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看病
“小姐,你看,有个耍猴的!”杏儿指了指前面,“还有那里,笼子关的是狐狸吗?”
心情低落的李蓁嗯了一声,看到前面有家气派的药铺,药铺门口挂着“回春堂”三个大字。
宽敞的药铺内,一排排药柜整整齐齐的依墙而立,这是京城有名的老字号。
药铺内室,傅闵之问孟大夫,“那个医术高超的道士,有消息了吗?他能来京城吗?”
孟大夫叹了口气,“我和他并不是很熟,那还是很多年前,我去京城郊外出诊,看到一个道士拦住送葬的队伍,硬是要给棺材里面的人治病,那家人拗不过他,就答应让道士看看,结果道士只用银针刺了尸体三个穴位,尸体就死而复活了。”
傅闵之眼睛一亮,“此事当真如此玄乎吗?”
“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也会认为是谣传。”孟大夫继续说道,“我当时就认为这个道士不同寻常,便上前和他攀谈,才得知他云游四海并没有住在哪一个道观,最后连姓名也没留就走了。”
孟大夫看了眼傅闵之的腿,“傅二爷,如果能请到这位道士,你的腿肯定有救。”
“一个姓名都没有的道士,怎么能找得到?”傅闵之眼里的光又黯淡下来。
李蓁走进药铺,见柜台上的两个年轻伙计正在整理药材,她正欲上前,就听到几声痛苦的叫声。
“哎呀!疼!”一个四五十岁的大汉坐在椅子上唉声叹气,脸皱成一团,好像很痛苦的样子。
“别担心,再针灸几次,疼痛感会越来越轻的。”刚拔完针的年轻大夫站起身,“我让伙计去给你抓几副药。”
李蓁盯着大汉腿上刚刚拔针的位置,心里默念:犊鼻穴、足三里、委阳、合阳、承筋、承山……。
“哎呀!小孟大夫,太疼了,你还是让孟大夫给我看看吧!”大汉乞求道,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
“我爹正在里面会客,就算他现在出来给你看病,也是和我一样的治法。”小孟大夫忍着怒火解释道。
“可是太疼了呀!”大汉有点委屈。
“疼也得慢慢治啊!”小孟大夫好脾气的说道。
“一个穴位就能止痛,难道你不知道吗?”李蓁风轻云淡的说道。
小孟大夫吃惊的回头,看到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五官看着稚嫩,却隐隐透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特别的韵致,一双眼睛懵懂又迷离的盯着自己。
本来想借此发火的小孟大夫,眨了眨眼睛,礼貌的回道:“这位姑娘,我是回春堂的大夫,如何治疗病人,我心里有数。”
“是吗?只怕是你根本不会治病吧!”李蓁毫不客气的回击道。
药铺里抓药看病的人都看过来,纷纷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起来。
小孟大夫急了,他最不喜欢别人指责他的医术,尤其拿他和父亲比较,便大声训斥道:“你这个小姑娘,不懂医术就不要在这里乱说话,我们回春堂从我爷爷的爷爷起,就在这京城立足了,我爹以前是御医,我五岁就给人看病。”
“谁说我家姑娘不懂医术?我家姑娘的师父是……”杏儿急得就要辩解,被李蓁拦住。
“这么老的药铺,治一个简单的腿疼竟然毫无办法。”李蓁走到大汉身边指了指银针扎过的位置,“犊鼻穴、足三里、委阳、合阳、承筋、承山这些穴位,的确能治疗腿疼。”
小孟大夫微抬下巴的站在那里,他作为京城最有名的回春堂的接班人,怎么会把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放在眼里,但是听到她流利的报出穴位,心里不免有些吃惊。
药铺里看热闹的人也都围了过来。
“这些穴位就是治疗腿疼啊!难道我位置扎错了?”小孟大夫轻轻笑了笑,自己五岁就跟着爷爷一起给人看病了,论起医术,整个京城那么多药铺,除了父亲也就是自己了。
“我没有说你的穴位扎错了,你先来按按他的腿,就知道应该刺哪个穴位。”李蓁看向小孟大夫。
“我凭什么……”小孟大夫看着那张肤白如新剥鲜菱的小脸,实在发不起火,语气一转,“姑娘如果是来看病抓药的,我可以听取姑娘意见,如果是来闹事的,那就请回吧!”
李蓁心里叹了口气,明白仅靠几句话,是不能说服这个大夫的,于是她看向大汉,“如果能一针治好你的腿,也不用吃药,你愿意吗?”
大汉忍住疼痛坐直身子,回道:“我当然愿意了,每天腿疼得干不了活,我那婆娘都要带着孩子回娘家了。”
围观的人都笑起来。
“小孟大夫。”大汉乞求的眼神看向小孟大夫。
“既然这位姑娘有办法,小孟大夫,你就试试吧!”
“对啊!万一是她家里祖传的偏方呢?”
有人附和道。
“你的腿疼只要再针灸三次,吃几贴药,一定会全好的。”小孟大夫故意睨了一眼李蓁,“最好不要随便相信偏方和狗皮膏药,不仅治不了病,还会损伤身体。”
李蓁知道小孟大夫坚持己见,想了想说:“这样吧!我们打个赌,如果我一针治好了这位大汉的腿,我等会要买的药你分文不取。如果我治不好,我当大家伙的面给你道歉,从此以后不再踏入回春堂一步,怎么样?”
小孟大夫摸了摸下巴,他不知道这位小姑娘的目的是什么,但是能够让她当众承诺再也不来回春堂闹事,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