一幕好熟悉,不是那个四合院电视剧中的一大爷不就最喜欢干这种事情吗?给寡妇一家捐钱,难道这个李忠超被一大爷附身了?有机会得试探试探。
心里这么想着,李锋继续冷眼旁观。
此时,刚刚举手的众人有些懵,刚刚还举手表决李锋赔钱不赔钱的问题,怎么眨眼之间变成自己给张氏一家捐钱捐东西了?
这不对啊!
张氏是个什么东西众人心里一清二楚,就是个不要脸的老虔婆,平时喜欢占小便宜,给她捐钱捐物还不如喂狗,捐个毛线。
可是,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想想又不对,自己刚刚可是举手同意了李锋赔钱给张氏,李锋不愿意,这个赔偿转眼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一时间,众人看向李忠超的目光有些幽怨,心里埋怨他怎么突然想出这个馊主意。
“好了好了,为了给张氏看病,为了几个孩子能吃饱穿暖,也算是为了我们李氏一族,为了这个院子,大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捐些米面,给些粮食什么的都成。”李忠超大声地呼喊着。
然而,众人似乎并不为所动,有些人家甚至开始偷偷溜走,他们自家都吃不饱穿不暖,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物可以给张氏呢?
李忠超看到了这一幕,但他并没有阻止,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剩下的人,这些人还有些良知,不好意思就这样溜走。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没有人愿意第一个上前捐款。
此时,张氏眼巴巴地看着众人,她也不嚎了,蹲坐在地上宛如一条等待主人仍骨头的老狗。
而陈亚茹则是有些惊讶,她没有想到会有人提议给她们家捐款。她的内心隐隐有些惊喜,但也有一些羞愧,尤其是当她看到杨晓芳笑容满面地站在英姿挺拔的李锋身边时,她更是感到自惭形秽。
一瞬间,她突然发觉那个不学无术的李锋也挺男人的。
自家没个男人,过的什么日子。
“怎么,你们不愿意捐钱给张氏看病?还是说想跟李锋一样,想看着她们一家老少活活饿死?”李忠超见众人没反应,又开始拿李锋来说事。
李锋闻言翻了个白眼,张氏一家饿不饿死管他屁事,那些孩子又不是他的,他为什么要给别人养孩子?这个李忠超真是太可恶了,一次次的当着众人的面给他上眼药,莫名的想揍死李忠超这个老东西。
其他人听了也是内心毫无波澜,毕竟,捐款是要花钱的,每个人心里都打着小九九,他们才不愿意。
这时候,李忠超却突然说道:“既然这样,我作为长辈,又是院子里的管事,带头先捐个10两。”
说完,他居然真的从身上掏出了一块偌大的银子,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其他人见状都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李忠超真的会捐款10两。
10两银子,够一家三口吃喝半年了。
“啊?真捐啊?”
“这个老东西疯了,一下子捐了10两,我们连一两都拿不出来。”
“他是杂役弟子管事,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得不知道多好,我们可比不了。”
“张氏是不是跟他有什么关系?不然的话谁会拿10两银子出来捐给别人?”
“我看八成”
众人议论纷纷,猜测着李忠超捐款的原因。
李忠超却感觉自己的身影变得无比伟大,站在众人面前立起来了,他挺直腰板扫视着众人,那意思好像在说——该你们了。
然而,有人还是想要偷偷溜走,李忠超急忙伸手拉了一把他的亲兄弟李忠海,这家伙也想跑。
“张氏一家实在不容易,你也捐点吧!”李忠超说道。
“哥,我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真的不行!”李忠海抠搜的一个铜板能当两瓣花,让他捐款那是不可能的。
“嗯?看来我说的话不好使了。”李忠超为了这次的事情可是花了很大的代价,他不能让自己的亲弟弟掉链子。
“啊?”李忠海惊呼一声,看着李忠超黑着的脸,一咬牙道:“那我也捐一两?”
他本来想说一枚铜钱来着,但众目睽睽之下一枚铜板不合适,只能说一两银子。然而,他的心里却在滴血。
“五两,剩下的我来补上。”李忠超悄声在他耳边道。
李忠海听了眼睛一亮:“那要不我也捐10两,老大你都给补上?”
李忠超狠狠瞪了他一眼。
无奈之下,李忠海只能大声喊道:“我捐5两。”
实际上,此时此刻,他心里想的是这5两银子如果给自己该多好。不对,还有10两,15两都捐给自己家该多好,他觉得自己真是亏大了。
“我也捐5两。”李忠仁这时候也站了出来,掏出了一锭银子。
三兄弟一下就带头捐了20两。
其他人见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我捐2两。”
“我捐1两。”
“我给他们家10斤大米。”
“我给一只鸡。”
“我”
闹哄哄的,这场捐助活动一直持续到了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