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我心唯愿
安米镇外,这些守在灵柩前的镇民无不椎心饮泣。
而在九具灵柩的最前方,一名穿着得体长衫的老者却在朗声道:
“诸位,这九名孩子,跟过去的二十七名孩子一样,皆是为了安米镇的未来,将自身献给了龙王爷。”
“我们会铭记他们的奉献,安米镇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付出,镇里已经决定,在祠堂内竖起长生之碑,铭刻他们的声名与贡献。”
老者说得很大声,可回应他的,却只有几名提前安排好的“捧哏”,在沉默的氛围中,这几名“捧哏”的鼓掌声格外刺耳。
眼见于此,上方的老者也是自觉尴尬,他拍了拍手,很快,有专人为那九户失去孩子的家庭送上了一盘银两。
“这是镇里给予奉献家庭的一点补助。”
做完了这些,老者匆匆离去。
因为再不走,他生怕这些眼神空洞可怕的父母冲会上前来将他撕碎、食肉啖血。
一场说不上是隆重还是滑稽的群体葬礼,就这么无声的举行着,仪式结束后,这些失去了孩子的父母,沉默的将灵柩各自拉走。
王长生和德远大师就这么站在小镇的入口处,注视着整个过程。
半晌,王长生轻声开口:“德远大师,昨夜安米镇下了一场暴雨,也就是说,在眼妖袭击李承武兄妹之前,就已有九名孩童遇害。”
“按照七天九个孩子的规律,得到一定满足的眼妖,应该会安分一段时间才是,可从昨晚的袭击来看,它似乎更加的疯狂了?”
“老衲不知。”德远大师眉眼低沉,道了声“阿弥陀佛”。
目睹这些年轻孩童的葬礼,令他表情越发沉凝。
“我想去一处受害者的家中看看。”王长生如是说着。
“善。”德远大师自无不可。
两人跟着其中一名拖着灵柩的父母,来到他们的房屋前。
那风中飘曳的白绫,凝聚了太多的泪与伤悲。
压抑的抽噎声,从紧闭的大门内传出,驻足微顿后,王长生走上前,轻轻敲响了屋门。
“……是谁?”
许是悲伤过度,屋内的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听到敲门声,数个呼吸后,才有脚步声接近。
房门打开,一名满脸颓丧、穿着丧服的中年汉子走了出来。
看到来者是一位少年道士和一位大肚和尚,汉子微微一怔。
“……这位道长,还有大师,不知你们来此有何贵干?”
“如您所见,我们家正在举行丧礼,若是有什么事,还请之后再说吧。”
汉子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说话还算客气。
王长生作揖行礼:“此刻来访实属抱歉,这位居士,我此番前来,其实是想了解一下,关于眼妖之事,您作为受害者亲人的想法。”
“眼妖?”汉子的眼睛睁大:“您是说,龙王爷的使者吗?”
似是想到了什么,汉子的神情一下子变得有些紧张起来,左顾右盼了一番,见没人注意到这里的情况,连忙侧开身位:“道长,大师,不嫌弃的话,还请入内再谈。”
闻言,王长生和德远大师迈步走进了房间。
屋子不大,原本的家具都被推到了一侧,留下正中间的位置摆放灵柩和牌位。
见到有人进来,房内掩面轻啜的女人抬起头,苍白的脸上仍残留着泪痕:“当家的,这是?”
汉子没有回答,而是态度紧张的望着王长生和德远大师:“道长,大师,你们想问些什么?”
“居士不必惊惶。”看出了汉子眼中的恐惧,王长生微微摇头:“我是一云游四方的道人,途经安米镇,听闻了眼妖的事情,所以来找您随便问问。”
听到这话,汉子微微松了口气:“那道长想问些什么?”
王长生轻声道:“您的孩子被作为‘贡品’,献给‘龙王爷’,此事,您是否是自愿的?”
“自愿?”听到这个词,汉子的脸上浮现惨然之色:“我就阿宝这一个孩子,含辛茹苦养到了四岁,怎么可能自愿?如何会自愿?”
“只不过,只不过……”
“无可奈何而已。”
说到最后,汉子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颓然的倒坐在椅子上,他深深低着头,语气空洞:“出现第三只眼的孩子,是被龙王爷选上的贡品,将在七日内被使者挖去双目,取走性命。”
“任何贡品皆不得离开安米镇的范围,一旦触怒了龙王爷,没有雨水降下,所有安米镇的人最终都将饿死、渴死。”
“我也不舍得阿宝啊,真的舍不得啊……可我又能怎么办?”
“他们的眼睛都死死盯着我们家,他们所有人都是凶手,都是凶手!”
“我多么想舍弃一切,跟他们拼了,带着阿宝,带着家人,远走他乡,哪怕是落草为寇,也好过现在啊……”
“可我做不到,做不到!“
“我还有年迈的老父和老母要赡养,我要是也出了事,这个家就彻底完了。”
看着情绪崩溃的汉子,王长生抿了抿嘴。
很多问题,已不必再问,从汉子的表现,他已然得到了答案。
“抱歉,打扰了。”王长生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房屋,而德远大师则是道了声“阿弥陀佛,施主节哀”后,才跟着离去。
走在稍显空荡的安米镇街道上,王长生目光悠远,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边上的德远大师没有说话,只是默默陪着他闲走。
行至镇中,王长生脚步一顿,看向了某个方向。
只见一妇人抱着一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呆呆的在街道上行走,而在她身后,有四名高大的汉子默默跟着,仿若监视。
目光落在那小女孩眉心处的黑线上,王长生突然出声道:“德远大师,那女孩应该就是那种出现了‘第三只眼’、但还未被当成‘贡品’献祭的幸存者吧?”
“阿弥陀佛。”德远大师点点头:“确是如此。”
闻言,王长生不再说话,默默的在远方跟着妇人。
走了大概半刻钟,妇人抱着女孩走进了一户小院中,而那四名监视的壮汉,则分散开来,守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确保其内的人不可能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